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自选式”单元评价,完成教学评一体化的闭环

识课程 2024-08-26 17:28:46

本文共4440字,仔细阅读11分钟

编辑/肖静 统筹/孙习涵

如何借助评价设计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单元教学中落实教学评一体化?本文的单元教学设计案例中,通过“自选式”评价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特长参与评价,此外,评价活动注重情境性与实践性,找到了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

用好任务群,为单元学习绘制图谱

在当前语文教育改革的浪潮中,任务群学习以其独特的魅力,为语文单元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它作为连接知识与实践的桥梁,不仅引领学生在具体任务的驱动下深入探索文本内涵,还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及合作能力的全面发展,成为提升语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以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学为例,依据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与课标要求,我们可以将其锁定在“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通过纵向梳理教材,我们确定了本单元学习指向的核心概念及其进阶路线,为单元教学规划了教学路线图。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将本单元的语文学习园地与习作部分全部纳入单元教学范围,结合不同课时的教学内容设计了六个层层进阶的关键问题,上指单元学习任务群,下联单元学习内容,基本确定了本单元的内容组织线索:

关键问题一:读懂诗句含义,体会人物情感

关键问题二:关注人物描写,感受内心世界

关键问题三:透过人物表现,揣摩内心变化

关键问题四:细读人物自述,体悟人物品质

关键问题五:运用所学方法,尝试情景创作

关键问题六:聚焦人物描写,表现人物内心

以学定教+评价前置,完成教学评一体的闭环

本单元为革命传统题材内容,对革命时代的历史,距离“10后”的小学生时代久远,学生远离革命时代,对文章理解有困难,不易与文中的人物产生情感共鸣,这也增加了教学的难度。

因此,在学习课文前,可以让学生查阅、收集相关的资料,了解时代背景、当时的社会环境等,为学习课文做铺垫。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拉近学生与时空的距离,补充相关资料,带领学生联系文本、联系生活、联系实际,来进行文本解读,进入课文情境。

纵向来看,五年级的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他们在四上第六单元中学习过“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在四下第七单元学习过“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可以说已经初步掌握了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与感受人物品质的阅读方法。

而本单元要求学生对人物的内心体会得更加丰富、细腻、深入,同时能进一步提升学生写人记事的能力,实现语言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的阶梯式、螺旋式上升。据此,我们从语文学科素养的四个维度设计了本单元的学习目标。

要将目标、教学与评价合而为一,评价前置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对标四个维度的素养目标,我们设计了四种不同形式的单元评价,包括基础达标测试、表演、寻访、绘画等评价形态,并给予学生选择权,完成素养评价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让单元评价彰显趣味性。

1.单元评价设计一:落实语言运用素养目标

为了检测学生的基础,落实语用目标,我们从积累运用、阅读理解与习作三个维度设计了本单元的过关练习,帮助学生夯实知识基础。

2.单元评价设计二:落实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素养目标

为了让学生通过情感共鸣加深对文学作品或剧本的理解,同时激发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全面促进分析、推理能力的提升,我们设计了小组“自导自演”单元评价表,以此落实思维能力与审美创造素养维度的目标。让学生亲自参与创作与演绎的过程,通过设计人物动作、神态和语言,深化对角色内心世界的理解与分析。

3.单元评价设计三:落实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素养目标

要真正理解课文中的人物,并为后续的写作打好基础,我们从绘画与文字两个层面设计了第三个单元评价。该评价给予学生充分的选择空间,要求学生开动脑筋,从艺术与语文两个学科的不同视角进一步深化对人物的理解,感受人物的内心活动,同时发展臻美思维。

(1)选择一:绘画呈现

(2)选择二:文字呈现

4.单元评价设计四:落实文化自信素养目标

单元学习的最后,为落实文化自信素养目标,借助本单元的学习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我们从寻访与演讲两个层面设计了单元评价四,与评价三一样,该评价也给予学生选择的空间,让学生能够基于自己的兴趣与擅长来迁移与完成本单元的学习。

(1)选择一:寻访

(2)选择二:演讲

以学习单为抓手,助力学生解决六大单元关键问题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完成单元学习,我们精心设计了学习单,它作为强有力的抓手,引领学生从基础夯实出发,通过细致梳理知识点,确保根基稳固;进而转向思维建构,鼓励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搭建知识框架;最终聚焦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在探索中生成并解答六个关键问题,这一过程不仅深化了理解,还促进了知识的内化与应用,确保了课时目标的全面达成。

