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标签: 新能源产业

方案+规划,四川新能源产业链建圈强链何以“加码”丨政策能见度

方案+规划,四川新能源产业链建圈强链何以“加码”丨政策能见度

近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与四川省能源局联合印发《四川省新能源产业链建圈强链发展规划(2025—2027年)》(以下简称《规划》)。此时,距离《四川省新能源产业链建圈强链工作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

明天一起看阅兵中国股市:“固态电池”第一龙头,8家值得长期持有的优质个股​一、国

明天一起看阅兵中国股市:“固态电池”第一龙头,8家值得长期持有的优质个股​一、国轩高科(002074)​国内较早投身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研发、生产与销售的企业,2015年成功上市。产品广泛应用于各类新能源汽车,与多家整车企业达成长期战略合作。还拥有储能、输配电设备等多元业务,2023年成为大众汽车海外市场定点供应商。​二、捷邦科技(301326)​在消费电子精密功能件和结构件领域技术领先,工艺精湛,产品质量过硬,深度绑定众多国际知名消费电子品牌客户,订单稳定,为其业绩增长提供坚实支撑,在行业内树立起良好口碑与品牌形象。​三、有研新材(600206)​作为中国最大的半导体材料研究、开发、生产基地之一,业务覆盖电子薄膜及贵金属、稀土、红外光学及光电、生物医用材料等领域。12英寸高纯钴靶、钽靶技术提升并实现应用,产品广泛用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四、金龙羽(002882)​1996年成立,是华南地区电线电缆行业佼佼者,2017年成功上市。除了在传统电线电缆业务上具备深厚底蕴,还积极向固态电池领域转型,寻求新的业绩增长点,有望在新能源领域开辟新天地。​五、金银河(300619)​在化工装备领域优势显著,产品质量可靠、性能优异,广泛应用于多个化工细分行业。同时,积极拓展锂电池相关业务,形成化工装备与锂电材料双轮驱动发展格局,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六、上海洗霸(603200)​专注于水处理技术服务,拥有丰富的项目经验和专业的技术团队,在工业与民用水处理市场占据一定份额。近年来,在新能源电池材料等新领域积极探索,有望实现业务多元化发展。​七、璞泰来(603659)​在锂电池负极材料、涂布机等领域技术先进,产品性能卓越,与众多主流电池厂商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市场份额较高,是锂电池产业链中的重要企业。​八、索通发展(603612)​是预焙阳极行业的领军企业,技术和规模优势明显,产品质量稳定,成本控制出色。在行业内拥有较高话语权,积极布局海外市场,拓展业务版图。​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理论]大力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大力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魏晓蓉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源泉。甘肃风光资源富集、区位优势明显,是国家发展新能源产业的重要基地。我们要抢抓政策机遇,把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发展作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机构评出滞涨的绩优潜力9月金股“滞涨+绩优+潜力”的9月金股,覆盖计算机、电子

