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9月10日发布,外国男子来深圳旅游,当准备离开中国时,他突然谈起九三阅兵,对工作人员说:“你们所取得的成就令人惊讶,你们值得自豪,当我看到阅兵画面时,感觉就是“哇”!”工作人员先是愣了下,接着笑着回应:看来你在中国过得很愉快! (信源:央视新闻视频) 后来才知道,这位外国男子叫马克(化名),是来自德国的工程师,来中国旅游了半个月,从北京玩到深圳。 他手机里存着九三阅兵的片段,说是在酒店看电视时偶然刷到的,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 “那些士兵的步伐像用尺子量过一样,武器装备整齐排列,那种气势让我想起历史课本里的记载 —— 这个国家真的站起来了。” 马克用不太流利的中文说,眼睛里闪着光。 这事儿让人想起九三阅兵的意义。可能有些朋友不太清楚,2015 年的九三阅兵是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0 周年,这是中国首次在非国庆日举行的大阅兵。 天安门广场上,1.2 万名官兵、500 多件装备、近 200 架飞机接受检阅,不仅展示了中国的国防力量,更传递了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的信念。 马克说他在旅游时特意去了趟卢沟桥。“看到那些弹痕累累的石板,再对比阅兵式上的强大阵容,突然明白什么叫‘落后就要挨打’。” 他在朋友圈发了张自己站在卢沟桥上的照片,配文 “过去与现在的对话”,引来不少外国朋友点赞。有网友调侃:“这哪是旅游,分明是来上了堂生动的历史课。” 在深圳的这几天,马克的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他去了华为总部展厅,对着最新的 5G 设备研究了半天;在大疆创新的体验店,试飞无人机时差点撞到天花板;就连逛菜市场,都对着扫码支付惊叹不已。 “十年前我来过一次中国,那时候到处都要带现金,现在一部手机就能走天下。” 马克掏出手机展示他的微信支付账单,“连卖荔枝的老奶奶都会用二维码,太神奇了。” 其实像马克这样被中国发展震撼的外国游客不在少数。 去年有个美国博主拍了段视频,对比他 2008 年和 2023 年逛北京的画面:当年的平房区变成了现代化商圈,公交站台多了电子屏,连路边的垃圾桶都分了类。 “中国的变化不是线性的,是跳跃式的。” 他在视频里感慨,播放量突破了百万。 马克最惊讶的是中国的基础设施。从北京坐高铁到深圳,八个小时的路程,他全程没合眼,一直在拍窗外的风景。 “那些桥梁和隧道,在德国根本不敢想象能建得这么快、这么好。” 他不知道的是,中国高铁里程已经突破 4 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里程的三分之二还多;高速公路里程超过 17 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一。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建设者的汗水。 离境前,马克在机场免税店买了个小小的阅兵模型,说要带回去给孩子当礼物。“我要告诉他们,这个东方国家不仅有悠久的历史,更有强大的现在。” 他还特意跟工作人员打听下次阅兵的时间,“如果有机会,我一定要到现场看一次。” 这事儿在网上引发了不少讨论。有网友说:“以前总觉得外国人才是‘见多识广’,没想到现在我们的发展也能让他们惊叹。” 还有人感慨:“阅兵展示的不只是武器,更是一个国家的底气。这种底气,来自于 70 多年来的不懈奋斗。” 其实,中国的魅力从来不只在于宏大的阅兵式。它藏在便利的生活里,藏在日新月异的城市中,藏在普通人脸上的笑容里。 就像马克说的:“走在街上,能感觉到这里的人对未来充满信心,这种氛围很有感染力。” 如今,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来到中国,他们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亲身体验感受,然后把真实的中国告诉世界。这比任何宣传都更有力量。 就像那位深圳机场的工作人员说的:“我们不需要刻意炫耀什么,因为发展本身就是最好的名片。” 如果你遇到外国朋友,会推荐他们去哪里感受中国的变化?是繁华的都市,还是宁静的乡村?评论区聊聊吧,让我们一起发现更多中国的美好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