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阿塞拜疆公开羞辱普京,俄罗斯当年傲慢决定,到了要偿还的时候了

近期,俄罗斯与阿塞拜疆之间的关系愈加公开化,表面上的和解掩盖不了深层的矛盾。最近,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公开对乌克兰发表了尖锐的言论,他表示“永远不要与占领者达成和平”。他通过回顾阿塞拜疆以武力夺回纳卡地区的历程,暗示乌克兰终将会收复被占领的土地。这一言论,无疑是自五年前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爆发冲突以来,阿塞拜疆首次公开羞辱俄罗斯。尤其令人震惊的是,克里姆林宫在这种情况下居然未做强硬反应,反而表现出一种极为罕见的软化姿态。虽然表示不认同阿塞拜疆的立场,但仍强调“希望修复两国关系”。这一表态让外界感受到,俄罗斯的强权形象在迅速褪色,外交回应的软弱反映了俄罗斯地缘政治影响力的巨大下滑。随着乌克兰战争进入第41个月,莫斯科曾经视为“安全后院”的高加索地区如今也已经陷入一片动荡。

阿塞拜疆与俄罗斯的破裂并不令人意外。回顾五年前的大高加索地区,俄罗斯在应对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因纳卡地区冲突而爆发的战争时,选择了袖手旁观。尽管俄罗斯一直自信于其历史联系和军事存在足以控制局势,但普京政府的这一判断犯了致命的错误。阿塞拜疆在土耳其的支持下迅速展开反攻,借助无人机和情报支持,仅用44天便突破了亚美尼亚的防线,俄罗斯的维和部队姗姗来迟,战局已经定局。尽管俄罗斯最终促成了停火协议,避免了冲突的继续,但这一调解行动却引发了两国的双重不满。阿塞拜疆对俄罗斯在战争中的角色表示愤怒,而亚美尼亚则认为俄罗斯背弃了军事盟约,转而寻求西方的援助。正是在这次危机中,俄罗斯的地区平衡政策彻底破产。亚美尼亚失去了对邻国的制衡能力,土耳其则通过支持阿塞拜疆稳固了自己在高加索的影响力,俄罗斯曾经引以为傲的“势力范围”变得岌岌可危。

阿利耶夫如今敢于公开向俄罗斯发难,背后是对局势的精密计算。俄乌战争的爆发让俄罗斯深陷战略困境,大量军事资源被调动到东欧战场,这使得俄罗斯在高加索的控制力急剧下降。阿塞拜疆趁机采取一系列对俄罗斯的行动。今年6月,阿塞拜疆以“间谍罪”为由突袭了驻巴库的俄罗斯媒体办公室,7月,又宣布将俄罗斯军队击落的阿塞拜疆航班事件诉诸国际法庭。这些行动得到了土耳其的默许,而土耳其也正在加速推进“去俄罗斯化”战略。通过能源走廊的建设和军售,土耳其正在将高加索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

阿利耶夫的“永不屈服”演讲无疑是对俄罗斯软弱点的直接攻击。在演讲前48小时,俄罗斯军队虽然向基辅发射了450枚导弹和无人机,但依旧未能阻止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宣布将在土耳其举行新的和谈。这一鲜明的战场与外交对比,令阿塞拜疆的挑衅显得尤为具有示范效应。俄罗斯军队甚至未能有效压制乌克兰的爱国者导弹阵地,更谈不上威慑远在高加索的阿塞拜疆了。土耳其所提供的TB-2无人机曾在纳卡战场上摧毁了俄罗斯的坦克,现在它又成为了乌克兰对抗俄罗斯的重要武器。安卡拉通过军援将这两个战场紧密联系,令俄罗斯不得不面临东西两线的压力。

面对阿塞拜疆的公然挑衅,克里姆林宫的回应充满了战略虚弱的迹象。所谓“修复关系”的言辞背后,隐藏着俄罗斯当前的三大困境。首先,俄罗斯在高加索地区的影响力几乎为零,亚美尼亚退出集体安全条约并转向西方,而阿塞拜疆与土耳其推进的“赞格祖尔走廊”计划令俄罗斯驻军无法参与到地区的和解进程中。其次,乌克兰战场的持续消耗使得俄罗斯难以顾及其他地区的安全。普京已经无力控制原本稳固的大高加索地区。最后,俄罗斯国内的危机也在不断加剧,车臣的卡德罗夫政权由于财政问题日益疏远,鞑靼斯坦等地区的不稳定因素开始显现。一旦高加索局势失控,北高加索地区或将再现分离主义的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