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社会热点】三道歉未获原谅,“成都男子地铁被诬陷偷拍案”二审落槌,道歉的分寸到底

【社会热点】三道歉未获原谅,“成都男子地铁被诬陷偷拍案”二审落槌,道歉的分寸到底该如何把握? 近日备受关注的“成都男子地铁被诬陷偷拍案”有了新进展。9月11日,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维持原判,驳回了当事人何某某要求公开道歉及赔偿的诉请。舆论场再度沸腾:对方三次道歉,为何当事人仍难释怀? 案件起因于2023年,一名男子鞋子上的闪光泽引发了旁人误会,罗某某和曾某某误将其当作偷拍者报警。警方调查无果后,两人当场致歉,各自表达了歉意。然而,何某某觉得他们“不够诚恳”,未予接受。随后,在2024年5月和二审庭审中,两人又先后公开声明、现场鞠躬再次致歉。但即便如此,何某某始终坚持诉讼。 判决结果指出:三次道歉已与造成的影响大体相当。双方没有出现侮辱性言语、事件未造成社会扩散,法律层面不认定为一般人格权侵害。 这起案件让人反思,纠纷之后的道歉,什么才叫“到位”?主动及时、公开表达固然重要,但道歉的温度和对方的感受也同样难以量化。道歉是否被接受,有时不仅取决于行为本身,也关乎彼此间的体谅与沟通。 在法律之外,也许我们更应关注:怎么在误会之后,不让伤害的阴影成为心结。这不仅仅是一次维权,更是一场关于共情力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