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标签: 俄乌军事动态

目前能摆出电子战机+两款“五代机”的国家,地球上也只有两个了,俄罗斯已不在其中了

目前能摆出电子战机+两款“五代机”的国家,地球上也只有两个了,俄罗斯已不在其中了

目前能摆出电子战机+两款“五代机”的国家,地球上也只有两个了,俄罗斯已不在其中了。中国的歼16D+歼35T+歼20A,美国的EA18G+F35C+F22A,两相比较谁强谁弱,想必各位看官心中已经有了答案。双方还有许多没有摆到这张图片上的,中国的歼16、歼10C、歼15T、歼15D,“五代机”还有歼20B、歼20S、歼35A。而美国那边呢,F15EX、F16V、F/A18E,“五代机”F35A、F35B,双方基本上是“旗鼓相当”,但中国已经略占上风了。真正的决胜从双方的“六代机”开始,“沈飞”的歼50、“成飞”的歼36、“西飞”的歼X,已经翱翔在蓝天白云之间了。但“西大”美国却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F47、F47、F55的PPT渲染图一个接着一个,就是还没有看到“实物”。
现在还有什么装备是中国看上但俄罗斯不愿意卖的?这么说吧,就算中国拿10艘055来

现在还有什么装备是中国看上但俄罗斯不愿意卖的?这么说吧,就算中国拿10艘055来

现在还有什么装备是中国看上但俄罗斯不愿意卖的?这么说吧,就算中国拿10艘055来换北风之神,大俄也不可能答应。这几年,中国海军在造舰上确实刷足了存在感,不管是护卫舰还是大型驱逐舰,数量和吨位节节攀升,055型驱逐舰都能组成强大编队。可说起来,大家心里都清楚——中国核潜艇的降噪技术,还有不小的缺口。横向对比,俄罗斯北风之神的静音水平和深海作战能力还是更胜一筹,这种战力可不是用钱能买到的。对于中国来说,北风之神的吸引力非常大,不只是它能在大洋深处潜伏数月,还在于它手里那套布拉瓦导弹。想想看,这种潜艇相当于俄罗斯三位一体核威慑里的海上大杀器,一旦技术泄漏,对于俄罗斯可不是单纯的经济账,那是战略底线都要受影响。俄方一向看得很重,哪怕外汇再紧张,也不会轻易交换。当然,北风之神不是俄罗斯唯一的看家本事,图-160战略轰炸机以及新一代的苏-57隐身战机,哪一个不是俄罗斯国防产业的王牌?这些装备在性能和技术层面都压着不少国家一头。其实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俄罗斯和中国之间的军贸合作曾经像走亲戚一样顺利,苏-27,苏-30甚至S-300防空导弹系统,都一度是按全套买家来。可随着中国自主研发实力崛起,俄罗斯渐渐收紧,军火出口绝对不愿再放大招。像苏-35这样新型的战斗机,核心发动机里动了防逆向的小心思,维护手册也藏藏掖掖。S-400防空系统和更新的S-500,不论买家开价多诚恳,都很少真能看到技术底细。中国原本通过乌克兰摸到一部分技术,俄罗斯回过神来之后,宁愿继续生产老型号也不乐意把更新换代的技术拿出来卖。防空导弹、雷达、导弹制导这些领域,俄罗斯都非常清楚当地库的重要性。对他们来说,这些技术一旦流失,不只是断了财路,更是断了自家在国际上的发言权。有些人或许纳闷,俄罗斯经济压力这么大,何必不借机大赚一票?但如果换个角度思考就明白了,北风之神和布拉瓦导弹这种核心东西,是用来与西方博弈、镇场子的。核心技术一朝落到别人手里,自己的底气就要打折,俄罗斯国防工业得靠这些硬实力维持底线,不卖是情理之中。说到底,中国要的已不是纯装备,而是真正能决定科技代差的“命门”核心技术。降噪、分导、发动机这些领域,如果被中国突破,对俄罗斯军工体系未必是好事,也难怪俄罗斯再难也不愿松口。这局面也给了中国一个明示:靠买别人家的尖货,只能解决一时的技术追赶,但想在核心领域真正立足,只能靠自己的科研攻坚。时间早就证明过,从苏-27到歼-16、从S-300到红旗-9,中国总能拿到借鉴再创新的主动权。即使短时间还买不到核潜艇最顶级的降噪工艺,中国也迟早要自己啃下来这块硬骨头。
目前俄罗斯只剩下一种武器是中国还需要的,而且短期内无法替代,也是中国愿意大量继续