机构评出滞涨的绩优潜力9月金股“滞涨+绩优+潜力”的9月金股,覆盖计算机、电子

机构评出滞涨的绩优潜力9月金股“滞涨+绩优+潜力”的9月金股,覆盖计算机、电子、机械设备、传媒、电力设备、通信、汽车、医药生物等多行业。核心逻辑是:个股年内相对行业指数涨幅偏“滞涨”,但机构一致预期2025-2026年净利润保持较高增速,属于业绩基本面扎实、股价暂未充分反映成长预期**的标的,后续有望凭借业绩释放迎来“估值修复+行情补涨”,适合关注“业绩确定性+滞涨补涨”的投资机会。二、个股梳理1.拓尔思:计算机行业。机构预测2025年净利润增幅达165.33%,后续业绩弹性大。公司聚焦AI、大数据领域,受益于AI应用落地与数据要素市场发展,属于“困境反转+赛道景气”型标的。2.奥来德:电子行业。2024年净利润0.90亿元,机构预期2025年增103.12%、2026年增57.29%。作为OLED蒸镀材料核心企业,受益于面板行业复苏与国产替代,业绩高增长确定性强。3.恒玄科技:电子行业。2025年预期增88.09%、2026年增39.77%。智能音频SoC芯片龙头,产品覆盖TWS耳机、智能音箱等,随消费电子创新与国产化推进,出货量、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4.华大九天:计算机行业。2025年预期增82.78%、2026年增51.36%。国内EDA龙头,受益半导体国产替代与国内芯片设计业发展,行业壁垒高,成长空间广阔。5.宗申动力:机械设备行业。2025年预期增80.96%、2026年增23.05%。主营动力机械,布局新能源、通用航空等新领域,传统业务稳健,新业务(如新能源动力)打开成长弹性。6.昆仑万维:传媒行业。机构看好AI业务落地,预期2025年增75.94%、2026年增116.45%,属于AI赛道弹性标的。7.隆基绿能:电力设备行业。机构预期2025年增68.84%、2026年增228.04%。光伏龙头,受益能源转型与光伏装机需求,业绩有望“周期复苏+长期成长”。8.海光信息:电子行业。2025年预期增61.39%、2026年增45.46%。国内服务器CPU龙头,受益信创与AI算力需求,国产替代空间大,业绩随芯片出货量、市占率提升高增长。9.蓝特光学:电子行业。2025年预期增55.76%、2026年增34.30%。主营光学元件,应用于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等,受益光学技术升级与国产替代,成长确定性强。10.中微公司:电子行业。2025年预期增44.87%、2026年增39.86%。半导体设备龙头,受益半导体国产替代与国内晶圆厂扩产,高端设备技术突破驱动业绩稳定增长。11.移远通信:通信行业。2025年预期增40.99%、2026年增27.68%。全球物联网模组龙头,受益物联网产业爆发,模组出货量、市占率持续提升,业绩稳健。12.东华测试:机械设备行业。2025年预期增40.00%、2026年增30.95%。主营测试仪器,应用于工业检测、国防等,受益高端制造检测需求与国产替代,业绩稳步增长。13.新泉股份:汽车行业。2025年预期增38.57%、2026年增26.46%。汽车内饰件龙头,受益汽车行业复苏、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以及特斯拉、新势力等客户订单增长。14.华阳集团:汽车行业。2025年预期增35.54%、2026年增30.59%。主营汽车电子与精密部件,受益汽车智能化、电动化趋势,产品配套主流车企,成长空间大。15.德赛西威:计算机行业。2025年预期增34.96%、2026年增26.40%。汽车电子龙头,聚焦智能座舱、自动驾驶,技术领先且客户覆盖国内外主流车企,受益汽车智能化浪潮,业绩稳健。16.捷捷微电:电子行业。2025年预期增34.40%、2026年增34.15%。功率半导体企业,受益新能源、工控领域功率器件需求增长与国产替代,业绩持续提升。17.徐工机械:机械设备行业。2025年预期增34.14%、2026年增25.69%。工程机械龙头,受益基建投资稳增长、设备更新需求与海外市场拓展,随行业周期复苏业绩增长。18.惠泰医疗:医药生物行业。2025年预期增33.03%、2026年增30.39%。心血管介入器械企业,产品涵盖冠脉支架、电生理设备,受益国内心血管诊疗需求与国产替代,成长确定性强。19.伯特利:汽车行业。2025年预期增27.20%、2026年增28.95%。汽车制动系统、底盘部件龙头,受益汽车电动化与国产替代,配套新能源车企,业绩稳步增长。这些个股覆盖科技、制造、医药等多赛道,均具备“业绩未来增长明确+当前股价滞涨”的特点,适合关注业绩驱动的补涨或估值修复机会。本文涉及资讯、数据等内容来自网络公共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战略金属概念股综合分析与个股梳理战略金属是新能源、高端制造、国防军工等战略新兴

