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标签: 奥巴马

奥巴马呼吁媒体停止向特朗普屈服

[#奥巴马呼吁媒体停止向特朗普屈服#]#奥巴马喊话媒体对抗特朗普政府#据参考消息网援引法新社9月18日报道,美国民主党籍国会议员18日宣布,将提交法案以“保护言论自由”。他们指控特朗普总统威胁言论自由,特别是在保守派意见...
要说美国建国以来最糟糕的总统是谁,现在不少人一口咬定——就是奥巴马。哪怕以后美国

要说美国建国以来最糟糕的总统是谁,现在不少人一口咬定——就是奥巴马。哪怕以后美国

要说美国建国以来最糟糕的总统是谁,现在不少人一口咬定——就是奥巴马。哪怕以后美国真走向崩盘,这笔账,大概率也要算到他头上。这里有个反常识的点:民调这东西就像潮水,能把你推上浪尖也能把你拍进海底。2014年昆尼皮亚克大学民调显示,33%的美国选民认为奥巴马是二战后“最糟糕的总统”,甚至比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小布什还高5个百分点。可您是否想过,为啥一个拿了诺贝尔和平奖、推动医改、击毙本·拉登的总统,卸任前口碑崩得这么惨?说白了,奥巴马的执政就像一场“预后显著性”极低的手术——表面切口漂亮,内部粘连一堆。他2009年签《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砸了8000多亿美元想刺激就业,可失业率直到2010年还僵在9%以上。这就好比深圳宝安区的社区团购模式,团长拼命补贴拉新,用户薅完羊毛就跑,根本没法留存。外交更是重灾区。他一边撤军伊拉克,一边授权了超过500次无人机袭击——比小布什时代暴增十倍,误伤平民无数。战略收缩玩成了战略溃缩,直接给“伊斯兰国”腾出发育空间。2014年极端组织在伊拉克攻城略地,连《纽约时报》都骂他“仓促撤军酿成权力真空”。但咱们得说句公道话:评价总统得像老广煲汤——火候不到别揭盖。历史学家迈克尔·贝施洛斯早就说过,总统的真实评价得等二三十年。奥巴马医改虽被骂惨,却让2000多万没保险的人盖上医保。同性婚姻合法化更是撕开保守社会的口子,彩虹灯亮白宫那天,多少LGBT群体哭成狗?最讽刺的是,当年骂他“社会主义倾向”的人,现在盯着特朗普的“关税大刀”和拜登的“补贴黑洞”,反而开始怀念奥巴马那套克制。政治这玩意,永远是谁在台上谁挨骂。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美国总统之争美国第一任总统美总统奥巴马美国总统奥巴马美国总统排名美国两任总统巴拉克·奥巴马
频频怒批特朗普,奥巴马卸任8年后高调“复出”

频频怒批特朗普,奥巴马卸任8年后高调“复出”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不是民主党内最知名的特朗普批评者,被视为很少参与政治斗争。然而近来,情况正在发生变化。外界发现,奥巴马越来越频繁地对特朗普及其政策发表看法,态度愈发强硬。言辞尖锐 据环球网报道,当地时间9月18日,...
为何中国不能一下把美债全卖了?就这么说吧,中国今天敢全抛售,明天中美就有可能开战

