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外蒙追“虚史”,无奈的“精神支柱”! 这一幕确实让人感到好笑,稍微懂点历史的人

外蒙追“虚史”,无奈的“精神支柱”! 这一幕确实让人感到好笑,稍微懂点历史的人都会被这类“虚史〞感到离谱且荒唐。 近期,外蒙政界高调参拜成吉思汗,庆祝所谓“外蒙古建国2234周年”以及“蒙古帝国建立819周年”活动。据说,外蒙经常搞这样的活动,看上去庄重肃穆,但在业内人士看来显得特别荒诞滑稽,是一场自导自演、脱离历史正轨的闹剧。 外蒙根据中国历史记载,将历史追溯至西汉时期的白登之围,试图把这一事件作为自身历史的源头,确实让人感到有些不可理喻,历史是真实的过往,岂能篡改。然而,他们似乎忽略了历史的基本逻辑,这正是可笑之处。 白登之围发生时,对峙双方是汉朝与匈奴。匈奴作为当时活跃于北方的游牧势力,并不是今日外蒙的专属前身。在古代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势力更迭频繁,匈奴、柔然、突厥等民族相继崛起又衰落,这些民族各有其独特的发展脉络和历史轨迹,并非外蒙可以一概而论地纳入自己的历史版图。外蒙此举,不过是为了拼凑出一段所谓“悠久”的历史,以支撑其虚无的民族自豪感罢了。 再者,外蒙将成吉思汗视为其独有的历史符号,不断祭奠以彰显自身的历史辉煌。成吉思汗所建立的大蒙古国,是一个庞大而多元的政治实体,其疆域横跨欧亚大陆,涵盖了众多不同的民族和文化。大蒙古国并非仅仅是外蒙地区的历史,它是整个蒙古民族乃至亚洲、欧洲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外蒙单方面将成吉思汗据为己有,如同将一颗璀璨的公共明珠强行纳入自己的私人收藏盒,这种狭隘的历史观不仅歪曲了历史事实,也反映出其对历史文化的浅薄认知。 与外蒙混乱的历史认知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历史虽然历经多个朝代更迭,但主体民族始终保持着连续性和稳定性。中华民族以炎黄子孙自居,祭奠黄帝和炎帝,是对共同祖先的尊崇,是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认同和传承。黄帝和炎帝代表着中华民族的起源和文明的曙光,他们所开创的农耕文明、礼仪文化等,奠定了中华民族的根基。这种对历史的认知和传承,是建立在客观、全面的历史研究基础之上的,与外蒙的盲目攀附形成了天壤之别。 外蒙试图通过拼凑和歪曲历史来塑造自身形象,这种做法不仅无法赢得真正的尊重,反而暴露了其内心的不自信和历史知识的匮乏。历史是一面镜子,应该以客观、理性的态度去对待,而不是为了满足一时的政治或民族情绪,随意篡改和编造。外蒙的“虚为历史剧本”,注定只能成为历史长河中的一个滑稽注脚,被真正尊重历史、珍视文化的人们所嘲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