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103-前102年两攻大宛之战:切断水源,双管齐下】
前119年漠北之战结束后,匈奴向西北远遁,第一轮汉匈战争画上句点。
之后一直到前103年的浚稽山之战,汉匈双方虽然各种摩擦不断,但并未发生过大规模战争,整体形势归于和平。
考察这一阶段的东亚、中亚整体局势,实力最为强大的汉朝、匈奴之间倒是消停了,但战争并未远去也不可能消失。
在“汉匈争霸”中取胜的汉朝,于前113年开始的数年内,“四面出击”、开疆拓土、大有进展。战争茕茕大者如下:
1、前113年汉攻南越,以伏波将军路博德为首的五路大军十余万人,直扑番禺,平定南越,分其地为南海等九郡;
2、前112年西羌联合匈奴进攻汉朝,攻打陇西的令居、枹罕等地,汉武帝派李息、徐自为率十余万人反击,平定西羌;
3、前111年东越王侵汉,韩锐等多路汉军反击、平定东越,将当地闽越百姓迁徙到江淮之地;
4、前109年汉攻滇(云南),滇王最终投降,“益州”登场,汉方西南边境平定;
5、前109年汉攻朝鲜,战事主要发生在王险(即今平壤),战后汉方置乐浪等四郡;
6、前109年汉攻楼兰、车师,赵破奴以700骑兵虏楼兰王、破车师,该年武都氐族反汉,战败后被迁于酒泉。
后世都说汉武帝雄才大略、武功赫赫或者穷兵黩武,与匈奴、西域等西北方面的战争自然是重点、最显著进展,但西南、南方、东方的“开疆拓土”也不可忽视,仅就战争投入与产出即“战争效率”而言,这些方向反而收效更大。
本文重点说说西域这一块。这就不能不提到张骞。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是在前119年漠北之战以后,主要政治、外交任务与目的,和首次没有实质区别,依然是说服、联合西域诸国,争取“断匈奴右臂”。
按照史书记载,张骞这次起码游走、联系了乌孙、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等西域大国。
前115年,张骞回到长安。其实他此行的收效极为寥寥、基本没有进展,原因倒也不怪他,主要有以下几点现实情况:
1、西域诸国与东方汉朝的距离实在太远,他们不了解汉朝,时空距离导致他们对于汉匈之间的矛盾、战争也不感兴趣;
2、西域诸国都曾被匈奴多多少少“修理”过,比如乌孙、大月氏等国,就是被匈奴从东方故地驱逐,迁徙到当前的地盘;他们现在多数是匈奴的“臣属国”,需要向匈奴进贡、纳税。
据说匈奴在西域设置了“日逐王、僮仆都尉”等编制,专门管理西域诸国。
这就导致西域诸国不敢也无意背叛匈奴,背叛反而才不明智,毕竟汉朝“天高皇帝远”,而匈奴却是眼前实实在在的威胁,改变立场或者背叛,不是没事找事、直接找揍么?闲的皮痒啊。
后来被汉朝俘虏的楼兰国王,说了句大实话:“小国在大国间,不两属无以自安,愿徙国入居当地。”
对吧,我就是个小国,在你们汉匈两个大国之间肯定要“朝秦暮楚”,谁要打我我就投降,谁牛逼、说的算我就听谁的,别怪我骑墙、立场反复,问题很好解决啊,把我们国家、百姓迁徙到汉朝来不就行了么?不然汉军走了,匈奴军又打来,我不投降能有什么办法?
这就有些像春秋时代的郑国,在晋楚两个大国之间反复横跳,他们不知道丢人啊?但真能就此责怪郑国么?
所以汉武帝没有处死楼兰王,对于张骞“空手而回”也能理解。
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张骞正事没干成,不代表这个事没有意义,相反,“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经济贸易等重大意义早已被后世传承、公认。
即使是当时,这个事情都可谓“立竿见影”,很多人眼红张骞的成就与获利,纷纷向汉武帝上书,听说西域诸国还有很多奇奇怪怪、价值连城的宝物啊,我们也要去出使、开展贸易!