为何中国不能一下把美债全卖了?就这么说吧,中国今天敢全抛售,明天中美就有可能开战

为何中国不能一下把美债全卖了?就这么说吧,中国今天敢全抛售,明天中美就有可能开战。看看最新的数儿,2025年4月咱们手里攥着7590亿美元美债,这可不是笔小数目,差不多能顶上美国全年军费的七成,要是真往市场上一砸,够把纳斯达克一半的股票都买下来。全球美债市场现在总共37.2万亿美元的盘子,咱们这点持仓看着不算啥,但金融市场最怕的就是恐慌情绪。2013年美联储刚说要缩减购债,就引发"缩减恐慌",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一天之内就跳涨0.4%。现在要是中国突然抛售近万亿美元债券,那收益率怕是得冲破6%,美国政府明年1.2万亿美元的利息支出就得再往上窜一截,这紧箍咒一勒,拜登政府怕是连军费都得砍了。更要命的是美国现在的债务窟窿。从奥巴马到拜登,这十几年功夫把债务从10.6万亿飙到37.2万亿,第三个12万亿只用了不到五年。他们本来就靠着借新还旧过日子,咱们这一抛,新债没人买,利息还得涨,财政部估计得连夜印钞,到时候美元贬值,咱们剩下的外汇储备也得跟着缩水。别光看美国难受,咱们自己也讨不到好。2024年中美贸易额还6880多亿美元呢,广东那些电子厂、浙江的纺织业,多少人靠着美国订单吃饭。真把美债抛崩了,美国国会那帮人第一个就得拿这些厂子开刀,加关税、搞制裁,最后还是咱们工人师傅没活儿干。再说了,抛完之后这七千多亿现金往哪儿搁?美债市场每天正常交易量就有6000亿美元,流动性好得很,换成别的资产可没这么方便。想买欧元?欧洲经济自己还在泥潭里;换日元?日本央行天天印钱贬值;买点黄金?全球一年黄金交易量都接不住这么大笔钱。还不如拿着美债每年稳稳收点利息,现在10年期美债收益率都突破5%了,比存银行划算多。其实这几年咱们一直在慢慢减仓,2013年高峰时手里有1.3167万亿美元美债,现在已经减到7590亿,差不多砍了一半。这种温水煮青蛙的法子多聪明,既不会惊动市场,又能一点点调整持仓。特别是2022年俄乌冲突后,咱们减持速度明显加快,现在主要留的都是短期债券,既能随时变现,收益还更高。反观美国那边,自己把牌打得稀烂。从奥巴马到特朗普再到拜登,债务像滚雪球似的涨,2024年光利息就付了1.13万亿美元,今年眼看要突破1.2万亿。前阵子耶伦都出来说市场对美国政策没信心了,这种时候咱们根本没必要跟着掀桌子。要知道咱们3.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里,美债只是一部分,现在还持有2910亿美元美国证券资产,这种双向投资格局能缓冲风险。真要撕破脸全抛美债,等于把最后一层缓冲垫抽了。现在7万家美国企业在华赚钱,咱们每年也能从美国赚回不少顺差,这种你中有我的关系,掀桌子只会两败俱伤。说到底,这7590亿美债就像手里的金融核武器,最大的威力在于它没炸的时候。慢慢减持,既让美国知道咱们有底气,又不至于把关系彻底搞僵。前财长保尔森都说过,美债市场的稳定符合中美双方利益。在全球化这盘棋里,谁都不可能真正独善其身,把对方逼到墙角的结果,往往是自己也没路可走。参考资料:华夏时报《是谁在抛售美债?日本说不是我干的》
9月18日,奥巴马称我现在不是总统冲我喊没用。美国前总统奥巴马近日,就查理•柯克