战略金属概念股综合分析与个股梳理战略金属是新能源、高端制造、国防军工等战略新兴

战略金属概念股综合分析与个股梳理战略金属是新能源、高端制造、国防军工等战略新兴产业的核心原材料,兼具“稀缺资源属性”与“产业升级需求驱动”双重逻辑:一方面,部分金属全球资源分布集中,供给端稀缺性显著;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光伏、半导体、航空航天等产业爆发,对铜、铝、钨等金属的需求持续高增,推动板块估值与业绩共振。以下按金属品种分类,梳理核心概念股的逻辑与优势:一、黄金:避险与工业需求共振,资源龙头受益“价量双升”黄金兼具“避险工具”与“工业金属”属性,全球货币环境宽松预期、地缘局势不确定性支撑金价,同时黄金在电子、航天等领域的工业需求也逐步提升。核心标的聚焦“资源储量+成本控制+全球化布局”:紫金矿业:黄金储量3973吨,且铜资源与黄金协同开发;旗下卡莫阿铜矿是“全球最大未开发铜矿”,2025年产能将大幅提升至115万吨/年,成为全球铜供应核心增量。公司受益“黄金价格稳增+铜需求爆发”双重红利,业绩增长确定性强。山东黄金:国内最大黄金生产企业之一,聚焦国内优质矿山,成本控制能力行业领先;背靠国资背景,资源注入预期较高,产能释放具备强确定性,是黄金产能增长的核心标的。二、白银:工业需求崛起,资源与产业链优势标的凸显白银兼具“贵金属金融属性”与“光伏、电子工业属性”,光伏电池、新能源汽车等领域需求爆发,推动白银工业需求占比提升至50%以上。核心标的看“资源储量+成本优势+产业链协同”:盛达资源:国内最大单体银矿企业,白银储量5048吨,银品位280克/吨,白银收入占比超80%;资源禀赋突出,直接受益白银工业需求扩张与价格上涨。兴业银锡:全球第八大银矿企业,银品位高达308克/吨,成本低于行业20%;同时布局锡资源,“银+锡”双金属驱动,充分受益新能源产业链需求共振。三、铜:新能源核心金属,全球资源龙头成“需求爆发直接受益者”铜是新能源汽车、光伏、电网改造的核心原材料,全球新能源产业爆发推动铜需求年复合增长率超6%,而铜资源全球分布集中,供给端弹性小,“供需紧平衡”支撑铜价与相关企业业绩。核心标的聚焦“全球资源布局+低成本产能+新能源协同”:紫金矿业:铜储量超2700万吨,卡莫阿铜矿是“全球最大未开发铜矿”,2025年产能将大增至115万吨/年,是全球铜供应的核心增量;受益“新能源铜需求爆发+自身产能释放”,业绩增长确定性强。洛阳钼业:全球钴龙头+铜业巨头,TFM铜钴矿成本全球最低;与宁德时代合作开发新能源金属,“铜+钴”双赛道受益于新能源汽车需求,成长空间进一步打开。四、铝:轻量化+绿电驱动,全产业链龙头价值重估铝是“轻量化”核心材料,且“水电铝、绿电铝”契合“双碳”政策,供给端低碳产能更受青睐。同时,光伏、建筑等领域需求稳步增长,推动铝行业从“资源驱动”向“技术+绿电驱动”升级。核心标的看“全产业链布局+绿电优势+高端材料突破”:中国铝业:全球铝全产业链龙头,从铝土矿、氧化铝到电解铝、高端铝材全覆盖;技术中心主导制定国家铝材料标准,是航空铝材国产化核心标的,受益大飞机、军工等高端需求。天山铝业:拥有“铝土矿—氧化铝—电解铝—铝材”完整产业链;新能源汽车铝电池箔项目切入高端领域,成本控制与产能升级推动业绩增长。五、钨:高端制造“工业牙齿”,资源垄断与技术突破双逻辑钨是硬质合金、刀具、半导体的核心材料,被称为“工业牙齿”,高端制造发展对钨的需求持续高增。我国钨资源储量占全球60%以上,具备资源垄断优势,核心标的聚焦“资源储备+技术壁垒+进口替代”:中钨高新:国内钨资源龙头,控股柿竹园等核心矿山,钨资源量约120-146万吨;打破日本钨制品垄断,高端钨丝、钨合金实现进口替代,受益半导体、军工等领域需求。厦门钨业:控制钨资源量约100万吨,核心矿山资源优质;钨产业链一体化布局,技术领先性强,业绩随高端制造需求释放。六、锑:稀缺小金属,新能源与半导体打开成长空间锑是阻燃剂、半导体的关键材料,全球锑资源稀缺,供给端高度集中,而新能源、半导体产业发展推动需求快速增长,锑价长期看涨。核心标的聚焦“资源储量+项目落地+产业链延伸”:华钰矿业:锑储量47.17万吨,资源储备居行业前列;2025年塔吉克斯坦项目收购落地后,产能将大幅释放,直接受益锑价上涨。湖南黄金:锑储量30.73万吨,锑矿多与金、钨等金属伴生;综合矿业布局提升抗风险能力,锑业务随新能源需求增长贡献业绩增量。综上,战略金属板块兼具“资源稀缺性”与“产业成长确定性”,在新能源、高端制造等产业升级浪潮下,具备资源垄断、技术壁垒、全球化布局的龙头企业,将持续受益于“量价齐升”,成为资本市场长期关注的核心方向。本文涉及资讯、数据等内容来自网络公共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四川:到2027年 新能源产业链营收超5000亿元

