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胯不活步不稳?传武大师亲授磨胫真诀,三招让你身法快如闪电!

千万别以为,每天练拳就是了,反正有一天能成,这是个误区。温故而知新,这话没错,但还需体悟总结,才能更加了解拳术,这是深入

千万别以为,每天练拳就是了,反正有一天能成,这是个误区。温故而知新,这话没错,但还需体悟总结,才能更加了解拳术,这是深入的唯一途径。理清,拳法精。练对了,效果显著。

所托非人,传承不正。功夫是中性的,坏人学会了,照样厉害。是非不在人心,成败关乎实力。别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传承就是一个事,把东西传下去,没有旁的。

以前的武林,有个东西叫海底,就是家谱,记载着一个门派的传承体系。名分是虚的,东西是实在的。多少武人,曾经显赫一时,如今却被世人遗忘。天下英雄,有谁不想笑傲江湖,豪气云天?

但再强的武功,也抵挡不住岁月之力。时过境迁,该来的总会来,该去的也留不住。到头来,再好的东西,也许只能跃然纸上,终归消失在茫茫的江湖之中。

练拳的人常有误区,以为招式华丽就是功夫高,殊不知真正的胜负手藏在脚下。磨胫,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实则是传统武术的精髓所在。不会磨胫,练十年也是徒劳;懂了磨胫,三招两式就能见真章。

许多人以为磨胫就是两腿相蹭,大错特错!磨胫的核心在于"收束并拢",让小腿内侧主骨贴近中线。这个技术最早见于形意拳,后来被太极、八卦等门派吸收。它不是简单的腿部动作,而是通过胯部微调,让每一步都踏在自己的中线上。

磨胫。磨,收束,并拢。胫,小腿内侧主骨。整句意为:凡打拳,一动必要步踏中线。尹派八卦掌犹善此功。这个技术,会产生一个效果,就是后开胯。光掖胯还不够,还要后开胯,脊柱才能贯通。

中线是什么?就是人体的重心线。练拳时,先要占住自己的中线,才能破别人的中线。老话说:"欲破人中,先找己中。"人中是对方的中线,己中则是自己的中线。

磨胫的目的,就是让每一步都精准踏在己中,进而直逼对方的人中。不会找中线,打拳就像无头苍蝇,再猛的劲也使不到点子上。

磨胫不是腿法,而是胯法。光练腿不调胯,步法再快也是死步。真正的磨胫,是通过胯部微调,让重心与落脚点完美契合。就像走钢丝,脚底含着多股劲道,稍有不慎就会失去平衡。

重心要与落脚,保持一致。打拳,玩的就是重心。先要占住己中,再破人中。中线是重心所在,一旦被人占住,犹如房屋没了支柱。开胯有什么用?就是让身法活起来。

许多人打拳时上身僵硬,就是因为胯没打开。磨胫时,下身收拢贴胫而出,上身微摆透着活劲,整个人就像一张拉满的弓,随时可以爆发。这样的步法,进可攻退可守,对手根本摸不清你的重心在哪。

两个人的比武,都是动态的,高手会先把重心隐藏的很深。也有的会通过步法,迷惑你上当。磨胫,就是最标准的卡尺,可以丈量彼此的间距,深浅,以及角度等。磨胫,动起来非常好看,下身收拢,贴胫而出,步法精准。

磨胫在实战中有两大妙用:一是丈量距离,二是变换角度。高手过招,胜负往往在一寸之间。磨胫就像一把卡尺,能精准测量彼此的间距和角度。通过几步磨胫,就能套出对手的重心所在。

对方中门防守严密怎么办?磨胫可以瞬间碎步位移,从正门转到偏门。这就是为什么说"八卦奸,太极滑,形意刁",说的就是角度变化。有形有意都是假,步到无心方见奇。

真正的实战,不是硬碰硬,而是通过步法让对方的重心暴露无遗。练拳不练步,到老一场空。磨胫不是腿功,而是身法;不是招式,而是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