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标签: 特朗普

人民币长线贬值,这是大势决定的!最近人民币汇率升值,问的人也很多,写个稿子全面

人民币长线贬值,这是大势决定的!最近人民币汇率升值,问的人也很多,写个稿子全面梳理一下。先说结论,从短、中、长期看,人民币汇率趋势如下:短期升值、中期波动、长线贬值任何趋势都要三周期。大家都知道中国的文字是多意字,一个字可能包含多种意思,特别是古文,一字多意。我们读古文怎么读?先认字,再读懂句子,然后才能通读全文。但这只是第一步,最重要的是第二步,在读通了全文之后,再反过来去验证前面的字是不是正确的意思,句子是不是正确的意思。这就是钱锺书说的阐释之循环。这个公式,可以看做是一个跨学科的方法论,读古文如此,读英文也是如此。最重要的是,我们判断一个资产的走势和趋势,也可以用这个办法。它的优势是,可以做到多维度验证逻辑的正确性。短期升值、中期波动、长线贬值,怎么解释?短期升值,是指未来三个月到年底,具体要看的是,中美贸易再次延期三个月到期后,关税战怎么走?如果继续延期,出口继续强进,那么人民币汇率可能会保持升值态势。如果谈崩了,出口被打残,那么人民币汇率就会转而走弱。对于人民币这种弱势货币,贸易额基本就是判断其价值升降的唯一标准,其他都是次要的。再看中期波动,指未来1到3年,也就是特朗普任期内,美元衰退的强弱趋势有关。特朗普一直想让美元贬值,想重演第二次的广场协议。但我们不是小日本,不愿意妥协,大家看到我们一硬好处很多,比软着来好处多多了,也开始跟着我们学,比如印度。所以,这一次的广场协议和1985年完全不同,就在于老二不听话。硬扛的结果是,美国国内再次通胀。美联储和特朗普撕破脸针锋相对,也是这个原因,害怕通胀二次拉升。如果通胀二拉,直接的结果是美元强势回升,强美元再次降临。这就是中期的二三年内,美元会处在不断波动中的原因。而人民币,以及其他主要经济体货币,只能是跟着美元的波动,不断波动。最近美元在特朗普的全力折腾下持续走弱,叠加关税延期抢出口,这导致了人民币持续升值。美元就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的霸权货币,这就是现实。欧元、日元,以及人民币,大家都得跟着走。最后说长期贬值,长期是指长周期,这和全球分化、国内经济衰退周期和国内利率长期走低直接相关。全球化已经分崩离析,也就是全球产业链极致分工的贸易最优解已经丧失了,之后就是贸易成本持续增加,全球利润率持续较少。这是不可逆的。这是人民币供需最大的支撑骨干。国内经济周期下行是10年期的长周期趋势,从2022年10月开始,至少到2030年才可能会触底反弹。也就是2030年之前,国内利率也将一直降息和维持长期低利率。全球贸易、经济基本面、利率走势,这三者是决定人民币长期汇率的宏观基础。这三个指标都是悲观的。从各种指标看,人民币没有长线升值的任何基础。未来只有贬值,没有升值。除非……除非中国真的彻底替代了美国,开启一个世纪的东方时代,就像美国替代英国那样。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会成为全球主要的储备货币和贸易货币,中国央行也成了全球央行,人民币想不升值都难。最后,普及一个常识,汇率最重要的功能是什么?是对外贸易时,出口商品定价的锚。汇率升值,出口商品就会变得贵;反之,汇率贬值,出口商品就会变得很便宜。所以,放眼全球任何一个国家,最不愿意做的,就是让自己的货币大幅度升值。因为,升值则意味着自己出口的商品会越来越贵,买的人就会越来越少,一句话总结就是非常不利于出口。甚至会将自己的经济体系打崩。前车之鉴就是日本。日本为什么造成举世皆知的30年大衰退?根源是1985年的广场协议,在美国的强烈要求下,日元主动对美元升值,从1985年9月协议签署时的约240日元兑1美元,到1987年,日元升值至约120日元兑1美元,升值幅度约为50%。这一升值导致出口价格迅速抬升,从而出口量大幅下滑,为了应对出口萎缩,日本开始了国内货币宽松和降低利率,最终大量资金涌入楼市和股市,89年底泡沫破灭,危机接踵而至。特朗普的关税战2.0为什么一直努力压制美元?一直想降息?想二次广场协议。因为弱美元,可以促进美国出口,可以重塑美国国内产业链,可以实现特朗普的美国再次强大,可以实现美国复兴。所以,从主观意愿讲,央行也不会让人民币大幅度升值,这不符合中国利益,特别是在眼下单纯靠出口拉动经济的时刻。设定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的作用就是防止暴涨暴跌的。
9月6号,特朗普一句话把全球都炸懵了!特朗普罕见地公开对20国集团(G20

