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标签: 石油

因油价下跌,康菲石油公司削减支出预期

格隆汇5月8日|康菲石油成为最新一家削减支出的美国石油勘探公司,此前原油价格跌破60美元/桶。周四,这家总部位于休斯顿的石油巨头在公布第一季度业绩的声明中表示,将其支出预期下调3.5%,至124.5亿美元(以其指导区间的中点...
巴菲特“最后豪赌”失灵?西方石油股价跌至三年低点,伯克希尔损失64亿美元

巴菲特“最后豪赌”失灵?西方石油股价跌至三年低点,伯克希尔损失64亿美元

股神沃伦·巴菲特对西方石油公司的豪赌,如今看来似乎正在变成一场代价高昂的错误。自2022年以来,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erkshireHathaway)已持有西方石油公司28%的股份,成为最大股东。然而,随着美国油价跌破60美元/桶,...
石油天然气ETF(159588)跌0.11%,半日成交额296.41万元

石油天然气ETF(159588)跌0.11%,半日成交额296.41万元

5月8日,截止午间收盘,石油天然气ETF(159588)跌0.11%,报0.899元,成交额296.41万元。石油天然气ETF(159588)重仓股方面,中国石油截止午盘跌0.12%,中国石化跌0.35%,中国海油涨0.04%,广汇能源跌0.17%,杰瑞股份涨0.78%...

杭品生活科技收购100万股中国石油股份

杭品生活科技(01682)公布,于2025年5月7日,该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中港保险经纪集团有限公司在公开市场上以总代价约603万港元(不包括交易成本),按每股中国石油股份约6.03港元的平均价格收购合共100万股中国石油股份。
凌晨下完高速在中石油加完油后行驶不到五公里发动机故障灯却

凌晨下完高速在中石油加完油后行驶不到五公里发动机故障灯却

在中石油加完油后 行驶不到五公里 发动机故障灯却亮了 我就纳闷了 好好的突然出问题?不过说到发动机 平时开车最怕的就是抖 上次保养完 师傅还说这车发动机状态稳得很 开起来跟新的一样顺溜 有时候等红灯 手搭方向盘上几乎感觉...
自从“辛克尔特工”到访也门,这个饱受战火摧残的国家似乎陷入了更深的灾难——石油设

自从“辛克尔特工”到访也门,这个饱受战火摧残的国家似乎陷入了更深的灾难——石油设

自从“辛克尔特工”到访也门,这个饱受战火摧残的国家似乎陷入了更深的灾难——石油设施被毁、港口瘫痪、机场遭袭,整个国家的人道主义和经济状况雪上加霜。1.石油设施毁灭性打击也门的石油产业本就因战争萎缩,但近期荷台达港附近的空袭彻底摧毁了关键设施。更讽刺的是,联合国曾耗费1.44亿美元转移“安全号”油轮的石油,以避免生态灾难,可现在,港口被炸,一切努力似乎白费。2.港口全面瘫痪荷台达港是也门人道主义援助的生命线,但以军大规模空袭后,几乎所有设施被毁。1700万人依赖的粮食、燃料和医疗物资运输通道被切断,灾难性后果难以估量。3.机场沦为战场胡塞武装与以色列的报复循环愈演愈烈,本-古里安机场遭袭后,以军报复性轰炸荷台达国际机场,所有航班停飞。空袭不仅摧毁跑道,更切断了也门与外界的最后联系。结论:也门已沦为大国博弈的牺牲品。联合国曾努力避免生态灾难,但战争让一切努力化为乌有。“辛克尔特工”的到访,究竟是巧合,还是催化剂?#也门危机##中东局势##人道主义灾难#
7日液化石油气上涨1.11%,最新持仓变化

7日液化石油气上涨1.11%,最新持仓变化

新浪期货根据交易所数据,截至5月07日收盘主力合约液化石油气2506,涨跌+1.11%,成交量6.09万手,持仓数据显示前20席位呈现净空,差额头寸为2402手。液化石油气期货全合约总计成交9.15万手,比上一日减少4042手。全合约前20席位...
俄罗斯再这样被耗下去,会不会亡国?说白了,俄罗斯就像北极熊,看着笨重,但皮糙肉厚

