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军营“八大员”:藏在迷彩服里的十八般武艺 “八大员”这仨字,在部队里就像一锅

军营“八大员”:藏在迷彩服里的十八般武艺 “八大员”这仨字,在部队里就像一锅老汤,越品越有味道。 它不是某个兵种的专利,而是基层连队里那些“既普通又关键”的岗位总称。 1、炊事员——“锅碗瓢盆”里的战场艺术家 凌晨4点半的炊事班,灯火比训练场还亮。蒸笼里冒出的白气,混着炒菜的油香,飘满整个营区。 “绝活”现场: ——切土豆丝?老炊事员能闭着眼切出“发丝”粗细,往水里一丢,根根透亮不散架; ——揉面?双手沾满面粉,像揉战友的肩膀一样有力,半小时就能变出几百个馒头; ——炒大锅菜?大铁锹当锅铲,大扫把当炊把,翻菜时火星四溅,一大锅菜照样能香喷喷。 连长说:“一日三餐全指望他,手艺好坏直接关系全连战斗力。油盐酱醋要调配,还要会搞“创新菜”,让战士们吃出家的味道。” 2、驾驶员——“陆地飞行员”的苦与甜 挂着墨镜、稳坐方向盘,驾驶员常被戏称为“陆地飞行员”。但风光背后是修车、倒车、长途拉练的“三班倒”。 “绝活”现场: ——修车?趴车底时,机油能染黑整张脸,出来时像“刚出土的兵马俑”; ——倒车?闭着眼听声音,就能把车倒进比车身宽10厘米的“针眼”车位; ——长途拉练?连续驾驶12小时,腰板挺得比标杆还直,下车时腿抖得像筛糠。 经典语录:“车在人在,车毁人亡——这话虽然狠,但驾驶员的命,真和车绑一块儿!” 3、卫生员——“兵大夫”的双重战场 卫生员是连队战士们的“健康卫士”。头疼脑热、跌打损伤、心情不好全找他,急救技能样样精通,关键时刻能救命。 “绝活”现场: ——包扎?三角巾在手里能变出10种花样,伤口包得比新娘头纱还严实; ——打针?手稳得像狙击手,针头扎进去,战士还没反应过来就结束了; ——心理疏导?失恋战士哭得稀里哗啦,卫生员一句“咱部队的汉子,眼泪得往心里流”,立马破涕为笑。 老兵说:“有次演习,卫生员小李背着伤员跑了3公里,到终点时自己累得吐了,却先给伤员喂水。” 4、通信员——“移动基站”的生死时速 扛电台、拉电话线、传口令……通信员是连队的千里眼顺风耳,战时更是信息生命线。 “绝活”现场: ——记口令?听一遍就能背,比电脑存储还快; ——拉电话线?在荆棘丛里穿梭,线拉好了,手却被划得像“地图”; ——抗干扰?演习时敌方“电磁攻击”,通信员趴在地上调试设备,耳朵贴着电台听信号,像在听“战场心跳”。 通信员就是指挥链条的节点,战时传错命令要掉脑袋,平时也得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灵活应变是通信员的基本功。 你还知道什么“员”?评论区聊聊呗。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