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成无人机依赖中国进口,乌克兰却和菲律宾达成协议,助其建立无人机生产体系,以对抗我们在南海日益强大的影响力。 俄乌战争开打三年多,各种低端无人机虽然是消耗品的存在,就双方宣传的战绩来讲,也算在战场上大放异彩。俄罗斯引进伊朗的小摩托虽然名声在外,但论战绩确实是乌克兰的更亮眼一些。比如两次共摧毁俄罗斯十余架战略轰炸机,用无人艇撞沉俄罗斯新锐战舰,用无人艇背着AIM-9击落苏-27,甚至用无人机饱和攻击大帝座机搞的大帝都狼狈不堪。这些战例为乌克兰的无人机战术水平闯下了赫赫声威,以致不少北约国家都开始和乌克兰合作进行无人机操作培训了。乌克兰也在各种吹捧中迷失自我,开启了主动推广其无人机技术之路。8月31日,乌菲双方达成无人机生产协议,乌克兰将向菲律宾转让无人机技术和生产线,助其在南海建立不对称战力。 不过扯下漂亮的画皮,真容却让人嗤笑。根据乌克兰媒体援引其海关数据,乌克兰历年进口无人机来源分布为: 2023年,中国90.7%,拉脱维亚4.4%,韩国3%,越南1.9%。 2024年,中国94.5%,德国2.8%,波兰0.9%,其他1.8%。 2025年1-8月,中国89.9%,韩国4.9%,台湾省3%,德国2.2%。 从进口来源统计上看,我们的占比超过九成,如果算上转口贸易,估计接近100%。同时,根据基辅经济学院的数据,乌克兰进口的无人机零部件中,我们的占比89.9%,依旧9成。 看到乌克兰的无人机来源后,很想知道乌克兰有啥无人机技术可以向菲律宾转让。估计是刷速卖通找二道贩子的技术,以及拧螺丝的技术。向菲律宾转让的生产线大概也就是从速卖通上淘的“纯实木”工作台+塑料凳子+螺丝刀了。菲律宾需要做的就是找家玩具厂,然后下单、付钱、收货、组装、贴牌子。 乌克兰 菲律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