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不清了!”浙江,40岁女子连续几月不来“大姨妈”!她以为自己停经了,直到下肢渐渐浮肿,她才去医院检查,万万没想到,检查结果却让她又喜又怕!医生告诉她,她已经怀孕7个月了,原来,女子结婚后一直没有怀孕,已经不抱希望了,没想到幸福来得这么突然,她坦言:“腹部隆起以为是发褔,胎动以为肠胃不适”。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40岁这年,张女士原本以为自己与“生孩子”这件事已经彻底告别,结婚十多年,前几年夫妻俩还四处奔波求医,试过中药调理,也配合做过检查,结果总是一次次落空,时间久了,心也就慢慢淡了下来,她开始习惯两个人的生活,甚至把原本留着“万一用得上”的化验单与药罐子,一股脑都整理掉,家里重新腾出空间,也等于给心里腾了位置。 去年冬天开始,张女士的月经出现了异常,她的月经本就不规律,这次一连几个月没来,她也没太放在心上,身边的朋友不少都在四十左右进入更年期,她也觉得自己大概是到了那个阶段,于是,她顺理成章地把这件事归结为“自然规律”,并没有进一步检查,甚至连最简单的验孕试纸也没有买过。 随着时间推移,张女士注意到裤子越来越紧,尤其是那条常穿的牛仔裤,过去穿着刚刚好,现在拉链却总是卡在肚脐下面的位置,怎么拉都拉不上去,她心里想着,冬天吃得多,加上年纪上来了,新陈代谢慢了,长点肚子也正常,于是开始控制饮食,晚饭只吃半碗饭,饭后围着小区走几圈,想着“减减肚子”,她甚至把这种变化当作“节后发胖”,并没有引起太多警觉。 偶尔半夜,她能感觉到肚子里有些轻微的震动,那种感觉像是肠胃在蠕动,有时候“咕噜”一下,她就以为是吃坏了肚子,拿出助消化药吃上几片,这种肠胃不舒服的感觉并不频繁,她也没觉得有必要去医院检查,毕竟肠胃一向是她的“老毛病”,从年轻时起就常常胀气、消化慢,她早已习惯了身体的这些“惯性问题”,也就不再细究。 直到春天来临,张女士发现自己的腿开始出现浮肿,最初是脚踝处轻微的肿胀,后来逐渐发展到小腿,按下去有明显的凹陷,过了很久才能恢复原状,她开始觉得有些不对劲,因为自己有糖尿病,一直靠口服药物控制血糖,她心里隐隐不安,担心是不是糖尿病影响了肾功能,于是决定前往医院检查。 她挂的是内分泌科,想着照例检查一下血糖和肾功能,没想到医生在听完她的症状后,又问了她月经的情况,并让她做了一项腹部超声检查,检查结果出来的那一刻,她彻底愣住了——怀孕,已经超过七个月。 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她从未想过自己还能怀上孩子,更别说是在完全没有准备、毫无察觉的情况下,不仅高龄,而且基础病缠身,这几个月来她一直在服用降糖药物,也未曾做过一次产检,她的第一反应不是惊喜,而是惊慌,她担心孩子是否健康,也担心自己的身体是否还能承受生产的风险。 医生迅速为她安排了进一步检查,发现她已经出现了妊娠期高血压,属于重度子痫前期,低压飙升,情况相当紧急,必须尽快手术,术前,她的内心充满忐忑,多年求子未果,原以为已经释怀,如今孩子突然到来,却是在最危险的时刻。 幸运的是,手术过程顺利,母子平安,孩子出生时体重五斤多,虽然偏轻,但各项指标稳定,在新生儿监护室的那几天,张女士几乎每时每刻都守在玻璃窗外,看着保温箱里的小生命,她的目光里满是复杂的情绪——既有迟来的母爱,也有对过往忽视的懊悔。 像张女士这样的情况,在临床中并不少见,尤其是40岁左右的女性,常常会将月经异常、身体变化归为更年期或肥胖等因素,忽略了“怀孕”的可能性,更重要的是,诸如月经不调、多年未孕、体型偏胖等特征,往往让人形成一种“我不可能再怀孕”的心理盲区,一旦这种经验主义根植心底,就很容易对身体发出的新信号产生误判。 对此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