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把自家饭碗端去给别人盛饭,结果锅都空了。”巴基斯坦把JF-17的核心技术打包空

“把自家饭碗端去给别人盛饭,结果锅都空了。”巴基斯坦把JF-17的核心技术打包空运安卡拉,生产线随即熄火;土耳其用这些资料拼出KAAN,首秀就拿到印尼、沙特大单,却闭口不谈当初说好的股权。 事情得从2017年说起。当时巴基斯坦航空综合体(PAC)与土耳其航空航天工业公司(TAI)签署技术共享协议,巴方将JF-17 Block III的KLJ-7A有源相控阵雷达技术、一体化座舱显示系统等核心资料打包空运至安卡拉,满心期待能通过技术换股权的方式,参与土耳其五代机KAAN项目。 然而,巴方显然低估了土耳其的野心。土耳其拿到技术后,研发进度突飞猛进。原本预计2030年服役的KAAN战机,2023年就完成首飞,2024年直接与印尼签署100亿美元采购协议,沙特、埃及等国也纷纷抛出橄榄枝。 但土耳其在宣传中却绝口不提技术来源,反而将KAAN包装成“完全自主研发”的五代机,这种过河拆桥的操作,让巴基斯坦哑巴吃黄连。 更让巴方心寒的是生产线的瘫痪。由于核心技术外流,巴基斯坦卡姆拉航空联合体的JF-17生产线从2024年起就陷入停滞。 原本计划出口马来西亚、尼日利亚的订单纷纷告吹,连巴空军自身的换装计划都受到影响。 讽刺的是,土耳其在安卡拉新建的KAAN生产线,使用的正是从巴基斯坦获得的模块化生产技术,产能比巴方高出3倍以上。 说起来,巴基斯坦这次真是犯了短视的毛病。为了能早点沾上土耳其五代机项目的光,就把自家压箱底的技术随便给出去,既没做好知识产权保护,也没看透土耳其的真实心思。 其实土耳其心里打得算盘精着呢,它是北约成员国,表面上跟巴基斯坦好,实际上是想借着巴基斯坦这层关系,绕开中国的技术封锁。土耳其清楚得很,JF-17 的雷达、航电技术虽然不是最顶尖的,但却是能把美国 F110 发动机整合到战机上的关键,而这正是他们自己研五代机最缺的东西。 不过话说回来,中国在这事儿里倒是把技术管控做得挺到位。虽然巴基斯坦给了土耳其一些技术,但 JF-17 最核心的东西,像发动机(RD-93)、飞控系统的源代码,一直都攥在咱们手里。 而且当初签合作协议的时候,就加了 “全生命周期技术监控” 的条款,不管哪个第三方想碰核心系统,都得经过中国同意才行。这种做法才叫明智,既没让自家技术随便外流,也没让土耳其真的把核心技术都弄到手。 现在巴基斯坦算是尝到苦果了,国内老百姓和媒体都在骂这事儿办得蠢,军方也赶紧找中国商量,想重新把 JF-17 的生产线开起来。而土耳其呢,靠着 KAAN 战机在国际军贸市场上赚得盆满钵满,还想着往东南亚、中东这些地方卖更多战机。 这事儿说到底,就是给所有人提了个醒:在国际上打交道,核心技术就是自己的饭碗,要是随便把饭碗端给别人,最后只能自己饿肚子,连哭都没地方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