9月6号,特朗普一句话把全球都炸懵了!特朗普罕见地公开对20国集团(G20

9月6号,特朗普一句话把全球都炸懵了!特朗普罕见地公开对20国集团(G20)表态,不仅宣布明年的美国迈阿密峰会,将在特朗普的家族度假村举行;而且破天荒的宣布,中俄如果想参加的话没问题,但需要以“观察员国”的身份。那么如何理解特朗普的这个表态呢?这消息一出来,国际上的讨论直接吵翻了天。谁都知道G20是啥地方?那是全球20个主要经济体凑一块儿,商量经济、气候这些大事的平台,以前办峰会,选的都是公共场馆,要么是专门的会议中心,要么是能代表国家形象的地方。就像2016年杭州峰会,用的是国际博览中心;2022年印尼巴厘岛,选的是努沙杜瓦会议中心,核心就是要中立、要专业,不能掺私人利益。可特朗普倒好,直接把国际峰会拽进自家度假村,这哪是开峰会?分明是给自家生意打免费广告!大家都在算一笔账:峰会一开,各国代表团的住宿、吃饭、安保都得在度假村解决,这得给特朗普家族赚多少钱?更让人担心的是,要是峰会场地跟他私人利益绑在一起,开会聊的内容会不会变味比如会不会故意避开对他家族产业不利的话题?会不会为了拉生意,把本该优先讨论的全球经济问题往后放?连欧盟的博雷利都忍不住说,国际峰会得为全球利益着想,不能成了个人谋利的工具。再说说中俄当“观察员国”这事儿,更透着猫腻。要知道,从2008年G20成立起,中俄就一直是正式成员。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不管是聊全球贸易还是经济复苏,都少不了中国的声音;俄罗斯在能源、欧亚经济合作上话语权也重以前G20讨论能源价格稳定,俄罗斯都能直接参与决策。现在特朗普说让他们当“观察员国”,说白了就是“只能看,不能说话”—没投票权,没法提建议,只能听着美欧定规矩。这可不是简单改个身份,是美国想重新定全球的规矩。这些年,中国在G20里推动“全球发展倡议”,帮不少国家搞基建、促发展;俄罗斯也在能源议题上帮着新兴国家争取权益,美欧觉得自己的话语权被分走了,就想通过改身份压中俄。这跟美国之前搞的“印太经济框架”、退出《巴黎协定》是一个路子—就是想把中俄排除在外,自己说了算。但特朗普没算到,其他国家也不傻。印度直接站出来反对,说G20的价值就是大家平等,削弱谁的地位都不行;巴西总统卢拉也说,全球问题得所有人一起商量,不能少数国家定规矩。为啥这些新兴国家这么硬气?因为他们怕了—今天特朗普能让中俄当观察员,明天是不是也能随便改其他国家的身份?所以现在不少国家都在找后路,比如金砖国家扩容、上合组织深化经济合作,就是不想被美国牵着鼻子走。更有意思的是,这事儿还跟美国大选扯着关系。2024年美国要选总统,特朗普是共和党热门人选。把峰会放自家度假村,能让美国商界觉得他“懂生意、能带来利益”;对中俄放狠话,又能讨好国内的保守派。说白了,他这是把国际峰会当成了自己竞选的筹码,全球的利益都得为他的政治前途让路。可这么干,美国自己的信誉也在掉。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就警告,G20能起作用,全靠各国互信,要是破坏了这份信任,全球经济就少了个重要的协调平台。真要是按特朗普的想法来,中俄大概率不会以观察员身份参会,到时候G20峰会少了两个重要经济体,还有啥代表性欧盟、日本这些美国的传统盟友,也未必愿意跟着美国瞎折腾,说不定会在议程上跟美国唱反调,最后峰会可能变成“议而不决”的闹剧。现在的世界早不是美国一家说了算的时代了。特朗普想靠“把峰会当自家生意、给中俄降身份”的办法维持霸权,根本不现实。还会让更多国家看清美国的私心。这样的“操作”,说到底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信息来源:特朗普称2026年G20峰会将在他位于迈阿密的度假村举行华尔街见闻2025-09-0605:01
9月3日阅兵的后劲真的很大!东风快递的威慑作用起到了效果!就在今天特朗普签署行政

