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书在从汉代经历了将近八百年的发展演变,到唐代确实退出了书法实用领域了。
隶书之所以会退出历史舞台,是有事实上的历史必然性的。
隶书碑刻。
首先,魏晋时代 出现了不少新的书法创新和改革。
伊秉绶临摹的《张迁碑》。
其中成熟于东晋的楷书,要比隶书书写速度快一点。按照社会效率规律,隶书被楷书取代,这是迟早的事情。
我们大家都知道,隶书登上历史舞台,也是因为符合社会效率原则,才替代了篆书的书法主流地位。
所以,东晋到南北朝时代,隶书向楷书演变的潮流是非常明显的。
比如说,我们说的“魏碑”,事实上,魏碑书法的具体情况是十分复杂的,总之一句话,魏碑的母体是隶书。
而隶书的风格样式非常多,所以,从不同隶书发展过来的“魏碑”也就多姿多彩了。
汉代《衡方碑》。
这些“魏碑”在南北朝的后期,也向楷书的方向发展,所以,隋代的书法,已经很接近楷书了。例如,隋代的《董美人墓志》等,基本就是楷书了。
唐代科举制度完善起来,为了适应科举书法标准化问题,楷书就大行其道,隶书自然就彻底退出实用领域了。
宋、元、明、清各个朝代,科举制度不但越来越完善,而且对书法标准化的程度也越来越高了。
郑板桥的“六分半”书法,隶书的融入,给楷书带来新鲜的想象力。
到了明清时期,楷书已经非常僵化了,人人董其昌赵孟頫,书法千人一面,非常没有生气,有志于书法复兴的,痛斥楷书为“馆阁体”。
那么,清代为什么出现了隶书复兴的新气象。
其实这种新气象与“馆阁体”真的没有太大关系。
隶书的复兴,纯粹因为清代文人没有什么文化事情可做,就兴起了金石考据整理国故的风气。
邓石如的隶书,以篆法写隶书,古朴厚重。书法的“金石味”就来源于篆书和隶书的碑版味。
其中 碑版学,本来是一种考古资料,但是,却引起了书法家重视,也是学者研究的新鲜话题。
同时,清代的书法社会需求也非常普遍。
邓石如书法作品。
比如说,家家户户都要挂中堂,这就需要形式多样的书法。如果还是楷书,也没有什么新意。
所以,学习隶书,不但是书法艺术,也有实用价值,书法家就会当做一门新的学问来研究。
可贵的是,清代书法家,也不是完全食古不化,而是富于创新,在清代产生了邓石如、伊秉绶这样杰出的书法家。也产生了郑板桥,金农这样的书法家,他们直接对隶书有很大的革新,给书法艺术增添了新鲜血液。
金农的“漆书”,其实也是隶书。金农的隶书造诣是很高的。所以,运用自如。
需要回顾的是,唐宋元明清以来,书法基本上割断了真草隶篆的有机联系性,楷书自身长期得不到书法营养的滋养,所以,书法也越来越干枯了。
例如,楷书与隶书,隶书与魏碑与楷书,都是近亲关系。唐代书法家还吸收隶书魏碑的营养,但是,宋代以后,基本就在唐楷的范围学习书法,所以,书法只能僵化。
隶书是中国“现代”书法之母,激活隶书,也是对书法艺术的全面继承和发展。
隶书也是最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书法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