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刻在骨子里的种地基因!”湖北男子去非洲开鞋厂,不料却很想念家乡菜,于是就在当地

“刻在骨子里的种地基因!”湖北男子去非洲开鞋厂,不料却很想念家乡菜,于是就在当地倒腾起一片菜地来,事情大概是这样。 这位姓周的湖北大哥,2016年左右就去了非洲,本来是信心满满地要做鞋子生意的。非洲的市场看起来机会挺多,但真正在那边生活下来,才发现最大的难题居然是吃饭。当地超市里来来回回就是那么几样,不是生菜就是番茄,他一个吃惯了炒菜的湖北人,实在有点扛不住。 我听人说,他那段时间最馋的,就是老家的洪山菜薹和天门莴笋。有时候晚上做梦都能梦到家乡的味道,这种感觉可能只有在国外待过的人才懂。一开始想着忍忍就过去了,生意要紧,但时间长了,胃里的“乡愁”根本压不住。 后来他可能是真憋坏了,干脆心一横,直接在郊区找了块地,差不多三十来亩,说要自己种菜。身边的人估计都觉得他疯了,一个做鞋厂老板的,连锄头都没碰过,跑非洲来当地主。而且那块地之前应该是荒着的,要弄成菜园子,工程量也不小。 他那个种地技术,说起来也挺有意思,完全是自学成才。他自己说就是靠刷短视频,看国内那些博主怎么讲种菜的技巧,什么季节种什么,怎么施肥,怎么除虫。白天把要点拿本子记下来,晚上就带着他雇的二十多个当地工人,一点点在地理实践。 他那些非洲员工,刚开始也是一脸懵,估计从来没见过中国人是怎么种菜的。老周就从最基础的翻地开始教,手把手地示范怎么育苗、怎么间苗。这么搞了几个月,硬是把一群门外汉给带出来了,现在个个都是种菜的好手。 听说他农场里种的那些四季豆、小白菜、韭菜什么的,长得都特别好,水灵灵的。他自己肯定是吃不完的,大部分都直接供应给当地的中国超市了。不少开中餐馆的老板也专门从他这里拿货,毕竟在非洲,能吃上一口新鲜的家乡蔬菜,对在那边的中国人来说,还真挺难得的。 这么一来,他这个农场反而成了个挺不错的副业。本来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结果无意中发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市场。在非洲的中国人其实挺多的,大家都有这个需求,他算是把自己的难题,变成了一个所有人的解决方案。 他雇的那些当地工人,现在也都掌握了全套的中国蔬菜种植技术。这门手艺学到手了,以后就算不在老周的农场干,自己也能捣鼓一片地养家糊口。等于说,老周这个无心之举,不仅解决了自己的问题,还顺便给当地人提供了一份实实在在的技能。 一个快五十岁的人,主业是鞋厂老板,结果在非洲因为一口吃的,硬是把自己逼成了一个农场主。这种行动力,一般人可能还真没有。从刷短视频学习,到手把手教出二十多个非洲徒弟,整个过程听起来就挺不真实的。 现在听说那个农场还挺稳定的,一片一片的中国蔬菜,也不知道他那个鞋厂后来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