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去世那年,母亲才50岁,半年后,我不放心她,偷偷回了一趟娘家看望。 推开院门,只见她一个人孤零零坐在桌边吃中饭,饭桌上,只有一碟腌萝卜,我的心里顿时泛出一阵酸楚。 看到我来,母亲立刻放下碗筷,站起身惊喜嚷嚷: 老大啊,你咋有空来家了?这不年不节的,路又那么远,是不是回来有什么事啊? 看母亲如此激动,我就知道,她日子过得很落寞,她还没有从父亲的去世中走出。 父亲在世时,虽然两人经常吵吵闹闹,可小院里充满了勃勃生机。 父亲爱打个小麻将,也爱喝个小酒,只要他有空,要么邀一两个朋友来家喝几杯,要么喊来左邻右舍搓几局。 经常,母亲一边喋喋不休责怪父亲带人来家折腾她,一边又不厌其烦端茶倒水伺候着登门的客人。 每逢下雨天,地里不能干农活,吃过中饭,父亲就习惯性站在门口大声吆喝: 哪几个有空啊?快来我家赌上几局过过瘾啊? 那时候的农村,邻里之间,人情味很浓,有事无事,喊一声就到。 父亲这一喊,不超过十分钟,麻将局就能组成。 不会打麻将的老母亲,常常充当服务生,一会儿帮着倒茶,一会儿帮着去小店买一包香烟,忙的不亦乐乎。 往往,等到麻将散场,众人回家,桌子底下是一地的烟头与浓痰。 母亲一边收拾一边会生气骂父亲: 你这老家伙,以后要打麻将死去别人家打,别把人喊到家里恶心我,你看看你看看,这脏得还像个家吗?我真是受够了。 这时候,父亲会笑呵呵道: 这满天大雨的,我还不是怕你一个人在家寂寞嘛,大家这样说说笑笑,多热闹啊。 诸如此类的场景,时常会发生,我们做子女的见怪不怪,知道他们拌嘴只是玩儿,一转身就能和好。 当时我弟弟已经结婚,他们一家三口住在镇上,很少回来。 我远嫁在外,回来的次数更少。 因此老家的院子里,一年到头也只有父母住着。 所以,当我父亲走了后,小院突然就冷清了下来,可想而知,热闹惯了的母亲,怎么能承受得了? 这也是我偷偷回娘家的原因,我放心不下老母亲。 我想劝说她跟我走,或者让她去弟弟家里住,可是,当我说明来意,却遭到了母亲的拒绝,她说: 我哪里也不去,我就喜欢住在自己的家里,虽然你父亲不在了,还有老邻居陪我聊聊天呢。 如果我去了你家,时间长了,保不准你公婆会有意见。 如果我去了你弟弟家,婆媳向来是天敌,日子一长,你弟媳撵我走,我的老脸往哪里搁? 老大啊,你把你自己的家庭管好,别心里净想着我,这一来一去多耽搁功夫,我岁数还不大,身体也还行,照顾自己没问题的。 可是,望着母亲逐渐增多的白发,以及她那双落寞的眼,我怎么能忍心不管呢? 我打算实行我的第三套方案。 晚上睡觉时,我试探着问母亲: 妈,要不,等过段时间,我请人替你说个老伴儿怎么样? 谁知我话音刚落,母亲噌地从被窝里窜出,指着我鼻子生气道: 老大啊,你还是我的亲闺女吗?你咋能说出这种话?你爸在地下听到了,准能爬出来揍你一顿。 以后这种话你少说,我已经打定主意了,这辈子我就嫁你爸一人,绝不会走第二家。 虽然我和你爸吵吵闹闹一辈子,可他是真心对我好。 以前家里那么穷,他都会省下钱替我买的确良花衬衫。 你知道不?我是整个村子里第一个穿上那洋玩意的女人,当时的我,别提多自豪了。 我一辈子没受过你奶奶欺负,并不是你奶奶人好,而是你爸一直护着我,她不敢……。 说到激动处,母亲干脆下床,来到一口大木箱跟前,用手掏啊掏,套出了一件洗得发白的碎花衬衫,放到了我的面前,哽咽说: 老大,你看,这就是你父亲当初买给我的衣服,我一直舍不得扔掉。 平时我想你爸的时候,就会拿出来看一眼,就会回想起我们曾经的美好过往。 老大啊,以后你不准再说那些话了,我听了会伤心,你爸听了也会伤心。 我被母亲的情绪感染,瞬间红了眼眶,轻轻抱住了她那瘦削的双肩。 母亲说到做到,后来有好几个媒人登门,都被她严词拒绝。 再后来,眼高手低的弟弟做电梯工程失败,欠了一屁股债,母亲爱子心切,去了县城做保姆。 她整整做了20年的保姆,所得收入全部给了弟弟。 我对不成器的弟弟是有意见的,但是想到母亲能借助忙碌走出失去父亲的悲痛,心里又略感安慰。 今天,我在抖音上转着买衣服,突然就看到了一件花衬衫。 那款式,那花式,跟父亲曾经买给母亲的那件简直是一模一样。 这让我不禁想起我母亲,想起来我父母的平凡爱情。 祝愿我在天堂里的父亲和母亲,以后再也不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