目前俄罗斯只剩下一种武器是中国还需要的,而且短期内无法替代,也是中国愿意大量继续

目前俄罗斯只剩下一种武器是中国还需要的,而且短期内无法替代,也是中国愿意大量继续从俄罗斯采购的武器。北风之神级核潜艇是俄罗斯现役战略装备,中国在这一块有需求,因为自身技术还有短板。这种潜艇采用水滴型艇体,表面覆盖厚消声瓦,泵喷推进系统加上主动降噪,水下噪音控制在低水平,比一些老型号安静。具体来说北风之神的水滴型艇体设计就像海豚的身体,能在水里游得更快更稳。它表面那层消声瓦可不是普通瓦片,而是能吸收敌方声呐波的高科技材料,就像给潜艇穿了一件隐形衣。泵喷推进系统则是把螺旋桨藏在一个管道里,减少了水流冲击产生的噪音。再加上主动降噪技术,能把潜艇内部机器的噪音降到最低。这些技术加起来,让北风之神的水下噪音只有108分贝,比美国俄亥俄级核潜艇还安静,甚至接近海洋自然背景音。中国现有的094型核潜艇虽然已经很先进了,但在这些技术上还有差距。094型的噪音大约在110分贝左右,而且它的龟背设计不仅增加了航行阻力,还会产生额外噪音。在泵喷推进和消声瓦材料方面,中国还在努力追赶。还有一个就是北风之神的战略威慑能力很强,它能携带16枚“布拉瓦”潜射弹道导弹,每枚导弹射程超过9000公里,还能携带6到10个分导式核弹头。这意味着一艘北风之神就能同时打击多个目标,覆盖范围几乎能到达全球任何角落。对于中国来说,拥有北风之神级核潜艇能大大提升海基核威慑能力。在当今国际形势下,三位一体核打击能力是大国地位的重要标志。中国虽然已经拥有陆基和空基核力量,但海基部分相对薄弱,而北风之神的加入能让中国的核威慑更加全面和可靠。不过采购北风之神也面临一些挑战,对核心技术的保密很严格,中国可能无法完全获得所有技术细节。但即便如此,通过引进成品潜艇,中国可以在现有基础上进行逆向工程和技术改进,逐步提升自己的研发能力。说白了北风之神级核潜艇凭借其先进的隐身性能、强大的打击能力和成熟的技术体系,成为中国目前最需要且无法替代的武器。中俄之间的这种军事合作不仅能满足中国的战略需求,也有助于俄罗斯缓解经济压力,是一种双赢的选择。未来,随着中国在核潜艇技术上的不断突破,或许能实现自主研发更先进的潜艇,但在短期内,北风之神依然是中国海军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俄罗斯玩大的了,100多架大型无人机、导弹,闯过基辅,继续扑向中西部方向飞行。

俄罗斯玩大的了,100多架大型无人机、导弹,闯过基辅,继续扑向中西部方向飞行。

俄罗斯玩大的了,100多架大型无人机、导弹,闯过基辅,继续扑向中西部方向飞行。这次俄军不炸发电厂,不炸油厂,摸清乌克兰的软肋,痛打一批乌克兰高新企业和军工厂。其中2枚Kh-101导弹,命中了乌克兰西部穆卡切沃的电子工厂,邻近匈牙利(仅35公里)。然后这家被泽连斯基称为咖啡厂、打印机墨盒等家用电器的三座仓库,大火烧了3天才被扑灭,这燃料确是够猛。俄军101巡航导弹射程2千公里,400公斤战斗部,一边发射诱饵弹,一边飞行攻击目标。对这种深入内陆基本不设防的厂区,两枚就足够摧毁。有观察员指出,该厂疑似为乌军提供无人机核心组件。三年前就有人说过,俄罗斯打的啥战争,乌克兰武器装备生产不停,街上灯火通明该干嘛干嘛,人们在街上散步,结果打了三年多。这下蒙圈了吧,坐标自有人提供,北约关闭雷达,俄罗斯进行轰炸,彻底切断乌克兰的装备生产。
乌军遭遇“黑色一星期”,损失15000人,数百辆装甲车被毁据俄罗斯媒体报道,

