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岁的老师,在教培行业直接被当成废品扔了。 简历上只要年龄过了35岁,看都不看就进回收站。 这事就发生在“双减”之后,整个行业都变天了。 机构的算盘打得噼啪响,年轻老师工资低,能通宵备课,家长看着也觉得有活力。他们要的不是老师,是能连轴转八小时的“人形电池”,用完就换。 可笑的是,他们扔掉的恰恰是宝贝。这些老教师带过十几届高三,闭着眼睛都知道哪道题会怎么变着花样考,哪句话能把走神的学生拉回来。 有的机构不傻,偷偷把这些“老宝贝”请回去做教研,结果续班率立马涨了一成。数据就摆在那,可偏见比山还难搬。 这不就是职场的“35岁魔咒”嘛,蔓延到了教育圈。不过,高手从不缺出路。很多人不伺候了,自己开工作室,或者干脆像董宇辉那样,换个平台照样发光。 现在一些聪明的家长也反应过来了,专门找这种经验足的老师。 市场最终会教那些只看年龄的老板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