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委内瑞拉公开表态!   9月14日,委内瑞拉副总统德尔西·罗德里格斯通过国家电视

委内瑞拉公开表态!   9月14日,委内瑞拉副总统德尔西·罗德里格斯通过国家电视台公开表态,直指美国近期在加勒比海的军事行动是“对海洋主权的粗暴侵犯”,并非其宣称的“缉毒执法”。   这番表态的背景,是9月12日发生在布兰基亚岛附近海域的事件,美国海军“贾森·邓纳姆号”驱逐舰拦截委内瑞拉“卡门·罗莎号”渔船,18名美军士兵强行登船,扣留渔民长达8小时,期间切断船上所有通讯设备。   这起事件让本就紧张的加勒比海局势进一步升级。   事实上联合国8月发布的报告已明确,委内瑞拉境内无非法毒品种植,也不再是毒品走私主要路线,且该国今年上半年自行缴获的违禁药物数量较去年有所增加,足见其在缉毒领域的主动作为。   在此前提下,美军仍以“缉毒”名义在委内瑞拉专属经济区采取强制行动,合理性备受质疑。   从双方力量对比来看,事件的不对等性十分明显。“贾森·邓纳姆号”是配备先进武器的驱逐舰,而“卡门·罗莎号”仅是搭载9名渔民的普通捕鱼船。   美军登船后不仅控制通讯,还限制渔民自由,直至委内瑞拉海军抵达后才撤离。   这种行动模式,让人联想到殖民时代的炮舰政策,只是如今的装备更为现代化。   事件引发拉美国家广泛不满。古巴、玻利维亚等国领导人公开谴责美国的“挑衅行为”,美洲玻利瓦尔联盟更是发表声明,将其定性为“干涉内政的鲁莽行径”。   这些反应清晰表明,此事已超出单纯的海上摩擦范畴,触及整个拉美地区对主权问题的敏感神经。   委内瑞拉渔民群体受到的影响最为直接。事件发生后,当地渔民出海时需额外警惕美军舰的动向,担心正常作业被误判。   渔民联盟发起的抗议活动中,上千艘渔船聚集在美国大使馆附近海域,以和平方式表达对主权的捍卫,核心诉求就是“保障正常捕鱼权利,反对无端军事干扰”。   美国对此的解释始终围绕“缉毒”展开,还提及所谓“阿拉瓜火车”犯罪组织,但相关调查显示,该组织并未大规模参与跨国贩毒,美方的指控缺乏充分依据。   值得关注的是,美国至今未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却频繁援引公约条款为自身行动辩护,这种双重标准引发国际社会广泛批评。   面对美方行动,委内瑞拉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反制措施。   除通过外交渠道向国际社会公布事件证据外,还暂停向美国出口原油,转而将资源出口方向调整为印度、中国等国,直接影响美国的能源供应来源。   同时政府计划强化海域守护力量,通过培训民间力量辅助维护海洋权益,明确传递出不愿妥协的立场。   拉美国家在此事上的立场分化也较为明显。部分国家虽支持打击非法活动,但拒绝参与美方主导的军事行动;巴西、阿根廷等国则呼吁召开地区紧急会议,要求美国就行动意图作出明确说明。   这种分化背后,是拉美国家对美国长期干涉地区事务的不满情绪持续累积。   从国际法层面来看,多位专家指出,非战争状态下美军动用武力扣押民用船只,已涉嫌违反国际法基本准则。   且有信息显示,涉事美军舰此前长期在委内瑞拉海域活动,其真实目的或与勘探当地能源资源有关,进一步加深了外界对美方动机的质疑。   事件带来的实际影响也在逐步显现。加勒比海域近期商船航行风险上升,委内瑞拉渔业生产节奏被打乱。   据政府估算,相关影响已造成每日超3亿美元的经济损失,这些损失本可用于改善民生与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委内瑞拉已将事件相关证据提交国际刑事法院,同时在纽约法院对美国石油公司提起诉讼,索赔军事行动造成的经济损失。   这些法律途径虽进程缓慢,却体现出委内瑞拉通过规则维护自身权益的努力。   此事本质上暴露了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双重标准,既宣称维护“航行自由”,又无视他国主权随意采取强制行动。   对委内瑞拉而言,这场博弈不仅是为捍卫海洋权益,更是对地区主权平等原则的坚持。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来评论区聊聊。   参考资料:看看新闻,扣押渔民增派F-35 委内瑞拉喊话美国:停止挑衅,2025年9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