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误碰豪车被疑偷钱,7次实验还他清白 大学生小张怎么也没想到,一次“豪车体验”会让自己戴上手铐。 今年2月,小张在郑州一家商场停车场看到不少豪车——他之前见过商场办车展,就以为这些也是展车。于是拉开车门坐了进去,几秒钟后就下车了。可他不知道,这是别人的私家车。 没过多久,车主赵先生发现车里4万元现金不见了,报警后警方调监控,看到小张曾上车,通过人像比对,在小张准备坐火车返校时,在火车站把他抓了。3月初,警方还以涉嫌盗窃罪,把小张提请逮捕。 负责案件的检察官卢莹丽觉得不对劲:小张辩解时神情坦然,他女友也说当时提醒过“会不会是私家车”,而且车主自己也说,车子有时会识别不了钥匙、锁不上门。更关键的是,监控里小张从上车到下车,总共才6秒,也没看到他藏钱的动作。 “打开车门、坐进去、找两个地方的4万现金、藏好再下车,6秒够吗?”卢莹丽心里打了个问号。为了验证,她让民警找和小张身材差不多的人,用同款车做实验,模拟偷钱的全过程。一共试了7次,结果发现完成所有动作至少要13秒——小张那6秒,根本没可能偷钱。 3月11日,检察院认定小张没犯罪,不批准逮捕。之后警方继续追查,终于在4月抓到了真凶李某,李某也承认是自己撬车门偷了钱。 后来,小张顺利毕业,还找到了心仪的工作。一场差点影响他人生的“乌龙”,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