武统台湾的倒计时,已经开始了!信号,就藏在美国财政部刚刚公布的数据里:中国,一个月内,狂抛257亿美元美债!这根本不是什么经济操作,这是在为即将到来的台海战争,进行最后的“清仓”和“备战”! 中国持有美债这件事由来已久,过去多年,中国通过购买美债,将外汇储备部分转换为稳定资产,同时也算是中美之间的一种经济纽带。 但现在这个纽带正在松动,中国减持美债并不是第一次,但这次的速度和力度都显得很不寻常。 在过去几个月中,减持的节奏明显加快,尤其是最近这一次,一个月内减少的额度相当于过去几轮的总和,这不是简单的市场行为,更像是有计划、有重点地在做资产腾挪。 要理解这背后的动机,得结合当前的台海局势来看,从年初开始,美国不断加码对台军售,甚至派出高级别政要与台方互动。 中方多次表态,坚决反对外部势力干涉台湾问题,并明确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 同时,解放军在台海周边的演习也越来越频繁,甚至已经常态化,从空中巡航到海上封控,再到实战化演练,动作一环接一环,显示出一种随时准备动手的态势。 如果说过去中国在台海问题上还保有一定的战略模糊,那现在已经越来越清晰。 “不惜一战”的信号已经反复释放,而且不仅仅停留在口头上,从装备部署到后勤保障,再到军工产业链的生产节奏,都在做着全面准备,而金融层面的动向,恰恰是这些准备的重要一环。 美元资产在和平时期是安全的,但一旦局势激化,尤其是台海如果真进入军事冲突状态,美国极有可能冻结中方资产。 这种做法在俄罗斯身上已经验证过,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和西方盟国迅速冻结了俄罗斯大量海外资产,中国自然从中吸取了教训。 所以提前减持美债、调整外汇结构,不是出于收益考量,而是为了规避极端情况下的封锁风险。 这种“清仓式”的减持,其实是金融战的前奏,打仗不仅拼枪炮,也拼金融体系的承受力。 中国现在做的,是主动降低对美国金融系统的依赖,把资金从高风险区转移出来,为可能到来的冲突做足准备。 与之配合的,还有近年来中国不断推进的“去美元化”努力,比如推动人民币跨境结算、加强与中东、非洲等区域的能源结算合作,这些动作都不是偶然。 当然,是否真的会动手,不仅取决于中国自己的准备,也取决于外部环境的变化。 但从目前的趋势看,中国已经不再回避“武统”这个话题,而是在做系统性的战略推进。 军事上练兵,经济上脱钩,金融上清仓,舆论上造势,这些环节正在逐步衔接、同步推进。 所以,那根藏在数字背后的“倒计时”,也许已经启动了,减持美债,不是结束,而是开始,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最后的准备。 参考资料:手机凤凰网《大甩卖?美债仅剩7307亿!机会难得,中国抛售突然加速》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