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俄罗斯打了三年还要继续打下去?原因主要有三点。 打仗烧钱是常识,但俄罗斯愣是把战争打成了“生意”。2022年被制裁后,俄能源出口转向亚洲,原油出口量愣是和战前持平。2023年GDP逆势增长3.6%,军工订单像催化剂,带动制造业暴增7.5%。 更绝的是,俄政府直接把国家福利基金砸向军工复合体,2025年国防预算飙到13.5万亿卢布,相当于每天往战场上扔370亿人民币。这种战时经济虽然让俄罗斯暂时回血,但副作用也明显。 俄罗斯通胀率直奔12%,卢布汇率跌破110比1,央行不得不把利率提到21%,企业债务像吹气球一样膨胀了116%。说白了,这就像用兴奋剂冲刺,短期七八年是能撑住的,但长期超过十年就肯定要崩盘。 而除了战时经济之外,俄罗斯的家底也很厚。俄总理米舒斯京2025年公布的“家底报告”显示,俄罗斯已探明石油储量超310亿吨,够自己用65年;天然气储量63.4万亿立方米,够再采100年;煤炭2727亿吨,够烧500年。 更狠的是,俄还攥着70.5万吨铀矿,全球第四大稀土储备,以及海量锂、镍等战略矿产。这些资源不仅能自给自足,还能当武器。 2023年中俄贸易额突破2400亿美元,中国成了俄能源和军工产品的最大买家。有了这些硬通货,俄罗斯就算被西方孤立,也能关起门来搞“资源循环”。 最后便是战略目标,普京2022年出兵时就明牌:绝不能让乌克兰加入北约。这不是霸道,而是生存逻辑。 当年苏联解体后,北约东扩把防线推到了俄罗斯家门口,波罗的海三国离圣彼得堡只剩几百公里,乌克兰再倒向西方,莫斯科就真成了前线。所以俄军打到现在,就算战场胶着,也死活不松口顿巴斯、赫尔松这些战略要地。 不过最近局势有点微妙:俄乌2025年重启谈判,虽然停火条件谈崩了,但双方开始大规模交换战俘,甚至最近都在探讨战后情况了。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都公开说,乌克兰最后可能得妥协。 毕竟现在仗打了三年有余了,乌克兰经济崩盘的比俄罗斯更厉害,西方的军援也开始扯皮,而俄罗斯靠着资源和战时经济还能硬扛。 相比起乌克兰及其背后的北约而言,俄罗斯自然不怕仗继续打下去,毕竟北约的对手并不是只有俄罗斯,这场仗或许在未来一两年内就要结束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