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一个神奇的:补心血,滋肾水方,血足了,肾强了,病就溜了!最近在门诊,经常碰到这类

一个神奇的:补心血,滋肾水方,血足了,肾强了,病就溜了!

最近在门诊,经常碰到这类患者:都是感到心里慌慌的,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即使睡着了也不踏实易醒,稍微有点动静就被吓得一激灵。平时上班上学稍微遇到点压力,或家里有点小事儿,就觉得跟天要塌了似的。

其实这个症状现在很常见,好多人都是平时忙得脚不沾地,脑子还不停歇地想事儿,时间长了心脏的气血就不够用了,连带着肾脏的阴液也被慢慢耗损了。

所以我给这种情况调治时,主要从补心脏的气血和滋养肾脏阴液入手,让心和肾都能好好“歇口气”、协同工作。

咱心脏就像个动力十足的泵,日日夜夜给全身供血,但它自己也得靠血液喂饱才行。你想啊,血液就像给心脏送外卖的,每次流经心脏的时候,都会把养分稳稳当当地送到心肌细胞里,让每个细胞都吃好喝好。

要是把心脏比作家里的供电站,它每跳一次就跟往外输电似的,给全身各个器官供电。可要是心脏的血不够了,就跟供电站电量不足似的,马上就掉链子,你就会觉得心里发慌,心跳忽快忽慢,胸口闷,晚上睡不着觉,还多梦健忘。

再说肾,这可是咱身体的老本库,专门储存精气。而精血同源,相互化生,所以精血就像一对好兄弟样互相帮衬:肾阴足了,心血才跟着充足了;反过来,心血够了也能给肾阴补补。要是哪边缺了,另一边也跟着受影响。肾阴不足,人就会腰酸腿软,脑袋发晕,耳鸣,潮热盗汗,整个人蔫儿了吧唧的。

现在这些症状一摆出来,病根儿就清楚了——心和肾的阴血都虚了。那咋调呢?得从根儿上补:一方面给心脏“补血”,一方面给肾脏“滋阴”。我今儿就分享个百补汤,这玩意儿专门针对心肾同补,把亏空的阴血慢慢补回来。

百补汤,出自清《惠直堂经验方》,由玉竹、枸杞、龙眼肉、核桃肉、女贞子组成。具有益气养心,滋阴补肾的作用,主要应用于心肾阴血不足引起的一系列问题。

超市卖的桂圆大伙都熟吧,新鲜时候长那样,晒干了就是龙眼肉,既是食材也是药材。这东西味甜能直接嚼,入药也好用。不过吃多了容易上火,毕竟它性温补养力强。

龙眼肉可是补血的好手,能补心脾、养心神,像心慌、忘事、失眠、脸色发黄这些都能调。以前张锡纯就单用它给人食疗,治心脾血虚效果挺好。不管是失血多还是慢慢耗损了气血,都能用它补。老方子玉灵膏就用它配西洋参,补气养血特经典。

玉竹这味滋阴中药可厉害了,一方面能帮龙眼肉补血,另一方面还能通过滋阴来清热,把身体里因虚生的虚火都降下去。

补完心血,就要补肾了,这里补肾用的是枸杞子和女贞子。枸杞专补肝肾,像给肾脏灌蜜糖,补阴精还能明眼。女贞子长得像肾,滋肾精最在行,能润燥生津,像泉水浇灭阴虚燥热,改善心烦、头晕、口干、腰酸、眼干模糊这些毛病。

前面用的大多是补阴药,老话说“孤阴不长”,中医也讲究阴阳同调。所以这方子特意加了点补阳药,就像左归芄里加鹿角胶那样。 这里用的是核桃肉,性温能温补肾脏,平时常和补骨脂、杜仲搭配用。像腰膝酸软、怕冷、尿频这些阳虚的毛病,用它就能改善,让补进去的阴液活起来,别成了“死阴”。

身体阴阳平衡、精血够足,才是不虚弱的关键。

要是血虚明显,像脸色发白或发黄、总觉得累、头晕、指甲没血色、女生月经量少,就加四物汤。

这方子里熟地黄像给血库打底儿,当归补肝血,白芍帮着养肝血,川芎让气血活起来,全身都能得到滋养。

肾虚厉害的人,常有腰酸腿软、女生月经不调、难怀孕、头发早白脱发、牙齿松动、头晕耳鸣、没精神这些情况,可以加熟地黄、黄精、菟丝子、山茱萸。

肾好了骨头才结实,耳朵灵,头发也黑亮,这些毛病自然就好了。心血不足的人总心慌、气短、乏力、忘事、睡不好,得加当归、人参、柏子仁、酸枣仁、大枣。心血补足了,心脏才能安稳工作,睡觉也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