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看《知否》时有人纳闷:华兰是大姐,长柏为啥不叫姐姐却直接喊"华兰"?这得从古代家

看《知否》时有人纳闷:华兰是大姐,长柏为啥不叫姐姐却直接喊"华兰"?这得从古代家族称谓习惯和人物年龄差说起。 剧中华兰订婚时刚过及笄(十四五岁),长柏还是散着头发的少年,尚未行及笄礼(男子一般二十岁),推测不过十二三岁。古代贵族家庭中,兄弟姐妹间的称谓既讲究长幼有序,也受实际年龄差影响。像顾廷烨质问时提及"大姐姐的聘雁",可见嫡长女称"大姐姐"是礼仪规范,但亲兄弟间若年龄相近,直呼名字更显自然——尤其长柏作为次子,与华兰差着两三岁,孩童时期或许叫过"姐姐",稍长后随家人日常称呼用本名,反而是世家大族里不带生分的体现。 说到古代早婚早育,总有人用现代眼光大惊小怪。其实富裕家庭公子哥儿发育早:吃得好、通房丫鬟又经挑选(年纪稍长、生育能力强),十四五岁当爹虽非普遍,却也不罕见。像康熙前几个孩子都夭折于17岁前,普通人家更是成活率低,但贵族确有特例——顾廷烨女儿蓉姐儿在明兰出嫁时已七八岁,按明兰十六七岁出嫁推算,顾二不过二十三四岁,足见其生子之早。再看现实,祖辈中十七八岁生娃的比比皆是,我奶奶17岁出嫁18岁生我爸,外婆也差不多,只是十四岁以下生育仍属少数。 所以长柏喊"华兰",本质是同龄 sibling 间的日常称谓,既符合古代礼法中"亲人间可随俗称呼"的弹性,也暗合这对姐弟相差不大的年龄设定。至于早婚早育现象,放在封建贵族的生存逻辑里,不过是特权阶层在生育资源上的"特殊表现"——既有通房制度的催化,也有家族传承的压力,与现代婚恋观本就不可同日而语。 #华兰# #知否#

评论列表

用户18xxx15
用户18xxx15 4
2025-05-09 00:16
小编怕不是中国人吧,中国古代最重规矩,长幼有序,既使姐姐只大上一岁也不可能直呼其名。还有男子二十及冠,还散着头发就是十二、三岁了,这是哪门子说法❓难道不能是十七、八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