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普京表示:已经准备好,结束对乌克兰的战争,并提出条件     战争打久了,谁都会

普京表示:已经准备好,结束对乌克兰的战争,并提出条件     战争打久了,谁都会累——哪怕是俄罗斯。   2025年8月1日,普京在与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的会晤中明确表态:“俄罗斯愿意结束战争,但前提是乌克兰必须接受我们的条件。”   这句话乍一听像是妥协,但细品之下,却藏着更深的博弈。   美国刚给俄罗斯下了10天停火的最后通牒,普京的回应既不是强硬拒绝,也不是全盘接受,而是一句“可以谈,但条件不变”——这背后,到底是俄罗斯真的想收手,还是另一种战术施压?     普京所说的“条件”,其实早在2024年6月就已经摆上桌面:乌克兰必须承认俄罗斯对顿涅茨克、卢甘斯克、赫尔松和扎波罗热四州的“主权”,放弃加入北约,实现“去军事化”,并解除西方对俄制裁。   这些要求在过去一年里没有丝毫松动,甚至在俄军战场优势扩大的情况下,莫斯科的立场反而更加坚定。     2025年7月底,美国总统特朗普突然对普京发出“10天内停火”的威胁,否则将实施更严厉的二级制裁,甚至可能推动联合国安理会行动。   但普京的回应相当冷淡——他既没有直接拒绝谈判,也没有表现出任何让步的迹象,而是强调“谈判需要时间,不能急于求成”。   这种态度让外界猜测,俄罗斯可能是在拖延时间,等待乌克兰或西方在压力下先妥协。     对乌克兰来说,普京的“和平条件”无异于要求它承认战败。泽连斯基政府多次强调,绝不会在领土问题上让步,包括克里米亚和乌东四州。   但现实是残酷的——乌军在过去几个月里节节败退,俄军已控制顿巴斯大部分地区,并在哈尔科夫方向持续施压。   更糟糕的是,西方的军事援助开始出现疲态,美国国内对无底洞式的援乌越来越不满,欧洲各国也在能源危机和经济衰退的夹击下,对战争的支持度下降。     2025年8月1日,泽连斯基在视频讲话中表示,乌克兰愿意“以最快速度推进和平”,但强调必须举行“最高层级的直接会谈”。   这似乎是对普京表态的回应,但双方的核心矛盾依然无解——乌克兰要的是“恢复1991年边界”,俄罗斯要的是“承认新领土现实”。   这种根本性分歧,让任何谈判都像在走钢丝,稍有不慎就会崩盘。     特朗普的“10天停火通牒”看似强硬,实则暴露了美国的尴尬处境。   一方面,美国不希望战争无限期拖延,影响其全球战略布局;另一方面,又不能表现得像是在出卖乌克兰,否则将严重损害西方信誉。   因此,特朗普政府试图在“施压俄罗斯”和“逼迫乌克兰妥协”之间找平衡,但效果并不理想。     普京显然看穿了这一点。他在8月1日的讲话中略带讽刺地提到:“所有失望都源于过高的期望。”   这句话几乎是在直接回应特朗普——俄罗斯不会因为美国的最后通牒就改变战略目标。   更关键的是,普京还特意提到俄军已列装首批“榛树”高超音速导弹,并计划在白俄罗斯部署。   这无疑是在向西方传递信号:俄罗斯的军事优势仍在扩大,谈判桌上的筹码只会越来越多。     这场战争早已不再是单纯的俄乌冲突,而是俄罗斯与整个西方体系的耐力比拼。   普京的“愿意结束战争”表态,本质上是一种心理战——既安抚国内厌倦战争的民众,又分化西方阵营,同时试探乌克兰的底线。   如果泽连斯基拒绝谈判,俄罗斯可以继续以“基辅阻碍和平”为由扩大军事行动;如果乌克兰同意谈判,莫斯科则可能借机固化既得利益。     而美国的态度同样关键。如果特朗普在8月8日最后期限后真的实施严厉制裁,俄罗斯的经济能否扛住?如果美国最终选择妥协,乌克兰是否会被迫接受不利条件?   这些问题,目前都没有明确答案。但可以确定的是,普京的“和平条件”绝非善意让步,而是另一种形式的战场延续——只不过,这次的武器换成了外交话术和国际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