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伤风败俗”?2023年,陕西一女子婆婆去世后,公公始终闷闷不乐,于是她和老公想

“伤风败俗”?2023年,陕西一女子婆婆去世后,公公始终闷闷不乐,于是她和老公想了一个办法,让自己的妈妈和公公黄昏恋成家,双方都有个照应。

小芳的母亲,自从丈夫早逝后守寡半生,一个人含辛茹苦把女儿拉扯大。小芳心疼母亲,不是没想过为她找个老伴,可不是担心再婚后住得远照顾不便,就是没碰上合适的人,事情就这么耽搁下来。

几年后,小芳的婆婆也因病去世,留下公公一人生活。老人整日郁郁寡欢,看着日渐消瘦的公公,小芳心里很不是滋味。为了不让他守着空屋子伤心,她干脆把公公接到自己家同住。

朝夕相处下来,小芳越发体会到独居老人的不易,这让她总想起远在老家的母亲,这么多年,妈妈不也是这么熬过来的吗。

小芳和丈夫都清楚,两位老人都需要陪伴,可给公公找个新伴侣并不容易,他对陌生人总有防备心。就在夫妻俩为此发愁时,小芳脑中闪过一个想法:为何不让自己的母亲和公公走到一起。

这个“亲上加亲”的方案,在小芳心里越盘算越觉得可行。两位老人都是寡居,彼此知根知底,凑在一起既能解闷,也省去了将来可能出现的家庭矛盾,子女们也能更放心。她把母亲接了过来,这个家果然多了许多生气。

公公和亲家母,两个同病相怜的人,有大把的时间聊天、散步,聊过去也聊现在。彼此的苦有人能懂,心里的结也慢慢解开了,久违的笑容重新回到了他们脸上,不知不觉间,竟悄悄生出了超越亲情的依恋。

终于有一天,公公鼓足勇气,半是认真半是试探地问小芳:“能不能让你妈,别走了?”话里的意思再明白不过。小芳把这事告诉了母亲,两位老人起初都有些不好意思,但在小芳的劝说下,他们也意识到,这或许真是个两全其美的选择。

当这个消息传开,亲戚邻里间却像炸了锅。在一些人看来,亲家结为夫妻,简直是“乱了辈分”,甚至有点“不检点”,传出去家族都要蒙羞。一时间,反对和议论的声音沸沸扬扬。

面对这些指责,小芳虽然也有些意外,但她很快冷静下来。她想,公公为人正直,母亲守寡多年,两个善良的老人能互相取暖,总比各自孤单下去要强。与其让他们在孤独里耗着,不如“亲上加亲”来得实在。

想通了这一点,小芳便顶住压力,耐心地去说服家人。在她的努力下,家人们也渐渐理解了这份特殊的缘分。最终,在一个简单的家庭仪式上,小芳亲手为母亲和公公操办了婚礼,正式促成了这段婚姻。

婚后,两位老人的生活过得十分滋润。他们早上牵手去买菜,回来后分工合作,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傍晚时分,还会一起去散步、跳广场舞。看着公公得到悉心照料,自己也能每天见到母亲,小芳感到无比欣慰。

这件事在网上曝光后,支持者认为这是绝佳方案:“如果各找各的,小两口得伺候四个老人,财产怎么分也是大问题。现在亲家看对眼了,所有矛盾都没了,两边都是血亲,何乐而不为?”

但担忧的声音也不少:“这称呼全乱套了!公公成了后爹,母亲变婆婆;爷爷是姥爷,外婆变奶奶;女婿是儿子,闺女是儿媳……让孩子以后怎么叫人?”

一张复杂的称谓关系图,仿佛成了这段婚姻最大的障碍,可是,那些关于“辈分”和“称呼”的烦恼,在两位老人脸上重现的笑容面前,还那么重要吗。

小芳用行动给出了她的答案。她勇敢地打破了世俗的枷锁,为家人争取到了实实在在的幸福。这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孝道,更是对长辈晚年幸福权利的尊重。

正如网友所说,年纪大了,最重要的就是有个伴,能说说话,互相照顾。至于那双鞋合不合脚,终究只有穿鞋的人自己知道。

老人也会孤独的,不要为了所谓的脸面,一辈子在不幸当中度过,一辈子很短,开心最重要,不要为了世俗的眼光,而让所有人不幸。都是单身有何不可,总比找外面的老伴好骗光家产,起码为儿女一条心。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90
用户10xxx90 1
2025-07-21 13:51
很不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