9月3日阅兵的后劲真的很大!东风快递的威慑作用起到了效果!就在今天特朗普签署行政

9月3日阅兵的后劲真的很大!东风快递的威慑作用起到了效果!就在今天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将“美国国防部”更名为“美国战争部”,这无疑是受到了中国阅兵式的影响,更是受到了东风—61和东风—5C的震慑!“东风—5C打击范围覆盖全球,全时戒备,有效威慑”,这句话给了中国人民满满的安全感,相反给了美国政府雷霆一击!今天记者会上,外交部发言人针对美国国防部更名一事的回答也是拍案叫绝,他坚定的说道“这是美国人的内部失误,我不发表评论”!这句话说出了中国人的自信,中国人的威武!
我觉得特朗普在商界领袖晚宴上的问题就问错了。他不应该问投资多少,而应该问:“美国

我觉得特朗普在商界领袖晚宴上的问题就问错了。他不应该问投资多少,而应该问:“美国

我觉得特朗普在商界领袖晚宴上的问题就问错了。他不应该问投资多少,而应该问:“美国债务40万亿美元了,你打算帮国家还多少?”看看这些商业大佬还敢不敢信口开河,2000亿,3000亿,6000亿。张口就来。
特朗普这是打算又对我国下狠手了?9月5日,路透社发出一句简短预告:美国商务部

特朗普这是打算又对我国下狠手了?9月5日,路透社发出一句简短预告:美国商务部

特朗普这是打算又对我国下狠手了?9月5日,路透社发出一句简短预告:美国商务部正在起草一份临时法规,想把部分中国产无人机和总重4.5吨以上的中重型商用车列入限制清单,进口可能得额外申请许可。消息只有两百多字,却立刻被华盛顿两家游说机构转发,理由是“联网硬件存在被远程操控风险”。至于具体技术指标、测试数据,文件里并没有公开。这份草案并非突然出现。今年年初,拜登政府离开白宫前公布过一份《联网汽车规则》预告,提出2026年起对“受关注外国实体”供应链做审查,当时只写了小汽车和轻卡,留下一个空档:商务部要在年内补齐卡车、无人机的实施细则。特朗普在7月要求把期限压缩到一百天,如今只是照单推进。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的记录显示,2023年美国从中国进口无人机12.6亿美元,占其进口额的87%;同一时期,中重型卡车进口7.4亿美元,约1.1万辆。体量不算惊人,却集中在农业喷洒、港口短驳、电网巡检几个场景。美国农业航空协会的调研说,大约三成植保作业依赖进口无人机,一旦断供,农户替换成本至少上升20%。背后推手并不遮掩。本土无人机企业Skydio在国会登记的说客报告里写着:2024年已支出120万美元,用于“强调供应链安全”;卡车方面,佩卡、纳威司塔两家制造商过去三个月向国会递交七份简报,主张“中国电池加软件”存在潜在风险。众议院正在审议的《2025国防授权法》草案,确实把“中国产车载操作系统”与“华为设备”并列写入敏感清单。但五角大楼今年3月递交给国会的公开材料里承认,现役小型侦察无人机里仍有相当比例零部件来自中国供应链,短期内找不到替代货源。美国消防协会也在7月发出提醒:如果直接停用现有进口机型,全国1300个消防局需要重新培训飞手、更换地面站,预算缺口尚未落实。市场正在提前反应。中国海关公布的最新数据是前七个月无人机出口额同比上升约12%,电动重卡底盘增19%,有企业赶在法规落地前集中出货。美方本土产能却要到2026年底才能爬坡,意味着一旦出现断档,缺货的是美国自己。关税层面,目前并无新增行政令流出。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维持原有税率,只表示“正在评估是否需要把限制范围扩大到整车”。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回应,正评估美措施对行业影响,保留通过法律手段维权权利。几家国内主机厂则把原本定在拉斯维加斯的北美新品首发改到墨西哥蒙特雷——避开美境,先进入北美自贸区。六年前,华盛顿用“301调查”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六年后,剧本把主角换成无人机和重卡,理由仍是“国家安全”。当年被加税的洗衣机、太阳能电池板,消费者可以选择不买;今天被盯上的无人机和重卡,却连着农田喷洒、港口集卡和电网巡检。缺口一旦撕开,成本会顺着物流端往消费品价格里渗。接下来的剧情,是双方律师在WTO交锋,还是企业绕道墨西哥建厂,尚难预料,但市场总比壁垒跑得快。评论区说说,你看好这道新门槛能撑多久?信息来源:-路透社,2025-09-05,美拟出台新规限制中国无人机与重型智能网联汽车进口-新浪财经,2025-09-06,美国商务部最快本月发布对华无人机及中重型车辆限制草案-财新网,2025-09-06,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回应美拟限制进口:保留维权权利
谁也没想到,李在明访美的这张照片,让韩国人集体愤怒!下面这张照片,特朗普坐在