一时间俨然成了热门“母猪生意”。
汉武帝也无所谓,你们想去就去呗。正所谓良莠不齐,“妄言无行之徒皆争效之,其使皆贫人子”,估计是在汉朝混不下去的人,才会不惜冒险前往西域,富贵险中求嘛。
这就导致西域诸国很烦这些素质普遍不高的“汉使”,估计是交易没规则、做事不讲究、破坏当地经济、治安等情况常有出现,他们之后就拒绝接待汉使,甚至连起码的食物和水都不给提供。
这些汉使也很生气,做生意嘛,总归得谈吧,别的汉使可能不咋地,但我们可不是啊,怎么能直接让我们吃“闭门羹”呢?
于是就出现了“积怨至相攻击”的现象,本来语言交流就困难,不谈或谈不拢很容易就直接干架了。
长此以往愈演愈烈,再加上匈奴方面常常袭击汉朝派出的使者团队,汉武帝觉得丢了面子,就要找回场子。
前111年,汉武帝派了两员大将进攻匈奴,分别是“浮沮将军公孙贺”、“匈河将军赵破奴”,各自万余骑兵,其中浮沮是个井(估计当时相当有名)、匈河即匈奴河,距离汉朝都要一两千里,显然是想深入匈奴、寻敌决战。
结果两路都是“皆不见匈奴一人”,毛都没打到,估计是匈奴方面提前得知了消息,不敢和汉军交战,先行躲开了。
这是这一阶段“地名+将军”命名方式的开始,以战役最终抵达的目的地来设置将军职务,后来李广利的“贰师将军”也是如此,“贰师”其实是“贰师城”,大宛国最有名的产马地与城市,李广利最初是要去贰师城获取“汗血宝马”,所以得了这个名号,一直沿用下去。
所以,这不是李广利很“贰”的意思,当然这么理解也大致说得过去,他这辈子确实跟“贰”挺有缘,后续文章肯定会反复提及。
说回正题,西域诸国见汉朝没打到匈奴,就更放肆了,一看到汉朝使团、贸易团队出现,就跟匈奴打小报告,让匈奴军队前来“打劫”,以正规军打贸易团队,结果可想而知。
汉武帝被气坏了,匈奴军队是逮不到、打不上,难道你们这些“二鬼子”还不能修理么?于是前109年冬12月,他再次派出赵破奴,直接进攻楼兰、车师等国。
这些国家就在敦煌郡、玉门关西侧边上,算是首当其冲,只能说活该倒霉。
这次赵破奴只用了700多名骑兵、不到一个月,就火速搞定两国,效率可谓奇高,也算“杀鸡骇猴”,给了其它西域国家一个严重警告,再和匈奴合谋对付、影响汉朝对外贸易,就是这个下场。
所以之后消停了几年。再加上这一段匈奴的单于频繁换人,无心于外,起码临近玉门关的这些西域国家,不敢公开招惹汉朝了,甚至立场都有所转向,可见“小树不修不直溜,人不修理哏赳赳”。
前104年发生了一件大事,有使者回来跟汉武帝说,大宛国有上等好马即“汗血宝马”,就在贰师城,他们之前故意藏着掖着,就是不想让汉朝知道,怕被汉朝获得。
后世认为汉武帝决策打大宛,就是为了“汗血宝马”,这个事其实不算多离谱,当年秦始皇打百越,当地的宝物也是个由头。
至于汉武帝,恐怕不是“马匹收藏爱好者”那么简单,不排除有引入良马,改善汉马基因的意图,毕竟匈奴还没彻底消灭呢,“战马军工产业”还需钻研、提升。
这次大宛之战,严格说就是“贸易”引发的战争,估计是以姚定汉为首的这些使者,跟大宛国闹了矛盾,或者大宛的官方贸易政策让他们不满意,他们就来怂恿汉武帝“找茬、开战”。
这个现象,放诸全球史特别是近现代西方的“殖民史”,无疑大有相似之处。冲在前面的使团、商人、公司搞不定了,受到羞辱了,就怂恿背后的帝国来开战。
汉武帝一开始还是很讲究的,“使壮士车令等,持千金及金马以请之”,算是给足了大宛国面子。
结果大宛国舍不得给,应该是不想汗血宝马的优良基因流入汉朝,如果是站在军工产业的角度考虑,这个做法可以理解,“专利”、顶级资源怎么能随便转让、泄露呢?匈奴单于要是知道了,他不会发飙么?
