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韩福涛张静姝)近日新京报记者从公安部主办的“阳光下的守护”法治公安主题宣传活动上获悉,重庆市公安局交通管理警察总队车辆管理所(以下简称“重庆车管所”)在机动车管理领域率先突破——首创机动车改色变更登记“远程审核”,并作为唯一省级城市试点新车上牌“一件事”改革,为全国车管服务改革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重庆经验”。
数据显示,近十年重庆机动车、驾驶人总量和增量“双攀升”,年均新增上牌汽车55万辆、驾驶人69万人,目前全市机动车保有量达977万辆,汽车保有量653万辆,驾驶人超1164万人。
传统车管服务模式下,“多头跑、多次跑”“材料繁、流程长”等问题成为群众和企业的“心头堵”。以机动车改色为例,此前群众需携带身份证、行驶证等材料到车管所现场查验,耗时1-2个工作日;新车上牌涉及购车、缴税、投保等多个环节,群众需在4S店、税务局、保险公司、车管所等多个部门间往返,提交7项登记资料,整个流程繁琐低效。
重庆车管所自主创新推出四批次25项改革措施,将“放管服”改革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微观切口,打破区域与部门壁垒,依托大数据重构服务流程,推动车管服务从“线下跑”向“线上办”、“分散办”向“集成办”转型。
工作人员正在给群众办理新车上牌业务。图源:重庆警方
机动车改色是群众个性化消费的常见场景,也是检验车管服务温度的“微切口”。2025年3月,重庆车管所全国首创机动车改色变更登记“远程审核”模式,搭建“互联网+车管”线上审核平台。群众只需登录“警快办”App,按提示上传车辆改色后的左前、右后45度照片,审核通过后将原登记证书和行驶证寄至车管所,即可完成登记信息签注和新行驶证制发与邮寄。
新车上牌涉及购车、缴税、投保、金融抵押等多个环节,是群众购车后的“关键小事”,也是检验政务服务集成度的“试金石”。2025年5月经公安部批准,重庆成为全国唯一省级城市试点新车上牌“一件事”改革,为国家“高效办成一件事”提供基层实践。
作为全国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重庆车管所的改革还为汽车产业注入“加速度”。以长安、赛力斯等企业为例,受益于改革助推,长安汽车年销量达268.4万辆(新能源73.5万辆,增长52.8%),赛力斯年销量49.7万辆(新能源42.69万辆,增长182.84%),实现企业销量与品牌效应“双提升”。
重庆车管所连续六届十二年荣获“全国一等车管所”,连续三届排名全国前五、直辖市第一、中西部第一,网上办业务全国前列,源头治理在公安部“减量控大”中排名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