谁也没想到,李在明访美的这张照片,让韩国人集体愤怒!下面这张照片,特朗普坐在

谁也没想到,李在明访美的这张照片,让韩国人集体愤怒!下面这张照片,特朗普坐在白宫办公室的办公桌前,李在明弯腰站在特朗普的对面,让韩国人非常愤怒。一些人愤怒的说道:我们也是国家,我们的总统难是去汇报工作的?甜嘟爸爸想说,韩国人有什么好气愤的,面子是自己挣的不是人家给的!韩国是美国的殖民地,李在明这傀儡在主子面前能有啥地位?本是千年奴族,乍富妄自尊大,处处不自量力,必然自取其辱。问题是这个李在明在美国的统面前很开心,还是发自内心的那种。有外国驻军的都不能叫国家吗?奴才在主子面前敢直起腰吗?
特朗普称2026年G20峰会将在其迈阿密地区多拉尔高尔夫俱乐部举行。20国集团

特朗普称2026年G20峰会将在其迈阿密地区多拉尔高尔夫俱乐部举行。20国集团

特朗普称2026年G20峰会将在其迈阿密地区多拉尔高尔夫俱乐部举行。20国集团由19个成员国、欧洲联盟和非洲联盟组成,它们轮流主办以经济政策为重点的活动。活动日期尚未确定。特朗普选择自己的多拉尔迈阿密高尔夫球场举办一个由美国纳税人资助的活动,预计将产生数百万美元的酒店和餐厅收入。一位白宫官员表示,参加活动的与会者将由Doral收取所提供的服务费用。白宫拒绝了任何利益冲突索赔,助手们表示,总统的资产由第三方管理。(第三方管理就不是川普的资产了吗?)
美媒曝光特朗普绝密计划!海豹突击队6年前曾秘密潜入朝鲜,最终行踪暴露仓皇撤离?

美媒曝光特朗普绝密计划!海豹突击队6年前曾秘密潜入朝鲜,最终行踪暴露仓皇撤离?

美媒曝光特朗普绝密计划!海豹突击队6年前曾秘密潜入朝鲜,最终行踪暴露仓皇撤离?当地时间9月5日,《纽约时报》援引20多名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内任职官员的话对外爆料称,6年前,也就是2019年冬天,在特朗普的亲自批准下,美国海豹突击队执行了一项高度机密的潜入朝鲜任务,但最终因意外遭遇平民而失败。事情是这样的。2019年初,正值特朗普与朝鲜领导人金正恩进行核谈判的关键时期,美国情报界面临一个难题:朝鲜高度封闭,难以获取金正恩的内部通讯情报。为了在谈判中获得战略优势,特朗普批准了一项大胆计划,派遣海豹突击队第六分队(RedSquadron)潜入朝鲜,安装一个电子监听设备,以拦截金正恩的通讯。这项任务风险极高,一旦暴露,可能导致外交破裂、甚至引发人质危机或与核武装国家的冲突,因此需要总统直接授权。该任务计划由联合特种作战司令部(JSOC)制定,涉及复杂的海上渗透行动。当时,一艘核动力潜艇将海豹突击队员运送到朝鲜近海,随后他们乘坐两艘小型湿式潜艇在低温海水中航行约两小时,依靠潜水装备和加热服抵御寒冷。任务要求在朝鲜永兴湾附近登陆,在悄无声息地安装监听设备后撤离。由于朝鲜的严密监控,任务无法使用无人机或实时通讯,所有情报依赖卫星和高空侦察机的低分辨率图像,存在较大盲区。海豹突击队为此在美国水域进行了数月演练,确保行动万无一失。然而,任务在执行过程中迅速失控。2019年冬夜,约八名海豹突击队员登陆朝鲜海岸时,意外发现一艘朝鲜小船靠近,船上人员疑似在捕捞贝类。突击队员误以为是朝鲜安全部队,立即开火,击毙了船上两到三名平民。事后确认,这些人只是普通渔民,并非军事人员。意识到错误后,突击队为掩盖痕迹,将尸体从水中拖出并刺破肺部确保沉没,随后中止任务撤离。朝鲜官方从未公开提及此事,美国也不确定朝鲜是否察觉了这次入侵。目前,特朗普被问及此事时,否认知情,称“这是我第一次听说”。白宫和五角大楼均拒绝评论,联合特种作战司令部也做出任何回应。