观点网讯:9月1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能源局联合印发《四川省新能源产业链建圈强链发展规划》,明确到2027年全省新能源产业链营业收入超过5000亿元,力争达到6000亿元。规划指出,新能源产业是四川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质...

四川:到2027年 新能源产业链营收超5000亿元

观点网讯:9月1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能源局联合印发《四川省新能源产业链建圈强链发展规划》,明确到2027年全省新能源产业链营业收入超过5000亿元,力争达到6000亿元。规划指出,新能源产业是四川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质...
格力多元化的布局并不晚,自2012年董明珠坐上了董事长的位置后便开启了一系列变革

格力多元化的布局并不晚,自2012年董明珠坐上了董事长的位置后便开启了一系列变革

格力多元化的布局并不晚,自2012年董明珠坐上了董事长的位置后便开启了一系列变革。2013年,格力就进军智能装备领域;2015年,格力电器正式推出格力手机,董明珠放言“格力做手机,分分钟灭掉小米”。2016年,董明珠联合王健林、刘强东等大佬,豪掷30亿入股银隆新能源,正式进军新能源汽车行业。2021年,格力通过收购,新增了锂离子电池、新能源商用车专用车等业务领域。2016年股东大会,董明珠直言空调业务增长空间不大了,“是神仙也没办法,必须要扩张”。如今,小米扩张到了空调市场。

拓展模具产业链纵深加码新能源汽车业务 宁波方正上半年营收增50.39%

另一方面,智能装备业务主要拓展配套生产汽车内饰、灯具、动力系统及新能源锂电池精密结构件自动化生产所需要的专业设备及自动化生产线。...紧跟新能源电车厂商最新布局,寻求汽车注塑模具以外的新能源产业细分领域发展机会。...
稀土小金属概念整理简析聚焦稀土及小金属(钨、钼、钴、镍)板块小金属因“稀缺性+战

