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瑞安林老师的事一出,校长严令:老师坚决不能打学生、罚学生,水枪、玩具、管制刀具,坚决不允许进校园。 浙江瑞安林老师的事,好多老师看了都心里发慌。 林老师班上有学生在课堂上拿水枪喷他脸,换谁不生气? 他一时火大,把学生拎到三楼窗口吓唬了几句,结果被家长报警,后来还被刑拘了。 这事看着极端,其实反映出现在当老师的三个大难题,个个都扎心。 一、管学生像走钢丝,轻了不管用,重了就犯错。 现在的孩子可不像以前那么好管了。 课堂上捣乱、跟老师顶嘴是常事,但老师要是管狠了,家长马上跳出来说体罚,“伤害孩子心理”,轻则投诉,重则闹到教育局甚至上网曝光。 就像林老师,本意是想管管调皮学生,结果因为动手拎了孩子,直接从“负责任”变成“违法违纪”。 老师现在连批评学生都得琢磨半天,声音大点算辱骂吗?让学生站一会儿算不算体罚? 管吧,怕犯错,不管吧,课堂乱成一锅粥,最后家长又怪老师没能力。 好多老师开玩笑说,现在上课得戴个记录仪,说话都得字斟句酌,生怕哪句说错了被断章取义。 二、每天忙的不是教书,而是填表、打卡、应付检查。 现在当老师,真正花在备课、改作业上的时间越来越少,反倒是各种杂事儿一堆。 今天统计学生视力,明天上报家长职业,后天整理“防溺水”资料,一弄就是几小时。 要求家长下载APP学安全知识,老师得一个个催进度,比上课还累。 学生闹点小矛盾,家长直接发朋友圈曝光,老师得赶紧赔礼道歉、写情况说明…… 有个老师跟说:“我上周光是填各种表就用了10个小时,晚上回家累得饭都不想吃,哪还有精力琢磨怎么教好学生?”更难受的是,这些杂事干得再好,学生成绩上不去还是要挨批,简直两头不落好。 三、家长和老师互相防着,最后吃亏的还是孩子。 现在好多家长跟老师的关系,不像以前那样互相信任了。 孩子在学校有点小事,家长第一反应不是问清楚,而是拍照录音、找校长投诉,甚至报警。 比如林老师事件里,家长直接报警处理,闹得老师受到很重的处理,可那个调皮的学生呢?因为被吓到转学了,最后谁受益了? 这种互相防备的结果就是: 老师不敢管,怕惹麻烦,干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班里调皮学生越来越放肆; 该管的不管,该批评的不批评,最后成绩下滑的还是普通学生; 现在年轻老师辞职的越来越多,为啥?挣得不多还天天担惊受怕,谁愿意干? 当老师现在太难了。 教育是个良心活,要是老师整天提心吊胆、家长整天疑神疑鬼,最后耽误的是咱们自己的孩子。 多点理解,少点对立,或许当老师的能轻松点,咱们的孩子也能学得更好。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