特朗普发布行政令 豁免黄金、钨、铀等金属产品关税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周五宣布,从全球国别关税中豁免石墨、钨、铀、金条等金属产品,但对硅胶产品征收关税。根据周五发布的行政令,这些调整将于周一生效。特朗普的命令还可能加快美国与其他国家之间定制贸易协议的落地实施...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美国失去了俄罗斯和印度,这两个国家已经完全倒向了深不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美国失去了俄罗斯和印度,这两个国家已经完全倒向了深不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美国失去了俄罗斯和印度,这两个国家已经完全倒向了深不可测的中国,并祝他们顺利”。7月30日,特朗普突然宣布对印度商品加征25%关税,理由是印度“长期从俄罗斯采购军事装备”且“与中国同为俄罗斯能源大买家”。这一举动直接戳中了印度的核心利益——农业与乳制品市场是莫迪政府的“票仓”,而美印谈判中,印度始终拒绝开放这两个领域。面对关税威胁,印度并未如美方预期般让步,反而加速向中国靠拢:7月24日,印度时隔五年首次恢复向中国公民发放旅游签证。8月,印度电子组装巨头迪克森科技宣布与中国龙旗科技成立合资公司,重启中印电子供应链合作。印度的“转向”并非偶然。特朗普的关税大棒不仅砸向印度,更波及欧盟。5月23日,他曾在社交媒体叫嚣对欧盟输美商品加征50%关税,理由是2024年美国对欧盟贸易逆差高达2356亿美元。这种“美国优先”的强硬姿态,让欧盟开始重新评估对美关系——当美国将欧洲视为“贸易掠夺对象”时,法国总统马克龙已公开表示“欧洲需减少对美依赖”,德国则加速推进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欧盟的疏离,与印度的“倒戈”形成微妙共振。俄罗斯的动向更令特朗普坐立不安。9月3日,普京在东方经济论坛上宣布将远东地区打造成“印太经济前线”,并邀请中国深度参与。这一战略布局直接切中美国在亚太的软肋:若中俄形成经济-安全联动轴心,美国苦心经营的“印太战略”将面临崩盘风险。更讽刺的是,特朗普曾试图用“通俄门”调查绑架普京,结果反而将俄罗斯推向中国——2018年,当特朗普在推特上叫嚣“调查人员该关注中国”时,俄罗斯媒体就曾嘲讽:“特朗普正在把盟友变成对手的推销员。”印度的选择则更具现实考量。尽管印度长期在美俄之间“走钢丝”,但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彻底打破了这种平衡。印度财政部长西塔拉曼公开驳斥美国“干涉内政”,拒绝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国防部长辛格更在访华期间承诺“支持中国担任上合组织轮值主席国”。这些动作背后,是印度对美国信任度的崩塌——当美国将“对等关税”作为谈判筹码时,印度意识到,所谓“盟友关系”不过是利益交换的遮羞布。特朗普的推文,本质上是将个人情绪投射于外交博弈的产物。他或许未意识到,正是自己的“交易式外交”亲手摧毁了美国苦心构建的盟友网络:对欧盟加征关税迫使欧洲寻求战略自主,对印度挥舞关税大棒将新德里推向中俄,对俄罗斯的极限施压反而促成中俄战略协作。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短视政策,最终让美国陷入“越施压越孤立”的怪圈。如今,中俄印三边机制的重启已现端倪。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多次呼吁恢复三方合作,中国外交部亦表态“愿与俄印保持沟通”。若三国在能源、基建、安全领域形成联动,不仅将重塑欧亚地缘格局,更可能催生一个独立于西方体系之外的新经济圈。这对习惯于“单极霸权”的美国而言,无疑是最不愿看到的剧本。特朗普的推文像一面镜子,照出了美国外交的深层困境:当“美国优先”异化为“美国孤立”,当盟友关系沦为利益算计,所谓“领导力”终将沦为自说自话的独角戏,这场由关税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或许才刚刚开始。那么,你觉得特朗普的“盟友管理术”还能撑多久?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