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常常因一件心事在脑海里反复打转,怎么都赶不走。
越想心里越烦躁不安,整个人深陷忧虑与焦虑中难以自拔。
同时,身体也开始 “抗议”,这儿疼那儿酸,去医院全面检查并无器质性病变,内心的痛苦却实实在在存在,如影随形,很难驱散,这是陷入精神内耗的典型表现。
翻来覆去想一件事
如同祥林嫂遭遇失去孩子的沉重打击后,
掉进黑暗的思维旋涡,沉浸在痛苦中无法自拔,
重复诉说不幸,旁人听了叹息,她被无形力量控制,
挣脱不出思维牢笼,这是 “反刍思维” 在发力。大脑在这种情况下像失去控制的汽车,
时而猛踩刹车想让思绪停下,
时而狠踩油门让想法疯长,矛盾拉扯中,
心理冲突与内耗日益严重,人被折腾得疲惫不堪,
仿佛背着无形大山,每走一步都吃力。
尼采说:“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成为恶龙;凝视深渊过久,深渊将回以凝视。”
陷入反刍思维,在负面情绪里久久徘徊,等同于与 “恶龙” 纠缠不清,
久而久之,很可能被负面情绪淹没,难以找回轻松自在的自己。
如何打破这可怕循环,分享三个实用小妙招。
第一招 —— 及时喊停
曾遇到一位来访者,工作中出现小失误,本不是大事,却陷入深深焦虑,整天想领导是否会批评、是否影响职业发展,越想越怕,越怕想得越多,快被想法 “淹没”。建议他尝试 “喊停” 方法,刚开始觉得难为情,大声对自己喊 “停” 感觉怪,在鼓励下多试几次,效果明显。
每次喊出 “停” 字,一股神奇力量能截断杂乱无章、肆意蔓延的思绪,慢慢从胡思乱想泥沼中走出。当察觉到陷入毫无意义的胡思乱想时,不要犹豫,果断大声对自己说 “停”,让自己清楚听到指令。
“停” 字如同神奇开关,又强大 “魔力”,可强行打断循环往复的思维节奏。脑子不听话就接着喊,直到原本连贯的自洽逻辑出现松动,杂乱念头自然渐渐消散。
第二招 —— 专注当下
生活中常见这样场景:很多人坐在餐桌前,面对美味佳肴却吃得索然无味。因为吃饭时心思没在饭菜上,要么想工作烦心事,要么琢磨外面复杂人际关系,完全忽略饭菜美好滋味。
正如曾国藩讲:“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 下班回家,不管外面世界多纷繁复杂,工作多棘手,都比不上家人端上的热饭、热菜重要。
要用心感受生活点滴美好,珍惜当下瞬间,别让过去烦恼和未来担忧像阴霾遮住此刻生活阳光,偷走幸福时光。
第三招 ——转念
就是转变思考模式,焦虑的人常处在远思维的模式,关注的都是没发生的事,任何事情都提前发愁。抑郁的人总是琢磨发生过的事,总纠缠懊恼出不来。能掌控自己的人呢?关注眼前的事——当下的事,心理作家张德芬说:当你接纳了当下,不徒然浪费力气去抗争的时候,事情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转机出现,你才发现原来的挣扎,真的是白费力气。
人生短暂,不能让反刍思维消耗精力和快乐。要学着做心境豁达、洒脱随性的人,如弘一法师描绘的 “华枝春满,天心月圆”,放下过去放不下的事,放宽心态,专注眼前生活,这样才能活得轻松自在,让内心保持宁静与祥和。
我是心理咨询师吴小美,在我的专栏里,我将用21天的时间,带你走出焦虑,我不讲述枯燥的理论概念,只是说一些碎片化的,应对焦虑的专业方法,每天花上几分钟,认知改变用对方法,自我探索自我疗愈,最终你会变成一个柔软放松舒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