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我从不让患者轻易切胆!做好三步就行了 在临床诊疗过程中,我遇到过不少胆结石患者,一被查出有结石,就慌慌张张地想要切除胆囊,其实很多情况根本没必要走到这一步。胆囊切除手术虽能快速解决当下结石带来的痛苦,但它并非一劳永逸的办法,不能从根源上解决胆结石产生的问题,反而可能因胆汁排泄异常、消化功能受影响等,给身体带来一系列后续的麻烦,让患者陷入新的健康困境。我向来不建议符合保守治疗条件的患者轻易切除胆囊,做好以下这三步,多数人能够有效控制病情、减少结石发作。 第一步是“化结石”,用中药溶解体内结石。 胆结石的形成,就好比河道里堆积了泥沙,逐渐形成了淤堵。我常用金钱草、鸡内金、海金沙配伍成方。金钱草能利湿退黄、利尿通淋,促进胆汁的分泌与排泄,为溶解结石创造良好的内环境;鸡内金具有健胃消食、涩精止遗的功效,同时它还有强大的化石作用,能将较大的结石逐渐瓦解;海金沙则可清利湿热、通淋止痛,辅助金钱草和鸡内金,增强化石的效果。三者搭配,如同给胆囊进行一场“大扫除”,逐步溶解结石、改善胆汁的流通。 有一位 45 岁的李大哥,患胆结石已经有 3 年了,时常感到右上腹隐隐作痛,尤其是在吃了油腻食物后,疼痛会更加明显。去医院检查发现,胆囊内有多颗结石,最大的直径约 0.8 厘米,医生建议他切除胆囊,但李大哥有所顾虑,便来找我寻求保守治疗的方法。我给他开了这个以金钱草、鸡内金、海金沙为主的方子,让他坚持服用。三个月后,李大哥来复诊,他高兴地说右上腹疼痛的次数明显减少了,又过了两个月去复查,结果显示部分结石已经变小,最大的那颗直径缩小到了 0.5 厘米。 第二步是“疏肝气”,调节胆囊的收缩功能。 在中医理论中,肝与胆相表里,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如果肝气不舒,就会导致胆汁的排泄不畅,容易形成结石。因此,疏肝理气对于胆结石的治疗至关重要。我常用柴胡、郁金、香附来组方。柴胡能疏散退热、升举阳气、疏肝解郁,就像给肝脏打开了一扇窗,让气机得以顺畅流通;郁金具有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利胆退黄的作用,能进一步增强疏肝理气的效果,同时还能促进胆汁的分泌和排泄;香附则能疏肝解郁、理气宽中、调经止痛,三味药协同作用,让肝脏的气机通畅,胆囊的收缩功能恢复正常。 李大哥在调理后期,我在原方的基础上加入了柴胡、郁金、香附这三味药。又过了一段时间,他反馈说不仅右上腹的疼痛基本消失了,而且整个人的精神状态也好了很多,不再像以前那样容易烦躁、。 第三步是“调习惯”,阻断结石形成的源头。 不良的生活习惯是导致胆结石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叮嘱患者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每天的饮食要清淡,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每天要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至少饮用 1500 - 2000 毫升的水,这样可以促进胆汁的稀释和排泄;同时,要坚持适量的运动,每周至少进行 3 - 5 次运动,每次运动 30 分钟以上,像慢跑、快走、太极拳等都是不错的选择;此外,还要保持情绪的稳定,避免长期处于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中。 很多患者病情反复发作,就是因为忽略了生活调理这一关键环节。李大哥在坚持中药调理的同时,也非常注重生活习惯的调整。他严格按照我的建议,控制饮食、坚持运动、调节情绪。半年后去复查,胆囊内的结石进一步缩小,而且在这半年里,胆结石几乎没有再发作过,他已经能够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和工作了。 当然,如果胆结石的直径超过 2 厘米,或者结石嵌顿在胆囊颈部,引发了急性胆囊炎,出现剧烈的腹痛、发热、黄疸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那么手术切除胆囊仍然是必要的选择。但对于大多数轻度胆结石患者来说,做好以上这三步,比盲目切除胆囊要稳妥得多,也能更好地保护身体的整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