9月18日,奥巴马称我现在不是总统冲我喊没用。美国前总统奥巴马近日,就查理•柯克

9月18日,奥巴马称我现在不是总统冲我喊没用。美国前总统奥巴马近日,就查理•柯克遇刺事件发表评论,讲话中途被观众打断。就此,他现场回应:我现在不是美国总统,冲我喊没用。当天的活动现场聚集了不少听众,奥巴马站在台上,正围绕查理・柯克遇刺事件阐述自己的看法。查理・柯克遇刺事件此前已在美国社会引发讨论,不少人关注事件背后的原因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奥巴马此次发言也被外界视为对这一热点事件的回应。就在他讲话过程中,台下一名观众突然出声打断,现场短暂出现了一阵骚动,原本专注聆听的其他观众纷纷将目光投向打断者,也有人看向台上的奥巴马,等待他的反应。面对这一突发情况,奥巴马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情绪波动,而是平静地看向台下。他停顿了几秒,待现场稍微安静后,缓缓开口回应,话语简洁明了:“我现在不是美国总统,冲我喊没用。”这句话说完后,现场的骚动渐渐平息,打断发言的观众也没有再继续出声,奥巴马随后继续完成了自己的讲话。此次奥巴马参与的活动,并非他卸任后首次公开对社会热点事件发表评论。卸任以来,他虽较少直接参与美国政治核心事务,但仍会在一些公共议题上发声,有时是通过演讲,有时是在公开活动中接受提问或主动分享观点。不过,相较于担任总统期间,他的发言更多是个人立场的表达,不再具备官方决策层面的影响力,这也成为他此次回应“冲我喊没用”的背景。查理・柯克遇刺事件本身,在美国社会引发的讨论涉及安全、社会矛盾等多个层面。事件发生后,除了奥巴马,也有其他美国公众人物或机构对此发表看法,不同声音从各自角度解读事件,反映出美国社会对这类突发安全事件的关注,以及在相关问题上的多元态度。而奥巴马此次在发言中遭遇打断,也从侧面体现出部分民众在这类事件上情绪较为急切,希望能向有影响力的人物传递自身观点,只是忽略了他如今的身份已不再是手握决策权力的总统。活动结束后,这段奥巴马被打断并回应的片段,被部分媒体或在场观众记录下来,在社交平台上小范围传播。有网友注意到,奥巴马卸任后的公开活动中,类似被观众直接表达诉求的情况虽不常见,但也并非首次,而他每次回应时,都会有意无意提及自己“前总统”的身份,与担任总统期间的应对方式形成对比。事实上,美国前总统卸任后参与公共活动时,如何平衡自身影响力与实际权力边界,一直是外界关注的话题。奥巴马此次的回应,既体现了他对自身当前身份的清晰认知,也从一个小角度展现了美国前政要卸任后参与社会事务时的状态。
奥巴马沉不住气了,连续抨击特朗普,他说,现任的美国政府多年来一直在抱怨“停职文化

奥巴马沉不住气了,连续抨击特朗普,他说,现任的美国政府多年来一直在抱怨“停职文化

奥巴马沉不住气了,连续抨击特朗普,他说,现任的美国政府多年来一直在抱怨“停职文化”,而今它已将其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危险水平”,它经常威胁对媒体公司采取监管行动,除非他们去封口或解雇其不喜欢的记者和评论员。...
【刚刚发生!奥巴马当场怼观众:别找我,我已不是美国总统!】就在最近,美国前总

【刚刚发生!奥巴马当场怼观众:别找我,我已不是美国总统!】就在最近,美国前总

【刚刚发生!奥巴马当场怼观众:别找我,我已不是美国总统!】就在最近,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在一次公开活动中回应观众打断时,直接甩出一句:“我现在不是总统,冲我喊没用!”现场瞬间一片哗然。这事儿发生在查理·柯克遇刺事件相关的讲话中,奥巴马正说着话,突然台下有人大声喊话。换做是别的政客可能要么假装没听见,要么打官腔绕弯子,可奥巴马一点儿没犹豫,干脆利落地把“锅”甩了回去。明白人都懂,他这话说得漂亮——既不得罪人,又悄悄把矛头转向现在的特朗普政府。说白了就是:“有事找白宫,别cue我!”奥巴马这么回应一点都不意外。他一直以来都是个聪明人,懂得在什么位置说什么话。现在无官一身轻,何必掺和这些浑水?更何况美国政治水这么深,随便说错一句话,媒体能给你写出八十个版本的剧情。他这么一回应,既保持风度,又明确边界,甚至还带点幽默。不得不说,老奥这一波操作,属实是情商拉满。其实换个角度想,他这句话也暗戳戳点出一个现实:总统换人如换刀,过去的政策现在的政府未必认账,民众有意见也该找准对象发声。话说回来,这种“前台变背景”的角色转换,在各个国家都不少见。但从奥巴马嘴里这么直白地说出来,还是让人觉得挺有意思。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美总统奥巴马泰勒·奥巴马巴拉克·奥巴马贝拉克·奥巴马巴拉克奥巴马奥巴马奥巴马特朗普怒怼
沉默已久的奥巴马,终于忍不下去,奥巴马发出警告,对特朗普说了一句大逆不道的话..

沉默已久的奥巴马,终于忍不下去,奥巴马发出警告,对特朗普说了一句大逆不道的话..

