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开始打台湾的“七寸”了!大陆的对台“制裁”,废掉台湾军工能力。商务部发布公告,宣布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决定将8家台湾地区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同时,禁止向这8家台湾地区实体出口两用物项,正在开展的相关出口活动应当立即停止。那么,这8家台湾企业到底什么来头?大陆又为什么对其制裁呢? 大陆这些年对台湾绝对够意思,但凡有什么好处总是第一个想着他们。 早在80年代之前,哪怕两岸没有交流,大陆考虑到台湾土地资源有限,经常通过香港转卖一些中药材等台湾种植不了的产品。 1979年大陆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第二年商业部的优惠政策就跟上了。 据1980年6月规定,大陆如果进口台湾商品,如电视机,风扇,自行车等,只要有台湾当地的产地证明就能免税。 要是台湾想进口大陆的产品,大陆工厂必须供应最上等的货物,有时候还要给台湾客户打八折。 一夜之间台湾产品风靡大陆,凭借着优惠价格和新鲜感,收获不少回头客。 当时大陆与台湾经济之间还有不小的差距,尚且愿意尽心尽力推动台湾发展。 到了2008年,大陆经济突飞猛进,两岸经济形势瞬间逆转。 可大陆从来没有忘了台湾,直接用《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把双方利益绑在一起,让台湾和大陆共享资源。 2018年,随着一带一路发展,大陆经济越来越好,直接大手一挥,出台31条惠台政策,转过来年又推出70条惠台政策,简直把台湾捧在手里。 相比于大陆的热情似火,台当局的反应一直是淡淡的。 蔡英文和赖清德,一个说两岸维持现状,一个说互不隶属。 6月16日,据《中国时报》报道,赖清德当局干脆修改《出口管制名单》,竟然把大陆的华为和中芯国际加了进去。 这一步倒是和特朗普的芯片制裁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台湾显然忽略了一个事实。 中美竞争有来有往,归根结底双方在同一张桌子上。 中国手里拿着稀土,美国想用高新科技封锁,可惜硅谷一头扎进高精尖芯片的死胡同里,中国早就已经抢占成熟芯片的市场。 相比之下台湾手里的牌真的不够,难道就靠台积电吗? 台积电半导体出口强势不假,但连特朗普都敢让魏哲家上缴1000亿美元,台积电真的愿意和当局一条路走到黑吗? 况且台湾成也台积电,败也台积电,岛内有多少半导体制造商等着吃饭? 赖清德不允许半导体制造商出口大陆,其他国家又不愿意接受,到时候苦的还是他们自己。 这就像大陆进口台湾的凤梨一样,难道大陆真的不生产这种水果吗? 去福建,云南走一圈,想吃凤梨都得吃到撑,大陆之所以咬牙要买,本质上是因为如果大陆不买,台湾内销不了的话,就没人会买了。 大陆隐忍付出没有得到对等的回报,赖清德还发表“团结十讲”,大规模举行“汉光军演”。 7月9日大陆商务部只能发布通知,把8家台商企业纳入出口管制名单。 有汉翔航空,中山科学研究院,国际造船,经纬航太,中信造船,仲硕科技,龙德造船,还有一家攻卫股份。 从名字就不难看出,这些大多都是台湾的军工企业,主要生产的都是军民两用物项。 其实早在俄乌战争期间,中国就曾限制居民两用物资出口,但考虑到台湾毕竟是自家人,管得一直没有这么严。 商务部这次是真的明文落到实处,让台湾明白大陆的底线。 大陆一直对和平统一抱有期待,一而再再而三给台湾机会。 尤其最近两年,马英九请两岸青年交流互动日益频繁,为的就是打破信息和文化隔阂,希望大陆的苦心台当局能明白,台湾的青年学生也能明白。 好好与大陆合作对台湾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 新京报:商务部:将8家台湾地区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 凤凰卫视:80年代的这件事 使两岸坚冰逐渐融化 环球时报:台当局将华为、中芯等纳入出口管制名单,国台办:“倚外谋独”的“投名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