乌军遭遇“黑色一星期”,损失15000人,数百辆装甲车被毁据俄罗斯媒体报道,

乌军遭遇“黑色一星期”,损失15000人,数百辆装甲车被毁据俄罗斯媒体报道,8月16日至22日的一个星期,对于乌军来说是名副其实的“黑色一星期”。这个星期里,乌军遭遇了今年以来的最惨重损失,仅人员就损失了大约15000人,数百辆坦克装甲车辆,以及不计其数的火炮被摧毁。仅22日一天,乌军就在各条战线上损失了超过2700人,其中俄军南部集群负责的康斯坦丁诺夫卡战线,至少1500人被俄军歼灭。目前,在哈尔科夫州的沃尔昌斯克、赫尔松州的安东诺夫卡,以及顿涅茨克州的红军城、康斯坦丁诺夫卡、别利茨科耶、塞韦尔斯克等地,俄军的攻势都在不断加强,而且频繁使用FAB-500航弹等攻击乌军的临时部署点、无人机控制站,以及欧美雇佣兵的据点。不少战场视频都显示,乌军部分防线出现溃退,大量刚到前线一两天的“壮丁兵”还没熟悉战场就被打死,“还没领到第二天的早餐,就登上了阵亡登记表”。前两天俄罗斯黑客曝出乌军真实战损已达172万人,未来,如果乌军仍维持日均千人以上的战损,到2026年,他们将面临“无兵可用”的境地。再加上西方援助的进一步萎缩,就算泽连斯基现在不低头,届时,他恐怕也要在“领土妥协”与“国家存亡”间做出终极抉择。
俄媒要是中国打仗,会有很多国家对付中国,别以为有航母和导弹就可以不用怕了,只有动