沉默已久的奥巴马,终于忍不下去,奥巴马发出警告,对特朗普说了一句大逆不道的话.....前总统奥巴马很久没对现任政府说过太重的话,今年4月却在一次公开演讲里放了句狠话,他说“我们不需要一个自封的国王、伪独裁者、到处惩罚敌人的人再来四年”。这话一出来,全美国都炸开了锅,因为在美国政治圈里,前总统很少会这样直接指责现任或者可能再次参选的政治人物,更别说用“国王”“独裁者”这种刺耳的词了。要知道,奥巴马当总统的时候,就算对后面特朗普政府的政策有看法,也很少公开批评。他一直觉得,前总统应该给现任留点空间,这是个不成文的规矩。但这次他实在忍不住了,主要是特朗普政府推出的一些政策越来越出格。就说关税这事吧,特朗普今年凭着自己的行政命令,对好几个国家加了税,结果联邦巡回上诉法院裁定这事儿违法。法院说,征税的权力在国会,总统不能自己说了算,这是宪法里写得明明白白的。可特朗普不光不认错,还说要是取消关税,“美国将会迎来彻底的灾难”,硬要把案子闹到最高法院去。面对奥巴马的批评,特朗普马上就反击了。他说奥巴马任内的官员在2016年大选时搞了“叛国”行为,还说奥巴马是“团伙头目”,要求司法部调查。这话听起来吓人,但实际上没什么证据。更有意思的是,就在特朗普说这些话的同一天,有媒体曝光了他1993年婚礼上和爱泼斯坦的合照。爱泼斯坦是个臭名昭著的富豪,牵扯出很多权贵的丑闻,特朗普赶紧说这是“假新闻”,匆匆挂了记者的电话。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他这是想转移大家的注意力。在美国,前总统不公开指责现任是个老传统,大家都觉得这样能保持政府运作的稳定性。奥巴马这次打破规矩,还用上了“国王”“独裁者”这样的词,确实够“大逆不道”的。因为美国从建国起就反感专制,开国元勋们设计宪法的时候,特意把权力分成几块,就是怕出现一个说了算的“国王”。奥巴马用这些词,等于在说特朗普想破坏这种权力制衡的规矩,这可是触碰了美国政治的底线。特朗普政府这两年干的不少事都让人捏把汗。除了关税,他还想给哈佛大学停掉几十亿的科研经费,理由是打击校园里的反犹主义,但法院也判了这事儿违法。法官说,政府这是借题发挥,实际是想干涉大学的言论自由。还有一次,他派国民警卫队到洛杉矶去执法,结果又被法院叫停了,因为法律规定没国会同意,不能随便用军队管国内的事。这一桩桩一件件,都是特朗普想绕开规矩办事,结果被法院拦下了。奥巴马觉得再不出声不行了。他在演讲里说:“想象一下,如果我当年做了这些事,如今保持沉默的那些政党绝不会容忍我。”这话里带着气,但更多的是担忧。他担心特朗普这么一次次挑战规矩,美国的民主制度会被慢慢破坏掉。特朗普的支持者们听了奥巴马的话很生气,有人已经在喊着要逮捕所谓的“叛国分子”了。而国会那边更是乱成一团,众议院本来要投票决定要不要公开爱泼斯坦案的文件,结果议长突然说不开会了,让议员们休长假去。民主党人骂他们是害怕真相,但共和党里也不是铁板一块,有人觉得不该把这个案子政治化。这种乱糟糟的局面,让很多老百姓都看不下去了。其实奥巴马并不是针对特朗普个人,他担心的是整个国家的制度。就像下棋一样,要是有人总悔棋、不按规则来,这棋就没法下了。现在法院一次次判特朗普的政策违法,说明问题已经很严重了。奥巴马当过八年总统,比谁都清楚坚守制度的重要性。他知道要是权力不受约束,今天可以随便加税,明天就能随便干涉别的事,最后受伤的还是普通老百姓。可能有人觉得这些政治斗争离自己很远,但其实不是这样的。就说关税吧,加税之后进口商品变贵了,商店里卖的东西涨价,大家口袋里的钱就不经花了。哈佛大学的科研经费被冻结,那些研究医疗、环保的项目就可能停下来,最后影响的是大家的生活质量。派军队去执法听起来好像能管治安,但要是军队能随便上街,那老百姓的安全感又从哪儿来呢?奥巴马说那些话的时候,心里肯定不好受。他知道打破前总统不批评现任的传统会招来骂声,但他更怕自己不说话,将来会后悔。毕竟,美国之所以能稳定发展这么多年,靠的就是大家都守规矩、讲制度。现在这件事还在发酵,特朗普已经把关税案上诉到最高法院了,爱泼斯坦案的文件也还没公开,奥巴马的话像一块石头投进水里,激起的涟漪还在扩散。不管最后结果怎么样,这件事都给美国人提了个醒:民主制度就像家里的老家具,平时看着不起眼,真要是坏了,想修可就难了。前总统打破沉默发出警告,不管你支持哪一派,都该想想怎么把这个“家”的规矩守好,这才是对自己、对后代都负责的态度。
美国众议院表决通过,总统无权对外开战,特朗普天塌了。最近美国国会有了一个重要

