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澳大利亚一位104岁的科学家,前往瑞士接受安乐死,当药物注射到他的体内后,他却突然开口说话,说出的话更是逗笑在场的所有人...... 古德尔早年学习植物学,后来拿到三个博士学位,涵盖植物、音乐和哲学这些领域。移居澳大利亚后,他成了生态学界的骨干,工作过英国、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多个研究机构。专注于植物系统和生态平衡的研究,他发表了上百篇论文,还编辑了三十本全球生态系统的书籍,这些书到现在还被当成教材用。 退休后也没闲着,到1979年从全职岗位下来,他继续当无薪研究员,在珀斯的一所大学里帮忙。102岁那年,他还在写期刊评论,媒体报道说他像在用生命丈量时间。2016年出了次意外,他在家里滑倒,躺了两天才被发现,这事让他开始认真思考衰老带来的问题。 澳大利亚法律当时只允许绝症患者安乐死,他身体除了行动不便,没其他大毛病,但这已经够让他觉得生活质量低到不行。他加入了一个国际组织,支持个人自主结束生命的权利,成为早期成员,积极参与活动。 经过两年筹备,2018年5月,他带着家人去了瑞士巴塞尔的一家诊所。那里叫生命周期诊所,专门处理这类事。在去之前,他从珀斯机场出发,先在法国停留见了亲戚,然后转到瑞士。 诊所评估花了九十分钟,医生反复确认他的决定。他引用莎士比亚的话,把死亡比作宴会上的早退。评估通过后,他吃了炸鱼薯条和芝士蛋糕,这些是从小吃到大的东西。播放了贝多芬的欢乐颂,他跟着节奏动手指。 药物注入时,他说了一句调侃的话,让大家笑场。两分钟后,他就走了,享年104岁。他的女儿后来在媒体上说,他不是厌世,只是想体面离开。遗愿是不办葬礼,身体回归自然。 这事三年后,推动了澳大利亚部分州安乐死合法化。他的自传里提到,生命意义在于自主,当维持成负担时,停止是尊重。 说起古德尔的选择,得从他的职业生涯说起。他不是那种坐办公室的学者,早年经常野外考察,研究草原和森林生态,在阿尔卑斯山等地待过不少时间。这些经历让他对自然循环有深刻理解,也影响了他对生命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