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网称抓周是韩国传统仪式# 抓周,亦称“拈周”、“试儿”,是一种中国传统儿童满周岁后的庆贺仪式,至少已有1500余年历史。南北朝时期《颜氏家训·风操篇》记载了迄今为止关于抓周(当时称为“试儿”或“试晬”)最早、最详细的文字记录:“江南风俗,儿生一期(即一周岁),为制新衣,盥浴装饰。男则用弓、矢、纸、笔,女则用刀、尺、针、缕,并加饮食之物及珍宝服玩,置之儿前。观其发意所取,以验贪廉愚智,名之为‘试儿’。”
唐宋时期,抓周逐渐制度化并为士族所采纳。在这一阶段,抓周已不再只是庆贺婴儿成长的仪式,而是带有一定“察其志趣,以定教养之道”的文化意涵。父母不仅关心孩子的身体发育,也开始重视其未来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
到了宋元明清,抓周在民间广泛流传并逐渐形式化。在古代大量笔记、风俗类文献、小说中都有关于抓周的具体描写。据清代学者俞樾在《群经平议》中的考证,“周岁试志”作为象征婴儿认知发展与未来期许的仪式。
在小说《红楼梦》第二回中,贾宝玉周岁时,贾政便想拭一拭贾宝玉将来的志向,贾宝玉在抓周时,伸手只把些脂粉钗环抓来,贾政大怒道:"将来酒色之徒耳。"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现代父母在抓周物品的选择上发生了显著变化。在网络购物平台上,抓周用品除了传统的笔、算盘、印章外,还新增了如计算器、听诊器、麦克风、足球、书本、平板电脑等现代物品。尽管形式变迁显著,但从文化结构的角度看,抓周仪式依然保留了其核心的象征功能。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