美国众议院表决通过,总统无权对外开战,特朗普天塌了。最近美国国会有了一个重要

美国众议院表决通过,总统无权对外开战,特朗普天塌了。最近美国国会有了一个重要决定。9月10日,美国众议院投票通过了一项修正案,把1991年和2003年允许总统对伊拉克动武的法律废除了。这件事一出,可以说影响很大,因为这等于把总统手里很关键的一部分权力收回了别看这事听起来有点绕,其实特别重要——这意味着以后美国总统想随便对外发动战争,没那么容易了。其实美国宪法本来就说只有国会有权对外宣战,总统只是军队的总指挥。但这么多年下来,总统们越来越能绕开国会,动不动就派兵出去。像当年小布什打伊拉克,虽然国会批了,但后来奥巴马、特朗普都拿着同一条法律依据,在伊拉克、叙利亚继续开展军事行动。甚至2020年特朗普还靠这个授权下令炸死了伊朗的将军苏莱曼尼,差点引发大规模冲突。所以这次众议院动手,不是一时兴起。两党在这事上难得站到一块,支持的和反对的票数差距挺明显:261票同意,167票反对。提案的是民主党议员米克斯和共和党的罗伊,他们说这些老授权已经过时了,不管谁当总统,都不该继续用它们来发动战争。白宫这回也没拦着。拜登之前就表态支持废除,还说愿意跟国会一起设计新的、更严格的动武规则。但另一边,也有议员担心,废掉旧法会不会让反恐行动变得束手束脚。比如有的共和党人认为,特朗普当年炸苏莱曼尼干得漂亮,没必要收回这种权力。不过话说回来,总统是不是真的就被捆住手脚了?那也不是。遇到紧急情况,比如美国突然被人攻击,总统还是能下令反击。但像过去那样凭一纸老授权就主动打别人的事,以后难了。这个修正案现在还要和参议院商量,最终能不能通过还不一定。参议院去年也类似地投票废过2002年的授权,但两院一直没达成一致。如果这次真通过了,那将是美国国会几十年来第一次成功把战争权力从总统手里收回一部分。这件事背后不光是法律条文修改那么简单。它反映出美国国内一种越来越强的声音:不希望总统一个人决定打仗。毕竟战争代价太大,不管是对军人还是平民,都得慎重。而且这些年美国在海外用兵多次,像阿富汗、伊拉克战争打了二十年,结果并不理想,国内反战情绪一直在积累。另一方面,国际上也在看。美国总说别人要遵守国际规则,但它自己动不动就动武,确实有点双标。如果国会能把动武权管得更严,说不定以后美国在国际上行动也会更谨慎。回过头看,美国建国那会儿,制宪的那帮人就特别怕总统权力太大、变成国王那种样子,所以故意把宣战权交给国会,就是觉得一大群人商量打仗总比一个人决定稳妥。但后来特别是二战以后,总统在军事上的权力越来越大,国会往往拦不住。所以这次投票,不只是废两项旧法律那么简单,它更像是一次权力重新平衡的开始。以后美国总统再想对外动武,恐怕真得多问问国会同不同意了。而对我们国家来说,美国这类内部政策调整也值得关注。大国怎么使用武力,会直接影响世界格局的稳定。我国一向坚持和平发展、不干涉内政,更强调通过对话解决争端。这种负责任的态度,在国际上赢得很多认可。大家越来越明白,动不动就打仗只会带来混乱,合作发展才是正道。参考:环球时报——美媒:美众议院投票废除伊拉克战争授权,尝试收回总统“开战权”
美国宣布了! 9月11日,特朗普政治盟友身亡,拜登奥巴马发声,表达哀悼的同时

