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中国愿意,菲律宾可以成为中国的一个省!”
2018年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公开表态,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当时很多人觉得他“疯了”,甚至骂他愚蠢,但仔细分析,这番话背后其实有着深层的政治考量。
杜特尔特上台后,提出了“大建特建”计划,想要大规模改善菲律宾的基础设施,但国库空虚,预算缺口高达6%。
他首先想到向美国求助,但美国只愿意提供小额贷款,还附带人权审查条件,这显然让杜特尔特感到不满。
日本虽然承诺投资,但项目周期长,见效慢,远水解不了近渴。
关键时刻,中国伸出了援手,不仅提供了贷款,还迅速启动了许多基建项目,比如比诺多—因特拉穆罗斯大桥、赤口河泵站灌溉项目等,这些项目直接改善了当地民众的生活。
杜特尔特的这番话,其实是在向中国表达合作的诚意,同时也向美国施压,暗示如果美国不改变态度,菲律宾可能会转向中国。
这种“激将法”虽然引起了菲律宾国内的争议,但从实际效果来看,确实为菲律宾争取到了更多的经济支持。
杜特尔特的外交策略可以用“以经济换政治”来概括,他知道菲律宾在国际上话语权不大,只有通过与大国的合作,才能为国家争取更多的发展机会。
虽然这种做法在国内引起了一些争议,但从长远来看,确实为菲律宾带来了不少好处。
如今,杜特尔特已经卸任,但他的外交遗产仍然在影响着菲律宾。
中菲关系虽然经历了一些波折,但双方的合作基础依然存在。
你觉得杜特尔特的这种外交策略是否明智?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