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善恶的进化,不怕火的纵火鹰,烧毁家园只管自己吃饱
会玩气泡追踪术的"水耗子",全世界独此一家,它和老鼠也早已经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生物,作为地球上最古老的哺乳动物之一,在生物学分类上更接近刺猬而非鼠类。
在一片水草处,竟然散落着数以万计的螺壳,奇怪的是很多螺壳都很完整,螺肉早已经消失不见,是谁能如此精准直取螺肉?
10万颗卵可能仅存10条活到成年,太平洋巨型母章鱼依然甘愿用生命孵化
2019年的蝗灾正是沙漠蝗虫造成的史诗级灾难片:遮天蔽日的蝗虫在印度洋季风助推下,以每天吞噬量够养活数万人的超级饭桶军团横扫三大洲。这支饥饿军团甚至突破海拔5000米的生命禁区,在珠峰北坡留下令登山者胆寒的"虫尸路标"。
它喜欢在灌木草丛中快速飞行,时速达到40公里,飞速过快,周围又多障碍物,常常令它们来不及“刹车”,鸟喙多次插在树上,由于高速带来撞击,也会令其出现脑震荡而晕厥,所以看见翠鸟挂在树上,它并不是死亡,暂时晕了过去。
很小的时候,就常常听到村口老人说:"燕子通人性,谁家屋檐干净和善,它才去筑巢。"人们也敬畏着燕子,说它是"玄鸟"——捅了窝会遭报应,吃了它会瞎眼。这种敬畏像一层无形的纱,罩着人与燕的千年契约。
强烈的灯光掩盖了雄性萤火虫微弱的发光,雌性萤火虫误将街灯认作求偶信号,用生命完成这场注定悲剧的交配舞。农药浸泡的土壤,正在让萤火虫幼虫窒息在出生前夜,光污染则彻底瓦解了它们用两亿年进化出的求偶密码。
每一次出拳,就像飞跃而出的子弹,鳌肢前端弹射出去,最高时速超过80千米每小时,产生最高达60千克的冲击力,同时摩擦产生的高温甚至能让周围的水冒出电火花,试问谁能承受这一击?
自然界没有永远的王炸,就像装备了马克沁机枪的骑士,在坦克面前终究要低头。
这就是“一鲸落,万物生”,鲸鱼的尸体可以供养一套以分解者为主的循环系统长达百年,至少有43个种类的12490个生物体是依靠鲸落生存的。
随之迎来冰河世纪,也让房角石家族惨遭降维打击,曾经称霸深海的巨无霸们,在进化路上玩起了反向冲刺——体型疯狂缩水99%,最终退化成巴掌大的菊石。而当年捡剩饭的阿兰达甲鱼后裔,却在三亿七千万年前上演惊掉下巴的逆袭大戏。
无数条鲑鱼开启启程归家,这场跨越数千公里的溯游,实则是向死而生的残酷试炼,结果是十死无生,但鲑鱼为了种群延续,依然踏上归程。
本以为它只吃鱼,不敢吃人,不像其它鳄鱼吃人嘴短,它长嘴已经不合适吃人,但结果比其它鳄鱼更惨,恒河鳄也被偷猎者盯上了,凭着战五渣的战斗力,过去百年惨遭疯狂猎杀,2008年野外成年个体只剩不到200只!
至于黑豹为何胖成球,因为它不用像野外的豹豹大杀四方,到处寻找食物,圈养起来的动物活动相对较少,过着饭来张口的生活,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小腹三层非一日之产,四肢矫健的黑豹一口吃不成胖子,一口一口吃就成胖子,所以也无需担忧这头黑豹,它并不是生病,也没有怀孕,而是身体发福了。
如果生命只有一天会怎么办?这是个难于回答的事情,但在大自然中,蜉蝣就是只有一天的生命,甚至只有短短数小时,如果用蜉蝣比如人生,那就是朝生暮死瞬即逝,短暂光阴贵如金。
就这样,它们意外地成为了新年里火遍网络的动物,受欢迎程度直逼萌宠卡皮巴拉。
收割鼠不是收割别人,就是被人收割,它喜欢在农作物建造鼠窝,这网球差不多大小的草团,就是收割鼠亲手编织的,漂亮程度不输鸟窝,把家搭建在远离地面那么高位置,采光又好,还能防潮。
人类能精准知道用了多少块石头,可无法预料是小须美鱥头上那一堆钻石,还是7000多块石头巢穴值钱?但雌鱼的选择无疑给出了最直接的答案,它们被小须美鱥鱼的真心与努力所感动,纷纷选择在这里产卵繁衍后代。
金丝猴生活在高海拔地区,动得太欢容易热量流失,小猴子们可受不了那寒冷,一不小心就可能夭折;这就让大自然选择偏爱那些能分泌更多多巴胺和催产素的猴子,让它们性格温和又友善。
签名:六维自然,花鸟鱼虫等动植物世界知识,了解自然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