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以结构化教学层层推进,上好一堂期末复习课?

识课程 2024-03-02 09:54:53

复习课是教学过程一种非常重要的课型,对夯实学生的基础、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学期末的来临,如何上好一堂复习课,如何进行复习课设计也成为教师教学工作的重心。

本文通过一节优质课例的展示与解析,还原如何以结构化教学的方式,遵循追问所学、整体解析、要素拆解、综合探究、系统建构等过程,上好一堂真正能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结构化与思维结构化的复习课。

本文共4148字,仔细阅读10分钟

编辑/肖梅香 统筹/孙习涵

阅读本文,你将收获以下内容:

※ 如何上好一堂复习课,如何进行单元复习课设计?

地理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其中综合思维是一种认识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思维方式和能力,包括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和地方综合。

地理必修一主要为自然地理内容,组成自然环境的大气、水、土壤、生物、岩石及地貌等要素通过大气环流、水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和生物循环等过程,进行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整体。学生建立各自然地理要素间的联系是理解自然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的基础,对学生发展综合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是自然环境整体性的基础,“物质迁移与能量交换”不管是在知识体系构建还是思维方式引领等方面对于自然地理课程与教学都非常重要,具有学科方法论的意义,因此,“基于地貌成因的必修一单元复习课”以“物质迁移与能量交换”为大概念,统领进行教学设计。

基于地貌成因进行单元复习,从学生身边的情境嵊泗石林出发,结合太行山石林和西北土林等案例进行分析,创设真实情境,引发认知冲突,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建立指向大概念理解的思维过程,建立太阳辐射、大气、水和地貌之间的综合联系,并从时空综合的角度理解各要素之间联系的差异性,初步建立自然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的观念,培养综合思维能力。

立足所学,追问启思

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完成必修一1-4章的学习,能够运用大气受热过程、热力环流、水循环等原理分析问题。但在自然地理学习过程中,由于学习内容多,学习时间短,缺乏对太阳辐射、大气、水和地貌之间的关系的理解,难以自主建构结构化的知识体系

本复习课的教学目的也直指这两大问题的解决。

因此上课伊始,教师直奔主题,展示教材第1-4章章节目录,并以 “你认为教材前四章有什么联系”这个问题导入教学,激发学生认知冲突,让学生思考必修一的主要内容与结构,并提出对应核心任务:提炼主要内容关键词,用箭头或横线连接的方式简单绘制各要素之间的关联。

通过提炼关键词并绘制各要素关系的课堂任务,教师发现大部分学生能锁定“大气、地表形态、水三大关键词,但也出现学生能提取关键词不能建立联系,或者能简单建立各要素联系,但不能说出是怎么产生联系的学情难点挑战。

基于上述学情认知,教师点拨学生:自然环境是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构成的,大气、地表形态和水也是组成自然环境的主要物质,思考这四章之间的联系,也是在思考这些物质之间的联系,而地貌的形成与大气、水紧密相连,因此本节复习课主要通过“典型的地貌成因解析,探究各关键要素之间的联系”。

上述教学环节,能够帮助教师摸底学生对太阳辐射、大气、水和地貌之间关系的理解程度,及其知识结构化程度;让学生反思监控自身学习所得程度,帮助他们进行思维结构评价,明确思维起点,同时为本单元复习课的深入开展打好基础。

案例导入,整体解析

本教学环节,教师导入典型的海岸地貌“嵊泗石林”,创设了学生熟悉的情境,旨在通过分析嵊泗石林的形成原因和能量来源,让学生理解热力环流过程中太阳辐射能转化为风能,并作用于海面促进海水运动塑造海岸地貌的过程,初步建立太阳辐射、大气、水和地貌之间的联系。

基于真实情境,教师让学生说出“嵊泗”石林的形成原因。学生给出了石林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海浪侵蚀。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是什么为海浪提供了动力,也即海浪的能量来源是什么?

学生结合自身认知及此前所学,认为潮汐、风是海浪的能量来源。但能力不足以进一步探究成因,教师及时将潮汐归因为宇宙的能量,并明示风是海浪主要能量来源。

师:海浪的能量来自于风的话,风的能量又来自于?

生:大气的流动

对此,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大气流动形成风”的相关原理和知识——将海浪的形成初步归因为“近地面大气的水平运动”,进而又将“大气的水平运动”归因为“气压差”,将“气压差”的形成原因导向“大气的垂直运动”,将“大气的垂直运动”再归因为“温差”,最终揭示温差成因为“太阳辐射”,而这也是海浪形成背后的“能量转换过程”。

基于这个“能量转换过程”所导致的海岸石林的形成,教师提示学生又找到了一个新的关键词“太阳辐射”,并让学生尝试绘制地貌、大气、水、太阳辐射之间的简要联系图。

整个教学环节,始终引导学生思考热力环流过程中的能量转换及其影响,为学生综合思考要素联系提供思考路径,初步提升综合思维能力。

多维对比,拆解要素

本教学环节,教师导入典型内陆地貌“西北土林(雅丹地貌)”和华北典型地貌“太行山石林”,创设更复杂的情境,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通过引导学生思考热力环流过程中的能量转换及其影响,进一步建立各自然要素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发展综合思维。同时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从区域差异的角度思考要素联系,增强区域认知和空间综合的思维能力。

