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人火冒三丈!”7月25日报道,武大图书馆性骚扰事件,法院判决男生无罪,下一秒女主就发帖炫耀自己保研成功,还冷嘲热讽地说男生没有保研资格!她毁了一个男生的一辈子,却还沾沾自喜,人在做天在看,她迟早会为自己的行为付出相应的惩罚! 这件事真是让人气愤,事情要从两年多前说起,当时在武汉大学的图书馆里,女生杨某指控男生肖某对她有不当行为,说他在自己对面有“猥亵举动”。 消息一传出来,网上立刻炸锅,骂声一片,还没等事情调查清楚,大家就一边倒地认定肖某有问题。 在这样的舆论压力下,肖某被迫写了道歉信,承认自己根本没做过的事,学校也没细查,就直接给他处分,还取消了他的保研资格,这件事对他打击非常大,他的名声和前途在一夜之间全毁了。 后面造成的后果更严重,他爷爷因为气得太厉害去世了,肖某自己得了创伤后应激障碍,精神状态很差,甚至绝望到跳楼,差点丢了命,相比之下,杨某的人生完全没受影响,还顺利地保送研究生,一切正常。 一直到今年,肖某的母亲拿出了证据,证明当天肖某只是因为皮肤病发作,裤裆痒得厉害才挠痒痒,根本不存在骚扰。 经过两年的调查,法院一审判决结果明确写着:全程没有身体接触,他的动作也不算性暗示,不构成性骚扰,肖某终于洗清了冤屈。 原本以为事情真相大白,至少能等来一句道歉,没想到杨某不但没有道歉,反而在社交平台高调炫耀自己已经保研成功,现在还在香港读博士,还顺带讽刺肖某,说他早就没资格保研了。 这种行为就像在伤口上撒盐,让人看了心里特别不是滋味,网友说这就是“杀人诛心”,司法已经证明人是无辜的,她却还要用自己的“成功”来刺激他,让人看着非常气愤。 这件事也让人反思:为什么一开始学校和社会的态度是“谁闹谁有理”?在事实还没有查清、法院没有判决之前,就轻易牺牲一个学生的声誉和未来,只为了息事宁人。 这样的处理方式,不仅不公正,还让造谣和诬告几乎不用承担任何责任,从头到尾,杨某的行为显示出一种非常自私的心态。 在她看来,正义不是事实清不清楚,而是谁站在舆论的上风,她的炫耀让人看到一种扭曲的观念:只要自己赢了,别人受的伤害就无所谓。 一句没有经过核实的指控,就足够让一个年轻人从原本正常的人生轨道上被推下去,前途没了,家里也跟着遭殃,如果舆论比事实和调查还管用,那谁都可能变成下一个被冤枉的人,等事情查清楚了,再想挽回已经来不及了。 真正的正义,不光要靠法院的判决,还要靠基本的人性,要能设身处地为别人考虑,如果没有同理心,社会再公平,受伤害的人依然得不到真正的安慰。 信源:四川观察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