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提壶揭盖——“金玉君子”宣肺气以通二便紫菀是止咳常用中药之一。它辛而不燥,润而不

提壶揭盖——“金玉君子”宣肺气以通二便

紫菀是止咳常用中药之一。它辛而不燥,润而不滞,降而不损,所以李中梓称它是“金玉君子”。

紫菀还有通大小便作用。据《千金方》记载,“治妇人卒不得小便,紫菀末,井华水服三指撮。”《本草通玄》记载“小便不通及溺血者服一两立效”。《药品化义》更明确地指出:“因其体润,善能滋肾,盖肾主二便,以此润大便燥结,利小便短赤,开发阴阳,宜通壅滞,大有神功。”

医史也有记述,史载之未成名时,曾用紫菀一味治愈宋朝权臣蔡京的便秘宿疾,因此声名鹊起。我们治疗大小便不通,也喜用紫菀,取其宣肺气以通便,寓“提壶揭盖”之义。

由此看来,紫菀治便秘原属下病治上,腑病治脏之法。近读《临证指南医案》得知叶天士也精通开肺气、通大肠之法。所用之药,除紫菀外尚有杏仁、瓜蒌皮、枇杷叶等。后人华玉堂对叶案评曰,“盖肠痹之便闭,较之燥屎坚结,欲便不通者稍缓,故先生但开降上焦肺气,上窍开泄;下窍自通矣,若燥屎坚闭,则有三承气、润肠丸、通幽汤及温脾汤之类主之。”可知开上通下之法并非通治便秘之法,只宜于气机不通所致者。叶氏又云:“丹溪每治在肺,肺气化则便自通”,可见此法由来已久。

宣肺通便之法,古今皆用之,其理亦明。然而宣肺止泻之法,则鲜为人知,且颇不易理解。余师治疗慢性结肠炎久泻不愈时,除重用山楂消食化积、车前利水止泻、赤石脂收敛固涩外,每加前胡一味。问其理,但云肺与大肠相表里之故也。考前胡善宣肺降气,而肺主一身之气,肺气得宣则肠中之气顺,里急得缓,便意得除,泻利自止。

又读邵念方所著《脏腑证治与用药》知邵氏善用麻黄配葛根、山楂治急性水泻,以麻黄配诃子、五味、肉桂、黄连治慢性腹泻,每获良效,邵氏亦用肺与大肠相表里释其机理,认为“麻黄能开肺利水”,“开提肺气则托举大肠,利小便则实大便。”麻黄既能宣通肺气,进而调大肠气机。又能急开支河,分利肠中水湿,故用治泄泻,法当有效。

1979年暮春,一老妇以便秘(已一周)求治。细询后,知她宿有咳喘、痰多旧疾此次因感冒而复发。考虑患者素体虚衰且年越七十,精气早亏,不任攻下。况病由感冒而起,邪束于肺,肃降无权,故见上症。治之之法,当宣肃肺气,开上焦以泄下焦。

处方:紫菀15克,枇叶、前胡、杏仁、桑皮、香豉、郁金各10克,甘草3克,服一剂,次日大便通畅。

临床体会,外感肺失通调而致便秘者或老人、气血衰弱不宜攻下患者,用紫菀、杏仁、枇杷叶为主,常可达到通便而不伤正的理想效果。

今春诊姓唐老妇,小便不利(尿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