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时间2023年2月25日晚,拥有超越半个世纪投资成功记录的老人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官网发表了每年一度的致股东公开信。巴菲特将过去几年的投资业绩归功于持续的留存收益、复利、避免重大错误以及重中之重——搭上了“美国经济增长顺风车(American tailwind)”,并表示美国没有伯克希尔-哈撒韦可以发展得很好,反之则不然。从1964至2022年,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整体收益高达3787464%,是标普500的153倍,每股市值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9.8%,明显超过标普500指数的9.9%。

巴菲特在信中再次分享了他的价值投资成功学,即伯克希尔的业绩主要来自少数“非常好的”决策,“股票有效市场只存在于教科书中”。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是指,在任何特定的时间里,股票价格已经充分反映了关于特定股票或市场的所有可用信息,任何依靠信息进行的投资都不能产生超额收益。
根据这一理论,在法律健全、功能良好、透明度高、竞争充分的有效股票市场,没有投资者在预测股票价格的收益方面有优势,因为没有人能够获得其他人尚未获得的信息来获得更高的收益,技术分析和基本面分析都无法取得超额收益。但在现实世界中,信息是有壁垒的,即使没有信息壁垒,信息的传递也需要时间,市场并非总是有效的。巴菲特通过价值投资长期获得超过市场平均水平的收益,就是他为反对有效市场假说提供的最好证明。
巴菲特在信中强调投资“查理和我选择的不是股票,是公司”。“持有公开交易的股票是基于我们对其长期经营业绩的预期,并不是短期买卖的工具”。从巴菲特最新的重仓股来看,近半数的持股周期都超过了10年,其中苹果是伯克希尔公司的首要持股,占公司投资组合的40%左右。
从建仓到2022年底,将苹果替代可口可乐的第一重仓股做法让巴菲特饱受质疑。但巴菲特又一次证明自己,在他看来,苹果的产品是世界上最有价值的产品,数以万计的人需要靠苹果产品维持他们的生活,当苹果公司销售新的产品与服务时,也就是在增加它的价值。巴菲特的投资逻辑就是通过企业现有资产的经营来赚取较高的回报。巴菲特的信中想要向投资者传达的信息就是,要耐得住寂寞,长期持有。

巴菲特在信中还着力为股票回购的做法进行了辩护,言辞激烈地表示“如果有人告诉你,所有的回购行为都对股东或国家不利,或者对CEO特别有利,此人要么是经济文盲,要么是一个巧舌如簧的煽动家”。伯克希尔-哈撒韦在2022年用80亿美元回购自己的股票,在2021年则花费了270亿美元进行了回购,原因是巴菲特认为外部机会很少。但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巨额回购引发了政界人士的批评,他们认为美国企业应该把现金用在其他方面,比如提供员工福利和资本支出,以促进长期增长。
巴菲特认为“回购会使那些离开公司的股东和留下的股东都受益,伯克希尔持有的公司股票都有很好的经济效益,且用一部分的留存收益来回购股票,交易的价格将高于账面价值,但低于对内在价值的估计。”股票回购背后的理论是,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回购增加了对一个公司的股票需求,基于供求关系,价格往往会上涨,可以取代股息作为向投资者返还现金的方式;另一方面,回购减少了股票数量,可以增加剩余股票的每股收益(EPS),并巩固大股东的控制权。
虽然巴菲特为伯克希尔的回购进行了辩护,但普通上市公司实施股票回购确实有可能遭受质疑。原因包括,前面提到的巴菲特所遭受的批评,即回购可能影响到继续扩大经营规模甚至威胁到公司的正常经营;股票回购也可能虚假地提高每股收益,在向股东提供利益的幌子下夸大特定的财务比率,这有可能造成股价的大幅波动而影响到中小股东投资者的利益。
2022年,我国有1157家上市公司实施了回购,创下历史新高。从这些上市公司回购目的来看,大体分为员工持股计划、盈利补偿、市值管理、实施股权激励等四类。投资者在判断回购行为对公司投资价值的影响时,需要结合回购的目的综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