稀土小金属概念整理简析聚焦稀土及小金属(钨、钼、钴、镍)板块小金属因“稀缺性+战

稀土小金属概念整理简析聚焦稀土及小金属(钨、钼、钴、镍)板块小金属因“稀缺性+战略价值”(如稀土在新能源/军工、钨在硬质合金、钴镍在动力电池等领域的关键作用),价格支撑较强,成为市场关注的资源类主线。个股逐一整理(按板块分类)稀土板块北方稀土:稀土产品营收240亿元,营收占比73%。稀土行业龙头,业务高度聚焦稀土,规模优势显著,业绩对稀土价格弹性大,直接受益于稀土价格坚挺与行业整合红利。盛和资源:稀土产品营收104亿元,营收占比91%。“纯稀土”属性标的,业务几乎全围绕稀土展开,且布局国内+海外资源,稀土价格坚挺下业绩确定性极强。广晟有色:稀土产品营收39亿元,营收占比31%。稀土营收占比相对低,业务多元化(同时涉及非稀土金属等),但依托广东稀土资源整合优势,仍能分享稀土价格红利,只是弹性弱于“纯稀土”企业。中国稀土:稀土产品营收30亿元,营收占比98%。近乎“全稀土”业务布局,专精属性突出,稀土价格波动对其业绩影响极直接,是稀土板块弹性十足的标的。钨板块厦门钨业:钨产品营收174亿元,营收占比49%。钨业务规模大,同时布局锂电材料等新领域,属于“钨+多元化”企业——既受益钨价坚挺的业绩基础,又通过多元化(如锂电)分散单一业务风险。中钨高新:钨产品营收47亿元,营收占比32%。钨业务占比约1/3,同时延伸至硬质合金深加工(如切削工具),下游高端制造(航空、汽车等)需求稳定,既吃钨价红利,也享产业升级溢价。章源钨业:钨产品营收25亿元,营收占比67%。钨业务聚焦度高,以钨矿开采、钨加工为主,业绩对钨价波动敏感度强,钨价坚挺直接推动盈利释放。翔鹭钨业:钨产品营收14亿元,营收占比83%。钨业务占比超八成,是钨领域“专精型”企业,钨价坚挺下利润弹性十分突出。钼板块金钼股份:钼产品营收130亿元,营收占比96%。钼行业绝对龙头,业务几乎全为钼,业绩对钼价弹性极大。受益于钼在钢铁(特钢、不锈钢)、新能源(光伏、风电)等领域的需求增长,钼价坚挺直接驱动其业绩爆发。中钨高新:钼产品营收72亿元,营收占比3%。钼业务占比极低,核心仍是钨及硬质合金业务,钼价对其整体业绩影响有限。钴板块华友钴业:钴产品营收35亿元,营收占比6%。钴业务占比低,核心逻辑是“钴+锂电材料”一体化(三元前驱体等),业绩更多绑定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钴价对其影响相对间接,更依赖行业需求(如动力电池扩产)。寒锐钴业:钴产品营收24亿元,营收占比40%。钴业务占比约四成,聚焦钴矿开采、钴冶炼,是钴产业链“上游型”企业,钴价坚挺对其盈利提升更直接、更显著。腾远钴业:钴产品营收24亿元,营收占比37%。以钴盐等深加工产品为主,聚焦钴产业链中游,既受益钴价上涨,也吃动力电池对钴盐的需求红利。盛屯矿业:钴产品营收15亿元,营收占比6%。钴业务占比低,以有色金属资源综合布局为主(同时涉及铜、镍等),钴价对其业绩拉动有限,更多看资源板块整体周期。镍板块华友钴业:镍产品营收218亿元,营收占比36%。镍业务占比超三成,依托“镍钴资源+锂电材料”一体化布局,受益新能源汽车对“高镍三元电池”的需求爆发,既吃镍价坚挺红利,也享行业需求增长溢价。博迁新材:镍产品营收8亿元,营收占比80%。镍业务(核心是电池级镍粉等材料)占比极高,是高镍电池上游核心供应商,镍价波动与新能源需求(如动力电池企业扩产)对其业绩影响显著,价格坚挺下盈利保障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