俄媒要是中国打仗,会有很多国家对付中国,别以为有航母和导弹就可以不用怕了,只有动

俄媒要是中国打仗,会有很多国家对付中国,别以为有航母和导弹就可以不用怕了,只有动武力,把对手彻底打疼的时候,一切都迎刃而解,才能赢来真正的尊重与和平。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俄国媒体抛出一句话:“一旦中国开战,会有很多国家一起来围堵,”听起来像是某种警醒,却更像一面镜子,把外界的心理映射出来,表面是威胁,其实是担忧,担忧什么?担忧的是中国在军事、经济和外交上的力量已经让他们无法轻易应付。外界热衷于渲染“合围中国”的场景,仿佛一场随时可能上演的战争大片,但仔细一想,这种画面真能发生吗?要把十几个国家拧成一股绳,需要一致的利益、稳定的战略目标和极高的付出意愿,而现实的国际关系远比这种想象复杂。不可否认,中国确实面临多方向的压力,东边,日本不断加码军费,扩军行动频繁出现,而且在台海问题上时不时释放出挑衅信号,南边,菲律宾近年靠向美国,甚至在南海问题上开辟更多军事合作,西边,印度在边境保持摩擦,虽然规模有限,但足够让中国分散注意力,再加上美国在全球的军事存在和盟友体系,若真爆发冲突,中国的确要考虑多线应对的挑战。除了军事上的压力,经济与科技的制约同样存在,俄罗斯在乌克兰战事中已经验证了这一点:被切断关键技术和金融渠道,将会对国内经济造成持续性的冲击,美国若联合盟友针对中国,也可能在芯片、先进制造设备甚至金融体系上进行限制,更不用说,西方媒体在国际舆论中占据主导地位,一旦冲突爆发,中国的形象很可能被持续抹黑。然而,外部的这些可能性,并不意味着中国会陷入孤立,支撑中国的底气,绝不仅仅是几艘航母或几枚导弹,而是一整套立体化的支柱。在军事层面,中国已经构建了多层次的防御与威慑能力,以反舰导弹为核心的区域拒止体系,让周边海域形成一道天然屏障,东风系列导弹的射程和精度,已经让任何海上力量在距离中国沿岸一千公里以上都不得不谨慎行事,再加上新一代的高超音速武器,让潜在对手必须重新计算作战风险。与此同时,中国海军的结构也在变化,三艘航母的入列,标志着不再只是近海防御,而是具备了走向深海的能力,福建舰的电磁弹射技术,更让舰载机的作战半径和效率大幅提升,虽然与美国几十年的航母经验相比仍有差距,但这种进步本身就足以改写西太平洋的战略平衡。更难以量化的,是战斗意志,历史上,装备并不占优时,中国依旧敢于与强敌硬碰硬,今天的装备水平已不可同日而语,但那份骨子里的坚决仍在,南海驱离外军舰机、边境对峙的现场,都说明中国军队并不是摆设,而是真正训练出来的力量。如果只看到武器装备,就容易落入“军事至上”的陷阱,真正让“合围”难以成形的,是经济和外交的联动效应,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更是唯一一个拥有完整工业体系的国家,从钢铁到电子元件,从日用产品到高端制造,中国几乎无处不在,任何国家若与中国彻底脱钩,等于自己切断了产业链的一部分。日韩的处境是典型例子,它们在安全上依赖美国,但在经济上高度依赖中国市场,若真要在军事上全面对抗,国内的企业界、金融界能否答应?答案显然很难乐观,欧洲国家也类似,嘴上可能跟随美国表态,但真到牺牲本国利益的时刻,态度往往会趋向谨慎。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骄傲!这些中国军事装备的“第一”真提气!
目前俄罗斯只剩下一种武器是中国还需要的,而且短期内无法替代,也是中国愿意大量继续

目前俄罗斯只剩下一种武器是中国还需要的,而且短期内无法替代,也是中国愿意大量继续

目前俄罗斯只剩下一种武器是中国还需要的,而且短期内无法替代,也是中国愿意大量继续从俄罗斯采购的武器。北风之神级核潜艇是俄罗斯最新一代战略艇,设计上注重隐蔽和打击力。艇身流线型,表面用特殊材料降低噪音,推进用泵喷系统,避免传统螺旋桨的动静。艇内有主动降噪设备,让整体声级比老艇低不少。这种艇适合在北极冰下行动,能从那里发射导弹覆盖远距离目标。每艘艇带16枚布拉瓦导弹,每枚导弹多弹头,射程过9000公里。俄罗斯针对北极环境优化了艇体耐寒和反应堆稳定性,这些技术让它在全球核威慑中占位。中国海军核潜艇发展起步晚,但进步快。094型艇实现了基本作战,但噪音大,导弹射程和载荷有限。跟北风之神级比,中国艇在隐蔽和打击上还有差距。南海需要安静艇巡逻,北极则要适应寒冷技术。中国096型艇在改推进和艇壳,但短期赶不上,需要外部经验。中俄军事合作加深,中国通过演习学俄罗斯艇的数字化和反应堆技术。这些帮助中国补短板,提升自家艇。中国不直接买整艘北风之神级,因为这是战略武器,俄罗斯不出口。但中国对俄罗斯潜艇技术感兴趣,特别是降噪和推进。美国情报说俄罗斯可能转移技术给中国,帮助建更好艇。中国继续从俄罗斯拿关键部件和技术支持,因为本土研发要时间,无法马上替代。这合作让中国核潜艇逐步追赶,但还面临瓶颈,如资源分配到航母和驱逐舰上。中国核艇数量多,但质量跟俄美有距离,所以短期还靠俄罗斯填空。2025年俄罗斯接收第五艘北风之神A型艇,普京出席仪式,强调加强核威慑。俄罗斯计划到2031年建12艘这类艇,B型版本加水射流推进和新降噪,提升深度和速度。海军把这些艇放北方和太平洋舰队,每艘出厂后海试,确保稳定。中俄2025年在日本海搞联合演习,俄罗斯派北风之神A型艇练反潜,中国舰队模拟协作,交换战术讨论艇隐蔽。演习深化技术互动,中国看俄罗斯艇材料和核动力,俄罗斯展示高压泵。中国关注这些,帮096型突破。俄罗斯对技术输出谨慎,避免全球平衡乱,但演习逐步扩大合作。
乌克兰空军称,8月22日夜间至23日凌晨,一架米格-29战斗机在完成战斗任务后降

