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西方技术加持下,一个月内连续炸毁俄罗斯17座大型炼油厂,远程打击力量甚至即将反超

西方技术加持下,一个月内连续炸毁俄罗斯17座大型炼油厂,远程打击力量甚至即将反超俄军,战场天平正在悄然倾斜,乌克兰突然具备了过去难以想象的纵深打击能力。 俄乌这场仗打了这么久,之前乌克兰军队多半是在边境线附近跟俄军拉锯,硬碰硬的消耗战打了不少,却总难占到明显便宜。可这阵子不一样了,他们像是突然换了思路,不再死磕前线阵地,反倒把目光投向了俄罗斯境内那些没那么起眼的目标。 有消息说,其中几个位于伏尔加河沿岸的大型炼油厂,负责供应南部军区的坦克和装甲车用油,现在生产线一停,前线的燃油补给已经开始出现滞后。 乌克兰这边能有这么大动作,离不开北约的持续支援。以前西方给的武器,多半是反坦克导弹、防空系统这类防御性装备,数量和性能都有限制。可现在不一样了,德国的 “金牛座” 巡航导弹、法国的 “斯卡普” 导弹,还有美国偷偷运送的远程打击弹药,正一批批往乌克兰运。 光是最近一个月,北约就宣布了总值超过 20 亿欧元的军援计划,其中大半是各种型号的导弹和配套发射装置。这些武器射程远、精度高,让乌克兰军队有了打远程目标的底气,也难怪他们敢把打击范围从边境推向俄罗斯腹地。 更让人关注的是导弹数量的变化。俄军一开始凭借庞大的库存,在导弹打击上占尽优势,每天都能向乌克兰的军事设施和城市发射几十枚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 但打了这么久,库存消耗得厉害,有军事专家分析,俄军现在的导弹发射频率已经比去年下降了近一半,有时候甚至连续几天都没什么大动作。 反观乌克兰,靠着北约的援助,手里的导弹数量正稳步上升。就拿 “海马斯” 火箭炮配套的战术导弹来说,美国最近一次就给了 200 枚,加上欧洲国家提供的同类装备,总数已经快要赶上俄军目前能投入的导弹规模。 战场上的战术也跟着变了。乌克兰军队不再扎堆进攻,而是把导弹和无人机结合起来,搞 “小而精” 的偷袭。白天用无人机侦察定位,晚上就发射导弹精准打击。 俄罗斯当然不会坐视不理,最近也开始加强境内重要设施的防御,增加了防空系统的部署密度,还在炼油厂、军工厂周围加派了巡逻部队。但怎么应对这种 “蚂蚁啃大象” 式的袭扰,显然让俄军有些头疼。毕竟战线太长,要防守的目标太多,难免会有顾此失彼的时候。 现在战场上的局势,就像一场不断升级的博弈。乌克兰靠着外部支援找到了新的突破口,俄罗斯则在调整策略应对新的威胁。接下来这场仗会怎么打,谁也说不准,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导弹数量的此消彼长,双方的较量只会越来越激烈。 泽连斯基还在幻想着靠战争续命,却不知道,他每发射一枚导弹,就离自己的末日更近一步。而北约,正躲在幕后数着钞票,看着这场代理人战争把欧洲搅个天翻地覆。这场危机的结局,可能比所有人想象的都要惨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