俄罗斯再这样被耗下去,会不会亡国?说白了,俄罗斯就像北极熊,看着笨重,但皮糙肉厚

俄罗斯再这样被耗下去,会不会亡国?说白了,俄罗斯就像北极熊,看着笨重,但皮糙肉厚,零下50度照样撒欢,西方想耗死它?先看看自家能源账单和军费窟窿吧!这话不是吹的,俄罗斯能在制裁下撑两年多,靠的就是三大“抗冻法宝”——家里有矿、军工底子厚、粮食能自给,这几样硬通货在手,短期想让它“冻僵”可没那么容易。首先是资源优势太硬气,俄罗斯手里攥着全球17%的天然气储量、13%的石油产量,还是煤炭出口前三甲,2023年西方拼命搞制裁,结果俄石油出口量只降了5%,反而靠“向东转”把原油卖给印度、中国,价格比欧洲市场低20%,量大照样能赚。更绝的是,欧洲之前40%的天然气靠俄罗斯,现在自己花钱建LNG码头、抢购美国高价气,结果2023年德国家庭能源账单比2021年涨了150%,工业用电成本翻了三倍,不少化工厂直接停工。反观俄罗斯,虽然能源收入少了20%,但国内供暖、发电全靠自己的油田气田,老百姓过冬没受太大影响,这就是“家里有矿心不慌”的底气。其次是军工储备够扎实,苏联解体时留下的家底,到现在还够用——坦克库存超过2万辆,导弹储备按“万枚”算,2023年又重启了T-62坦克生产线,虽说技术不算顶尖,但胜在量大耐造。西方援乌的武器看着先进,可生产成本高得吓人:一枚“海马斯”火箭弹造价16万美元,德国一辆“豹2”坦克造价1200万美元,2023年美国单给乌克兰的军援就超过500亿美元,相当于希腊全年GDP。而俄罗斯2023年军费开支约900亿美元,其中60%靠国内军工企业自产,成本比进口低得多。就像打架拼消耗,俄罗斯拿的是“自家造的铁锹”,西方举的是“高价买的瑞士军刀”,看着精致但耗不起。还有粮食自给这个“压舱石”,俄罗斯不仅自己能产1.3亿吨粮食,还占全球12%的小麦出口、20%的化肥供应,2023年西方想在粮食上卡脖子,结果俄罗斯反手把化肥出口关税降了30%,低价卖给中东、非洲,赚了个好人缘。反观欧洲,2023年因为化肥涨价,粮食产量降了8%,不得不花高价从美国买粮,通胀率一度涨到10%以上,老百姓日子不好过,法国、德国街头抗议不断,政府光应付国内矛盾就焦头烂额,哪还有精力长期耗下去?当然,俄罗斯也不是没难处:2023年GDP下降2.5%,卢布汇率波动大,年轻人参军影响劳动力,但对比西方,美国2023年国债突破35万亿美元,光利息就花了1万亿美元;欧盟通胀率虽然降到6%,但核心通胀还在8%,老百姓怨声载道。就像两个拳手在冰天雪地里对耗,俄罗斯靠“皮糙肉厚”扛低温,西方却穿着“西装革履”硬撑,时间越长,自家的“能源病”“财政病”越难治,至少从目前看,北极熊的抗冻能力,还是让西方低估了。

趁美国专注关税战,2.5亿桶石油运往中国,在为什么做准备?

关税战开打之后,西方媒体不禁跌破眼镜:原以为中国的石油需求会稍微消退,谁料到居然大逆转!今年4月,中国原油日均进口量飙升至约1100万桶,比1月份增加了近200万桶,刷新18个月来的新纪录。粗略一算,这相当于至少2.5亿桶...
美国针对伊朗的石油禁令,不仅暴露了华盛顿的霸权思维,还无意中给中国送来一个抄底伊

美国针对伊朗的石油禁令,不仅暴露了华盛顿的霸权思维,还无意中给中国送来一个抄底伊

美国针对伊朗的石油禁令,不仅暴露了华盛顿的霸权思维,还无意中给中国送来一个抄底伊朗石油的大好机会!说白了,美国越横咱越不怵,毕竟制裁已经到顶点了,中国基本断绝了与美国的贸易,所以美国越不愿咱干什么,中国反而越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