同时,大宛王等“贵人”经过研判认为,汉朝距离太远、路途艰难,汉军很难打过来,过来了也是疲惫之师,无需害怕。所以直接拒绝了此次“交换”。
当时的汉使,可能早就对大宛国心怀不满了,再加上是这么个答复,当场发飙,抛下几句狠话,直接闪人。
大宛方面也很生气,觉得被汉使轻视、羞辱了,直接通知东边的一个叫郁成的附属小国,让郁成王“打劫”汉使团队,杀掉了汉使。
这下汉武帝就怒了,姚定汉等人趁机进言:“大宛国实力很弱的,三千汉军就能搞定,小case!”
之前不是有赵破奴七百骑兵搞定楼兰、车师两国的范例么?汉武帝也觉得问题不大,马到成功的事。
最能凸显汉武帝“乐观”的是,他任命“大舅子”李广利担任此战的汉军将军,目标是“贰师城”嘛,所以“贰师将军”就此闪亮登场。
汉武帝这个任命,估计司马迁那是相当不满,你李广利算个蛋,不就是靠着你妹子李夫人的脸蛋么?别以为你和我偶像名字重合三分之二,你就真牛了!
后世司马光也对此大发感慨,打仗关乎国家命运、士兵性命,怎么能随随便便就让毫无经验的李广利上呢?
其实汉武帝这个任命,确实有些缺乏考虑,但也不能因为李广利的“外戚”出身就予以彻底否决,汉武帝的实际意图,很可能是想“赌”一把,要是李广利真能成为“卫青第二”,他还不赚大了?
再加上这一战的战前评估,难度确实很小,很适合汉武帝拿李广利来“赌博”、“试验”一下,如果真是难度巨大,汉武帝自然会使用赵破奴、公孙贺、路博德等宿将,让李广利上不是故意坑大舅子么?
其实这里还有个现实原因,这一阶段汉匈浚稽山之战很快上演,这个才是重点,赵破奴等人都投入到了此战上,导致李广利“捞到”了这个出征机会。
但是,汉武帝显然赌错了,李广利的“首战”,那真是输阵又输人。
此时是前103年秋天,他此行统率六千骑兵,另加数万名“郡国恶少年”,这个架势猛一看,很难不给沿途各国类似“鬼子进村”的观感,于是他们纷纷关城门、防守,原本说好的军粮供给就更不要想了。
李广利事先就没怎么考虑过后勤辎重这块,还以为自己会很受欢迎呢,结果却是这个局面,导致他和大军很快落入饥饿、尴尬境地。
那就借鉴霍去病的“因粮于敌”吧!沿途直接开打,能打下就吃,打不下就过,这哪是天朝正义之师啊,不是活脱脱的土匪么?
等打到郁成国,他已经只剩数千饿肚子的骑兵,估计那些恶少年早跑了,饭都没得吃,谁还跟着打仗?
这一战可想而知,李广利被郁成王打的大败亏输、战损极多。
“李贰”也没了脾气,跟几个部下一商量:“至郁成尚不能举,况至其王都乎!”
就此扯乎吧!
这个过程,一看就跟闹着玩似的,充分证明李广利根本没有任何军事天赋,什么治军、用兵、后勤,他压根都不入门。
其实他没有经验、打败仗也可以接受,甚至很正常,但他这一路“烧杀抢掠”,充分说明他缺乏政治、外交意识,这不是严重抹黑汉朝的国际声望,给一贯好面子的汉武帝直接添堵么?