教师提示学生可以参照上一学习环节的探究过程和方法,来推导“雅丹地貌的主要成因”。

学生认为内陆西北土林的成因主要是风蚀,而风的形成最终还是要归因到“太阳辐射”。因此将内陆“雅丹地貌”的主要成因归纳为,太阳辐射导致的热力环流引发的持续风蚀,也即大气通过风直接作用于地貌。

转换地理区域,教师引导学生将目光转移到我国华北太行山的“石林地貌”,同样要求学生从大气、水的角度来探究该地貌主要成因。为了帮助学生搭建深入思考的阶梯,教师提示学生,太行山脉地处我国半湿润地区,探究的过程要考虑该区域和西北内陆不同的气候条件差异对比。

借助教师提供的思考支架,学生顺利将“太行石林”的主要成因锁定在“水循环”过程带来的“水侵蚀”。并且学生能够回顾历史所学,将“水循环的能量转换过程”进行理解性表达——即海水蒸发到大气层是源于太阳辐射带来的热能,再借助风能输送到大陆上空,凝结降水形成径流的过程又转化为水动能,通过水动能侵蚀改变地貌。

如上所述,通过海岸石林、内陆土林、太行石林三种典型地貌成因探究,教师带领学生对比解析了地貌成因风蚀和水蚀背后的“热力环流”与“水循环”能量过程,从而梳理了完善的地貌、大气、水、太阳辐射知识结构图:

太阳辐射是根本能量来源,大气、水、地貌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产生联系,联系的途径就是地理过程(水循环、热力环流),而这个地理过程的背后指向的就是本单元的核心概念“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关联时空,综合探究

学生建立了结构化知识体系后,教师要围绕本课时的最高素养目标——通过本次单元复习,学生初步建立自然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的观念,加深对地理过程和地理规律的认识,培养综合思维能力和区域认知能力,进一步设计并开展教学。

统筹考虑时空因素影响是地理综合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维度,因此在本教学环节,教师跳出传统复习课的套路,通过设问“同一纬度受到的太阳辐射相差不大,为什么会形成不同的地貌景观?”来引发学生更进一步的探究,让学生将思考的角度转向时空影响因素。

师:同一维度,为何会形成太行石林、内陆土林两种完全不同的地貌景观?

生:气候不同。

师:气候不同的背后是什么?

生:海陆位置差异,造成的降水差异。

师:越靠近沿海地区,和海岸的联系越紧密,水循环过程越旺盛,太阳辐射的能量转化过程越趋于“水循环”的能量转化过程,往内陆干旱地区,则越偏向“热力环流”的能量转化过程。这也是干旱地区多风沙地貌,湿润半湿润地区多流水地貌的原因所在。因此,一旦一个要素改变,地貌景观就出现了差异。这种地理位置的差异说明了环境具有多样性。

从空间因素探究成因后,教师带领学生在同一纬度中间地带,找到第三种完全不同的地貌“黄土高原”,进一步激发学生认知冲突,通过综合分析,让学生从时间发展的角度思考要素联系,增强时空综合的思维能力。

师:回顾之前的学习,黄土高原是怎样形成的?它的形成动力是?(教师提供思考支架:黄土高原层层堆积,并且从西北到东南呈现土质颗粒从粗到细的差异。)

生:由风携沙沉积而成。

师:黄土高原同时呈现千沟万壑的地貌特征又是因何形成?

生:水流作用。

师:也就是说,黄土高原地貌的形成既有风的作用,又有水的作用。你认为哪个为主呢?

生:水的作用为主,千沟万壑的地貌特征非常显著。

生:风的作用为主,风带来了黄土层,没有黄土层,形成不了这种地貌。

此时,教师鼓励学生进行观点碰撞,思考两种答案是否矛盾,两者能否合理融合于一体:

师:刚说了,黄土层要先形成,才能进行切割,所以风的作用和水的作用,有先后?

生:时间先后。

师:是的,风力沉积了千百万年,到现在千沟万壑主要以水流作用为主。

教师及时回应学生答案,点明将地貌的形成放到地球46亿年的历史中去看只是其中一个缩影,随时间的发展变化,地貌也在不断改变,时空差异也是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塑造因素。

学科视角,系统建构

本课中,教师带领学生,围绕地貌探究了太阳辐射、大气、水、地貌的内在联系,及时空差异对各要素的影响,在教学中不断增加要素进行综合分析,形成结构化知识和思维,一步步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

而在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教师联系自然地理之后要学习的内容“人类活动如何与自然环境相适应”以及之前学习的内容“土壤、植被”等,将本单元的内容结构放置于学科视角体系,进行归纳总结和可视化呈现,尤其点出本单元的学习与复习,已梳理清楚自然地理环境五大要素中的三大要素:大气、水、地貌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将土壤和植被(生物)这两大要素添加进来后,它们之间的完整关系又该如何建构?怎么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表现出来?

通过该课外拓展作业的布置,让学生建立基于学科视角的体系化知识结构和思维结构,促进思维结构外显,便于评价学习效果。

作者 |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 杨晓芳

编辑 | 肖梅香

统筹 | 孙习涵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