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要提防巴基斯坦,看看这个巴方元帅的操作就知道了!就在刚刚环球时报爆出猛料,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穆尼尔居然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官宣再次访美的消息,英国媒体也对这件事定了性——标志着两国关系的改善! 说白了,这事儿透着不寻常,你见过哪个“铁杆朋友”的军方一把手,一个多月前刚从美国回来,转头又要往美国跑?而且这次穆尼尔的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 不光要跟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坐下来谈,还特意去佛罗里达参加美国中央司令部司令的退役仪式,甚至没忘了跟在美巴侨民互动。 这哪是简单的礼节性访问,分明是在往巴美关系上“添柴火”。 要知道,巴基斯坦跟美国的交情早从冷战时期就绑在了一块。 当年阿富汗战争,巴方给美国递情报、开通道,比谁都积极,后来反恐战争,巴基斯坦更是直接派兵配合。 连高层自己都承认,这些年帮美国干了不少见不得光的敏感活,有的甚至直接影响南亚的安全格局。 这么一看,就算我们总说中巴是“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巴方也从没断过跟美国的联系,说白了就是两边都不想得罪。 这背后其实是巴基斯坦的“生存套路”,谁让它待的地方太特殊呢? 夹在南亚和中亚中间,一边跟中国接壤,一边跟印度天天对着干,旁边还有阿富汗、伊朗这些邻居,光靠一家肯定撑不住。 经济上要靠中国帮着建中巴经济走廊,修公路、搞港口,不然国内的基础设施根本没法看。 但军事和金融上又得跟美国搭关系,毕竟美国能给它卖武器、提供援助,还能在国际上帮它平衡印度的影响力。 这种“两边沾”的外交策略,在国际上不算新鲜,但穆尼尔这访美的频率,实在有点太急了。 现在中美博弈正紧,美国在南亚没少下功夫,一边跟印度签防务协议,卖飞机卖导弹,一边还想在阿富汗撤军后把情报网重新支起来。 巴基斯坦作为南亚的军事大国,跟美国走这么近,保不齐会影响以后地区的安全合作。 万一美国借着这层关系,让巴基斯坦在中印之间选边站,或者在反恐、边境问题上给我们使绊子,那麻烦就大了。 有人可能会说,中巴关系那么铁,没必要瞎担心。 但现实是,国与国之间从来都是“利益优先”,就算是再好的朋友,也会为了自己的好处调整立场。 就像这次,穆尼尔要是真把心思放在中巴合作上,为啥不先访华? 其实对中国来说,这事儿更像个“提醒”:跟周边国家打交道,不能光靠过去的交情,还得盯着人家的一举一动。 说到底,巴基斯坦的这些操作,是它在复杂地缘环境里的无奈选择,但我们也得留个心眼。 因为国际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与其指望别人不变心,不如把双方的共同利益扎得更深,这样才能在面对外部诱惑或者压力时,让这份合作更结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