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美国还狠,又对中国加征50%关税,1400个产品中招,墨西哥摊牌——9月12日,这句词条在微博热搜榜挂了三小时,阅读破两亿。消息源头是墨西哥总统辛鲍姆9月9日送到国会的《2026年财政包》,一本198页的PDF,第78页写着:给1371个税号商品加税,上限50%,目标是没有和墨西哥签自贸协定的国家,中国排在第一行。 商务部网站9月12日零点挂出答问:希望墨方“不要为外部压力牺牲第三方正当权益”,一句话把话挑明。外交部9月11日记者会实录里,彭博社连问三次,林剑回得干脆——“中方将坚决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现场同步翻译,没留模糊空间。 数字先摆桌面:海关总署年初通报,2024年中国对墨西哥出口902.3亿美元,进口191.6亿美元,每天大约2.4亿美元的货从太平洋对岸拉过去。墨西哥经济部没公布加税后的进口占比,当地智库CIEP测算,1371个税号约占墨进口总值的6%—8%,政府账上可能多出700亿比索(约合37.6亿美元),这笔钱被写进了2026年预算草案的“或有收入”栏,但后面打了个括号:前提是国会通过。 时间线可以查得到:9月5日,美国国务卿鲁比奥现身墨西哥城,与辛鲍姆闭门会谈;9月6日晨间发布会,辛鲍姆第一次公开提到“考虑对没有FTA的国家加税”,原话是“保护本土产业”;9月9日,提案送进国会;9月11日,财政委员会首轮讨论,电视直播画面里,议员举着中国产运动鞋样品要求“立刻加税”。 清单里,汽车零件、玩具、鞋靴、护肤品都在其中。以玩具为例,现行税率15%,加到50%,一箱10美元包邮的毛绒熊,到岸价立刻变成13.2美元。墨西哥全国零售协会(ANTAD)9月10日给会员发内部简报:若实施,明年整体物价可能再抬0.5—0.7个百分点,央行原通胀目标4.2%,将被推到5%附近。 义乌玩具协会秘书长王志强9月12日接受《界面》采访,原话是:“订单没取消,但客户要求12月前出货,怕明年税率生变。”青岛一家生产刹车盘的上市公司证券部回应投资者提问:“墨西哥市场占公司出口额6%,若加税落地,计划把最后一道机加工序移到越南,已经去平阳省看厂房。” 这不是墨西哥第一次动手。2025年1月,8类中国纺织品被征35%临时反倾销税;8月20日,对包括比亚迪在内的部分电动车征25%反补贴税。9个月里七次出手,只是这次范围最大。墨西哥中国商业商会统计,目前在墨中资制造类企业约280家,直接用工4.6万人,尚无官方“撤资”数据,但商会在9月11日声明里提醒会员“重新评估营商环境”。 反制工具箱也在打开。海关总署9月12日更新“重点商品监测清单”,对墨出口钢铁、化纤、塑料粒子被纳入“一级关注”。中国每年从墨西哥进口7.3亿美元农产品,其中龙虾1.4亿、牛油果4.1亿、啤酒1.8亿,只要检疫尺度收紧,果农会先感受到寒意。用一位宁波货代公司负责人的话:“关税战打到最后,谁的生活必需品先断货,谁先眨眼。” 接下来30天,墨西哥国会复会后将逐项表决。执政党国家复兴运动党席位过半,通过概率高,但反对党已经放话要把汽车税率砍回30%。当地华商联合两家律师事务所,准备向最高法院提交违宪审查,理由是《联邦税法》授权上限仅为35%,50%需单独立法。能不能拖住,要看法院是否受理。 故事还没完,企业先找后路。越南、印尼、英国都成了备选:美英刚把汽车关税降到10%,借英国原产地证曲线进美国,比硬啃墨西哥50%便宜得多。墨西哥想靠加税一夜长出“本土制造”,可本地纱锭开机率只有57%,缺原料、缺技术、缺市场,机器转起来不是光喊口号就行。关税大棒举起来容易,落下去砸的是两边老百姓的口袋。下一步谁先眨眼?屏幕前的你,怎么看。 信息来源: 央视网 2025-09-12《商务部:密切关注墨方提税动向》 墨西哥经济部官网 2025-09-09《Iniciativa de Decreto de Presupuesto 2026》 ANTAD官网 2025-09-10《Impacto fiscal y inflacionario sobre el comercio minoris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