所以汉武帝那是相当愤怒,本来马到功成、宣扬国威的小仗,居然打成这个蛋样子,你李广利还有脸回来啊?
给朕关紧玉门关,谁进来就砍谁!
李广利被吓得七魂丢了六魄,老老实实待在敦煌喝风饮雨,当时还没有莫高窟可以打发时间……
大概与此同时,汉匈之间上演了浚稽山之战,最终汉军大败亏输,赵破奴甚至被俘虏,相比之下,李广利还不算最丢人的。
前102年夏天,群臣都建议把李广利及其军队撤回来,集中兵力打匈奴,但汉武帝一意孤行,毕竟“为外国笑”怎么可以呢?我刘彻不要面子的么?
不行,让李广利戴罪立功,一定要打下大宛!
这次李广利也学乖啦,估计这一年中没少恶补兵书,终于晓得打仗大概是咋回事了。
鉴于上次主要输在后勤,他这次特别重视,“负私从者不与,牛十万,马三万匹,驴、橐驼以万数,赍粮、兵弩甚设。天下骚动,转相奉伐宛五十馀校尉。”
反正要么战死,要么撑死。
汉武帝也经不起再丢人,拿出“狮子搏兔”的架势,后续连续派出军队前往支援李广利,甚至在酒泉、张掖调集18万重兵以防不测。
李广利这次非常争气,三万大军包围大宛国的都城,而且他这次创造了一个中国军事史上可能前所未有的新战法,即“切断水源”!
因为大宛城的城里是没有水井的,平时都是到城外的河流打水,现在被包围了,水源势必成为大问题。
李广利随军有很多“水工”即水利工程师,他们改造了大宛城周边的地下水,让这些水不流经大宛城的地下,让城里就算打井都找不到水。
这显然是个技术活,比后世战例中直接派兵抢过水源,技术含量无疑高很多。
李广利现在也懂政治了,同步玩起“双管齐下”,边打边劝降,争取分化大宛高层内部。
效果很显著,大宛城坚挺四十多天后,大宛王还头铁,但那些“贵人”却受不了了,索性联合杀掉大宛王,跟李广利洽谈投降。
当时西北的康居国已经前来救援大宛,鉴于汉军势大,迟迟不敢进军,估计在等汉军顿兵城下、师老兵疲之时;再加上有汉人在帮助大宛钻研打井技术,很可能短期内技术爆炸、获得水源,综合考虑,李广利接受了投降。
这里还有个插曲,首战击败李广利的郁成王,确实很善于打仗,此战再次击败校尉王申生的千余部队,李广利接着派出搜粟都尉上官桀,应该是以兵力优势击败了郁成王。
郁成王随后逃到康居,被康居出卖,送给了汉方。上邽骑士赵弟估计很恨他,又担心他逃跑,索性一剑砍掉郁成王的头颅。
现在李广利终于有脸“衣锦还乡”了,沿途国家都被汉军击败大宛的战果所震慑,纷纷表示臣服、主动提出质子,更是让李广利找回面子、满面春风。
但有个事他可能从来没有想过,就在他进攻大宛这一段,匈奴方面其实是有包抄他,与汉军决战的战略意图的。
只是鉴于汉军各处的兵力都相当雄厚,匈奴才没敢这么做,但还是想通过楼兰等国断绝汉军后路,这个事情被一个叫任文的“军正”及时发现,并通过迅速逮捕楼兰王,粉粹了匈奴的这一设想。
要不然,李广利很可能面临后勤被切断,乃至大军被偷袭的情况发生。
这说明汉武帝的全力准备并非多此一举,而李广利的军事水平,可上升空间不是一般的大。
最后补充下汉武帝最关心的事,汉军战后“取其善马数十匹,中马以下牝牡三千馀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