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我刚刷到新闻时都愣住了,支付宝那两家公司居然偷偷把名字改了!就是那个我们天天用的

我刚刷到新闻时都愣住了,支付宝那两家公司居然偷偷把名字改了!就是那个我们天天用的支付宝啊。更绝的是,他们那个“碰一下”的功能,用户居然悄咪咪突破了2亿,从1亿到2亿只花了4个月,比之前快了一倍还多。说实话,要不是这次更名,好多人都没注意到支付宝已经玩得这么大了。 支付宝这波操作确实有点意思。名字改得静悄悄,功能倒是推得猛。“碰一下”说白了就是NFC近场支付,现在坐公交、刷门禁、便利店买单,手机一贴就搞定。4个月涨1亿用户,说明大家用脚投票了——这功能是真方便,不是伪需求。 但换个角度想,支付宝为啥突然改名?官方说法是“战略升级”,其实大概率是为了把业务分得更清楚。支付归支付,科技归科技,金融业务则单独隔开。这么做一方面能让监管更清晰,另一方面也是给自己“留后路”。毕竟金融业务现在管得严,披上“科技”外套,估值和想象空间都能更大。 “碰一下”能火起来,根本原因还是切中了痛点。以前坐地铁要开App、亮码、刷新,现在手机一靠就行。效率这东西,一旦体验过就回不去了。但用户涨得这么快,也跟支付宝疯狂推补贴有关——打折、立减、红包雨,互联网老套路了。就是不知道补贴停了之后,还有多少人会持续用。 有一点挺值得注意:支付宝这么大力推NFC,其实也是在跟微信支付较劲。刷码支付已经卷到头了,现在就得比谁更快捷、更无缝。支付宝押宝NFC,赌的就是线下场景的体验升级。但问题也在这:商家终端改造要成本,用户习惯培养要时间,这个生态不是光靠用户量就能跑通的。 说回改名这个事,企业调整架构不奇怪,但起个新名字、换个新马甲,不代表业务真的脱胎换骨。老百姓最关心的还是好不好用、安不安全、便不便宜。你叫支付宝还是叫“蚂蚁臻享”,如果刷不上码、转账卡顿,该骂照样骂。 支付这个赛道,早就不再是“付钱”那么简单了。背后是数据、是生态、是用户每天的生活场景。支付宝一边改名低调转型,一边靠功能疯狂吸用户,这手牌打得聪明,但也别忘了一件事:信任这东西,积累起来慢,消耗起来快。支付宝 支付宝快捷功能 支付宝账号 支付宝支付 支付宝新规定 支付宝重大失误 支付宝碰一碰 支付宝bug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