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我贪财又好色,当一名妇科男医生,就是为了正大光明的看女人!”当年27岁的医学博

“我贪财又好色,当一名妇科男医生,就是为了正大光明的看女人!”当年27岁的医学博士冯唐说出了这样的一句话,可是三年后他却后悔了,因为妇科医生给他带来的只有痛苦。 1999年,27岁的冯唐在朋友聚会上说的这句话,后来被传得沸沸扬扬。 那时他刚从协和医科大学拿到博士学位,穿着白大褂在妇产科诊室里穿梭,谁也没料到,这句半开玩笑的话,会成为他人生转折的伏笔。 冯唐的路,从一开始就透着不寻常,1971年出生在北京,父亲是印尼华侨,说话轻声细语,母亲是蒙古后裔,做事风风火火。 两种截然不同的性子揉在一个家里,让他从小就学会了在规矩里找自在。 上学时,同学忙着在图书馆抢位置时,他书包里总塞着本诗集,晚上在宿舍被窝里打着手电筒写小说,《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的初稿,就是那时候在病历纸背面写出来的。 1998 年穿上白大褂那天,冯唐大概真觉得自己选对了路。 但协和的妇产科诊室,很快就给了他一记闷棍。头三年,他手里的卵巢癌病例攒了六十多个,其中三十多个名字,最后都划上了黑框。 有个阿姨做完手术,肚子上的刀口还没长好,就拉着他问:“冯大夫,我还能抱孙子不?” 他每次都点头说 “能”,转身却在值班室掉眼泪。 后来他在书里写:“当医生就像在漏船上舀水,你越使劲,越知道什么叫徒劳。” 2002 年秋天,冯唐把白大褂叠得整整齐齐,放在了科室的衣柜最上层。 他没跟同事道别,直接买了去美国的机票。在艾默里大学读 MBA 时,他托福考了满分,同学都以为他是学霸,没人知道他是靠在协和值夜班时背的单词。 进麦肯锡那天,面试官问他妇科医生的经历有什么用,他指着自己做的卵巢癌分期图:“跟分析市场份额一个道理,先看大小,再看扩散范围。” 七年时间,他从底层分析师做到全球董事合伙人,出差的里程能绕地球好几圈。 没人想到,这个在会议室里跟 CEO 们讨价还价的人,会在半夜躲在酒店写诗歌。 华润医疗当 CEO 时,他开董事会总带着个小本子,董事们讨论预算,他就在背面画卵巢解剖图,后来这些图印在了他的诗集《不三》封面上。 《万物生长》拍成电影那天,有记者追问他写情色片段是不是因为当医生的经历,他指了指协和的方向:“见多了生死,就懒得装纯了。” 冯唐身上总带着股拧劲儿,2008 年金融风暴,别人都在抛售房产,他却花 5000 万在后海买了个破四合院,说是闻着桂花香就挪不动腿。 后来才知道那是道光年间的贝子府,光维修费就够买三套公寓。有人说他疯了,他却在院子里种满了玉兰,说花瓣落下来像极了手术台上的止血棉。 母亲打电话骂他乱花钱,他就拎着茴香饺子回家,听她念叨半天,最后说:“您教我的,看人得像看 X 光片,骨头里的东西藏不住。” 就像李开复,早年在微软、谷歌搞技术,后来转身做创投,还写了好几本畅销书,跟冯唐一样,都是把一个领域的底层逻辑,用到了完全不同的地方。 李开复说过“未来的赢家是会跨界的人”,冯唐大概就是这话的活例子。 如今冯唐的书房里,摆着三样东西:协和的头骨模型,麦肯锡的十年服务奖牌,还有一封没开封的茅盾文学奖落选通知。 他说自己现在最爱做的事,就是在四合院里晒晒太阳,给母亲剥橘子。 至于当年那句“贪财好色”的话,他早懒得解释了。就像他在书里写的:“人生哪有那么多正经事,把日子过得有意思,比什么都强。” 那么你们觉得呢?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