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想用放弃保护台湾,来跟中国做稀土交换,说实话有点天真,台湾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什么时候收复台湾,以何种方式收复台湾,这是中国的内政,国际社会无权干涉,更不可能拿来跟你美国做任何交易! 如今中美之间的较量,已经不是单纯的贸易战那么简单了,而是彻底升级成了科技和战略资源的较量。 说白了,这就像两个高手在棋盘上你来我往,一招一式都透着算计。最关键的两样棋子,就是“稀土”和“芯片”。 先说稀土,稀土看上去名字普通,可实际上在军工领域举足轻重。像美国制造的F-35隐形战机,单单一架就要用掉417公斤稀土,这东西在导弹、雷达、电子战和卫星通信设备里无处不在,算得上是现代武器的心脏材料。 问题是,全球90%以上的重稀土都在中国手里,这就给了中国一个大大的底气。 你想制裁、你想断货?难。五角大楼急着想在美国本土重启芒廷帕斯矿,但一算账发现把矿石运到中国去加工,居然便宜六倍!气得美国国防部长拍桌子都没用。 中国也没放过这手牌,开始玩“涨价牌”。 去年,中国把镝铁合金的出口价涨到每吨30万美元,直接逼着美国军工大佬改设计,F-35的稀土用量因此减少了15%。这让美国方面又急又气,只能重新找办法“减稀土依赖”,但谁也清楚,这事儿没那么容易。 但说到科技战,芯片才是另外一个硬核战场。美国这边对中国实行全面封锁,重点是禁止出口高端光刻机,限制使用关键的EDA设计软件,还断供刻蚀机、晶圆运输托盘这些“芯片制造的脉络”。 面对这些封锁,中国的科技公司硬是顶了上来。上海微电子宣布成功量产28纳米光刻机,江苏的中能硅料也突破了电子级多晶硅,这些关键原材料和设备一环扣一环,终于慢慢把“断供”堵得越来越小。 至于,特朗普当年还想拿台湾去和中国换稀土,听起来挺玄乎,实际上完全是异想天开。台湾是中国的核心利益,根本不是能拿出来讨价还价的“筹码”。这事儿纯属内政,国际社会别想插手。 两国在这场科技战中的对策也很鲜明。中国搞起了“新型举国体制”,集中力量在核心技术上突破。 美国则靠520亿美元巨资,推动《芯片与科学法案》,想把芯片产业重新拉回本土。这场投入,堪比一场没有硝烟的军备竞赛。 从某种程度上看,这场科技战正把全球科技圈分裂成两个阵营。中国供应链和美国供应链两条路子越走越远。长江存储的固态硬盘在欧洲卖得火热,而美光则被中国市场“封杀”,转头向白宫申请补贴。 这样的分裂其实也反映出全球科技合作的退步。过去几年,大家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帮互助,现在变成了“自扫门前雪”,技术封锁和贸易限制成了常态。 未来呢?这场博弈绝对不会一朝一夕见分晓。说不定哪天美国真能在科罗拉多挖出新的稀土矿,或者中国研发出1纳米芯片技术,游戏规则就得重新写。 目前看,两边都还在憋着劲。中国把科技树一点点点亮,全面推动高新技术发展;美国则用各种法案、资金和外交手段,想办法限制中国崛起。 这场中美的“科技冷战”,就像两个武林高手站在紫禁城的顶峰,一个打太极拳,借力打力,另一个使出六脉神剑,招招直指命门。谁能先“眨眼”,谁就可能输掉这场长期拉锯。 打个比方,等到哪天拜登的助听器用上了麒麟芯片,莫迪的牛车配上了中国的稀土电机,那才算是真正打破僵局。现在的中美关系,就是这样你来我往,步步惊心。 稀土和芯片这两块“兵器”,已经成为中美竞争的核心。中国依靠稀土资源卡住了美国军工的咽喉,美国则用芯片技术封锁中国的科技发展。双方都在努力突破对方的“围堵”,一场没有硝烟的科技大战正在悄然上演。 这场“围棋局”不是一盘快棋,需要耐心、智慧和策略。输赢未定,但可以确定的是,这场科技较量的结果,将深刻影响未来全球的力量格局。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