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理大家都明白,可就是没办法甩掉焦虑。
中年人要是焦虑起来,就像慢性毒药一样,虽说不会要人命,但会在你没注意的时候慢慢消耗你的活力。
要是你觉得焦虑、抑郁,或者脑子里老是有事情转来转去,那可以试试自己给自己做心理疏导,这样能让这些不好的感觉减轻点。
我是个有十几年经验的心理咨询师,送你三句话。觉得难受的时候,就问问自己,等大脑给出答案的时候,你就能不再瞎想了。
第一句:我愿意放开这个感受吗?
我明白你可能会说:“焦虑感受实在太真切了,哪能说放下就放下?”
此刻想想你正焦虑的事情,想象当时的场景,想想让你感到不舒服的那种感受,这种感受憋在你身体的哪个部位?
倘若愿意,就从那个部位放松,让这感受从身体里出去,如果心里觉得不行,也别勉强,那就接纳。这个问题的作用在于帮你在封闭的内心打开一扇窗,提醒你对于正在焦虑的事情,是否存在另一种看待的角度?
人之所以迷惑,是由于身处局中,之所以领悟,正是因为置身局外。即便抗拒也无妨,就允许它的存在,对它展露微笑,等待下次再说。
心理学存在一个残酷的真相:焦虑不会置你于死地,但抗拒焦虑却会。就如同溺水之人越是挣扎扑腾就沉得越快,你越是抗拒焦虑,焦虑就越是张狂。

第二个问题:我愿意让纠结的事情离开吗?
有时人陷入焦虑并非无法自拔,而是自身不愿摆脱!紧抓住不放是由于事情未遂你的心意,你想要掌控人和事,然而人非圣贤,事难圆满。
尤其是人到中年,诸多事情更是难以称心如意,纠缠下去毫无意义,糊涂一些,多善待自己。再者,由于缺乏安全感,对于不确定、不稳定的事情总是紧抓不放,只为缓解内心的不安。
安全感这一事物,如果原生家庭未曾赋予你,那便需要在今后漫长的岁月中弥补回来。放手吧,让事情依照其原本的模样发展,你可有这样的勇气?
此刻摸着心口问问自己:你紧抓不放的究竟是事情本身,还是那个“必须完美”的自我?但你是否曾思量过——或许并非命运不愿放过你,而是你死死揪住命运不肯松手?

第三个问题:我什么时候放下它?
如果你打算放手,那当下!此时此刻,让困扰你的一切过往烟消云散吧,放开你就自由了,没有走不通的路,只有想不通的人。越在意的越折磨你,活给别人看,或者看别人活都挺没意思的,好好为你自己活吧。
心理学有个“认知解离”技术:把“我焦虑”改成“我注意到我在焦虑”——瞬间,你就从情绪的囚徒变成了观察者。 就像站在暴雨中撑开一把伞,雨还在下,但你已经有了不被淋透的主动权。
英国诗人艾略特在《荒原》里写道:"我们所有探索的终点,终将回到起点,并第一次真正认识这个地方。"此时此刻,你的焦虑茧房正在裂开细缝。
如果这篇文字触动了你,请点个赞吧。
我是心理咨询师吴小美,在我的专栏里,我将用21天的时间,带你走出焦虑,我不讲述枯燥的理论概念,只是说一些碎片化的,应对焦虑的专业方法,每天花上几分钟,认知改变用对方法,自我探索自我疗愈,最终你会变成一个柔软放松舒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