乌克兰空军称,8月22日夜间至23日凌晨,一架米格-29战斗机在完成战斗任务后降

乌克兰空军称,8月22日夜间至23日凌晨,一架米格-29战斗机在完成战斗任务后降落时失事,飞行员死亡。目前有关此次坠机事故的原因及具体情况仍在进一步调查中。​​​
乌空军8月23日发布通报:昨天夜间,乌克兰空军一架MiG-29战机在执

乌空军8月23日发布通报:昨天夜间,乌克兰空军一架MiG-29战机在执

乌空军8月23日发布通报:昨天夜间,乌克兰空军一架MiG-29战机在执行完战斗任务返航着陆时坠毁,飞行员谢尔盖·维克托罗维奇少校牺牲。通报称,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我们向其家人和战友表示哀悼!
萨达姆被处死19年后,俄罗斯一把掀开美国遮羞布:美国骗了全世界。那场伊拉克战争后

萨达姆被处死19年后,俄罗斯一把掀开美国遮羞布:美国骗了全世界。那场伊拉克战争后

萨达姆被处死19年后,俄罗斯一把掀开美国遮羞布:美国骗了全世界。那场伊拉克战争后产生了太多谜团,萨达姆死后10多年,大俄终于掀开了美国的遮羞布,原来,美国用精湛的演技骗过了全世界,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2006年伊拉克前领导人萨达姆·侯赛因被处决后,国际社会对这场战争的反思逐渐沉淀,近二十年后,俄罗斯近期通过多份解密档案和外交声明,系统揭露了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核心动机与操作细节,引发全球对这场冲突本质的重新审视。根据俄罗斯外交部披露的信息,美国当年以“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发动战争的关键证据存在系统性造假。2003年联合国核查期间,国际团队累计派出700余名专家进行长达半年的调查,始终未能发现任何化学武器库存或核设施痕迹。时任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在安理会展示的“化学武器证据”试管,经后续技术检测确认仅含普通清洁剂成分。更令人震惊的是,美国情报部门早在行动前就清楚所谓“核武器铝管”实为普通火箭部件,却仍将其包装成关键证据。战争背后的经济动机逐渐浮出水面,伊拉克作为全球第四大产油国,其石油交易长期以欧元结算,这直接威胁到美元霸权地位。美军占领后迅速接管石油部,控制该国90%的陆空通道,推动石油交易回归美元结算体系。数据显示,2003-2020年间伊拉克石油日产量从250万桶激增至450万桶,但国家财政收入中能源占比却从95%骤降至50%,而美国石油公司在此期间净利润增长近20倍。俄方披露,美军攻占萨达姆藏匿地窖时,现场发现的17个装满现金与黄金的金属箱至今下落不明,官方报告仅提及75万美元。战争造成的实际代价远超官方数据,联合国报告显示,直接死于战火的平民超过20.9万人,920万人沦为难民,但后续追踪发现因基础设施损毁导致的间接死亡人数可能突破百万。美军在费卢杰等地大量使用贫铀弹,导致当地癌症发病率飙升300%,儿童畸形率高达15%。更致命的是,美军解散伊拉克军队后,数十万失业士兵成为极端组织招募对象,为“伊斯兰国”崛起埋下隐患。当前全球能源格局的演变印证了俄罗斯的指控,伊拉克石油产量虽恢复至战前水平,但国家经济陷入停滞,人均GDP从2003年的2.8万美元暴跌至4800美元。与此同时,美国军火商与能源企业获得超7200亿美元订单,形成完整的“战争-掠夺-分红”链条。历史教训表明,当国际关系沦为利益博弈的舞台,所谓“正义战争”往往成为霸权扩张的遮羞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