美国宣布了! 9月11日,特朗普政治盟友身亡,拜登奥巴马发声,表达哀悼的同时

美国宣布了!9月11日,特朗普政治盟友身亡,拜登奥巴马发声,表达哀悼的同时,也再次将美国的枪支暴力与社会治安问题推至风口浪尖。作为特朗普的核心圈人物,这位遇害者本来享有专业安保的保护,按理说,应该比较安全,但现实是,枪手还是找到了机会,完成了刺杀,这说明,再严密的防护,在枪支随手可得的美国,也难免有漏洞。这让人不禁想到美国历史上多起政治人物遇刺事件,从肯尼迪到里根,从马丁·路德·金到罗伯特·肯尼迪,他们身边不乏保镖,却依然遭遇不测,政治人物尚且如此,普通人面对枪支暴力时,更是毫无招架之力。有数据显示,光是今年不到9个月,美国已经发生了超过500起造成4人以上死伤的大型枪击事件,平均每天,有超过100人因枪击死亡,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家庭的破碎和恐慌的蔓延。美国的枪支问题,不单单是治安问题,更是政治、文化、社会矛盾交织的体现,一方面,很多美国人认为持枪是宪法赋予的权利,是自由的象征,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恶性事件也让控呼声音不断加强。仔细看,枪支暴力其实像是一种“社会病症”,背后是美国贫富差距拉大、种族冲突升级、政治对立严重、心理疏导机制不足等问题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表明,那些枪支犯罪率高的地区,往往也是经济落后、民众信任度较低的区域。每次发生重大枪击案,美国社会都会掀起一轮关于控枪的讨论,但雷声大、雨点小,真正推动全国性的控枪法律,难上加难。美国很难严格控枪主要有几个现实原因:宪法明文保障公民持枪权,导致限枪政策容易遭遇法律挑战,像全国步枪协会(NRA)这样资金雄厚的游说团体能通过选举捐款和政治施压左右立法进程,使许多议员投鼠忌器。中西部和南部地区长期形成的持枪文化让民众将枪支视为自卫工具和传统权利,这个问题还被两党政治对立固化,民主党主张加强管控,共和党普遍维护持枪自由,双方立场难以调和。虽然全面禁枪在美国基本不现实,但一些温和的政策正在部分州推行:比如“红旗法案”,允许警方临时收走有暴力倾向者的枪支,又比如加强购枪背景审查,避免危险人物轻易拿到枪,还有推广“智能枪”,这种枪只能由授权使用者开枪,能减少误用和盗用。事实证明,控枪政策的确有用,像加州实施了全国最严格的枪支法律,它的枪击死亡率就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了不少。美国枪支问题之所以难解,是因为它已不仅仅是一个政策问题,更成了国家认同和价值观的争论焦点。一边是历史传统,美国从独立之初就把持枪权视为对抗专制、保护自由的重要方式,另一边是现实需求,枪击案频发,公众安全感持续下降,呼吁加强管制的声音越来越强。在我看来,美国社会需要重新思考“自由”的边界,没有任何自由是绝对无限的,真正的自由应该建立在彼此安全和共同责任的基础上,当一种权利严重威胁到他人生命安全时,做出合理的限制显然是必要的。其实美国有过成功处理复杂社会问题的先例,比如以前酒驾严重,通过法律、教育和宣传多管齐下,最终大幅减少了事故,控枪也可以借鉴类似思路,既不剥夺守法公民持枪的权利,也尽可能杜绝枪支滥用。说到底,解决枪支暴力不仅需要政策调整,更需要美国社会重新找回共识、对话和妥协的能力,这个问题考验的不仅是美国的制度,更是整个社会的成熟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