1.关键问题一:读懂诗句含义,体会人物情感

引导学生借助课前搜集到的资料,来理解诗题。学生在学习中饶有兴趣地谈到了相关的内容。在本课时的教学中,我们一改以往的逐句讲解和整体串讲的方法,放手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说所看到的诗中的哪些画面。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你说一个,他说一个,组成了完整的诗歌画面。虽说打乱了诗句顺序,但真正做到了让学生用自己的话理解诗句,从而感知诗的意境,同时让学生披文入境,再现故事情节,感悟人物内心世界。

2.关键问题二:关注人物描写,感受内心世界

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由于受到年龄和经历的限制,对抗美援朝这段历史本来就比较陌生,“体会毛泽东丧子后极度悲伤的心情和常⼈难有的宽广胸怀”对学生来说⽐较困难,对于主席所面临的艰难抉择理解起来更是困难,他们根本体会不到主席作为一个年近六旬的老⼈的失子之痛。

为了能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感受主席常人的情怀和伟⼈的风采。我们在课前专门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抗美援朝的资料,搜集毛岸英及毛主席一家为革命牺牲的六位烈士的相关资料,让学生对文本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在教学中,我们注重从文本中挖掘,让学生通过初读来整体感知课文大意,在细读中让学生动手划出描写主席心情的句子,划出令自己感动的句子,并写出自己的感受。通过交流学习,使学生学会抓住重点词语来体会句子的含义,通过⼈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品质。

整体课时教学以读为主,在读中感悟,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采用“情境教学法”,并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加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化,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和创造性思维。

3.关键问题三:透过人物表现,揣摩内心变化

在本课时的教学中,我们重点关注学情,以学定教,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首先用学生熟悉的、类似的视频导入新课,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既让学生注意到故事之间的联系,又使通过读沃克医生与刘伯承的对话,体会沃克医生和刘伯承的内心想法。

其次通过同桌分角色朗读对话,为完成课后第四题以沃克医生的口吻讲一讲这个故事做好准备。学生对即将学习的课文有个大致的了解。

然后紧扣对人物动作、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引导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入情入境地朗读,在读中体味、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紧扣细节描写,抓住对刘伯承在手术中的动作、神态的描写,以及沃克医生做手术时的紧张,体会刘伯承钢铁般的坚强意志。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以读为本,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加强读书的指导,适当补充资料,使学生入情入境,读得更有滋有味。注意引导学生揣摩课文有特色的表达方法,如对话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等,渗透写作方法的指导。既注重语文的工具性,又注重人文性,使二者达到和谐的统一。

4.关键问题四:细读人物自述,体悟人物品质

对于六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很难真正理解革命年代革命志士的壮志情怀,因此在教学时,我们从方志敏生活的贫入手,接着讲方志敏贫的原因是什么,让学生明白矜持不苟、舍己为公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

这一高尚情操已然成为一份中华民族的“传家宝”。接着从“趣事”中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一个真正革命者的高尚情怀,经手的款项有数百万元的共产党人身边却“连一个铜板都没有”。

本课时的教学通过对文本的勾画、默读、分角色读、范读、齐读等形式多样的朗读,使学生在读中深入地挖掘语言文字,品析重点词句,从而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以此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从而更加深入地体会以方志敏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的崇高精神。

5.关键问题五:运用所学方法,尝试情景创作

本单元语文园地的教学主要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主要教学目的,展开教学。根据语文园地的内容,我们在教学中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巩固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描写,体会人物内心的方法,并通过词句段运用将学到的方法转化为语言能力,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

在具体实施时,我们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自主的空间里,自由地思考和学习。同时设计有梯度性的教学,让学生先回顾课文,再讨论交流。

实施开放式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过程中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善于发现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确保学生的语文素养的螺旋式上升与可持续发展同步进行。

此外,我们指导学生练习硬笔书法,激发学生练习硬笔书法的兴趣。同时指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学古诗,教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在朗读中理解诗意,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熟读成诵,达到积累记背古诗的目的。

6.关键问题六:聚焦人物描写,表现人物内心

《他____了》是部编本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习作四的内容,这次习作要求学生刻画出某个人呈现某种情感时的样子,回想一下事情的前因后果,把经过写下来,特别是要把他当时的表现写具体。因此,怎样使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内心是本次习作教学的关键所在。

据此,我们在教学环节设计时,从交流到习作,从选材习作到赏析评价,再到反思修改作文,整个过程注重关注学生习作能力和修改能力同步提高,着重培养学生完成习作和修改习作的能力,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在课堂上,教师参与学生交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调动学生的习作热情。学生能按教师的教学流程思考并回答问题,课堂气氛融洽,师生配合效果很好。在评价修改环节,运用个人修改、小组交流、全班评价、修改誊抄等方式引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培养了学生修改习作的习惯,提高了学生修改习作的能力。

在单元学习的最后,我们设计了持续反馈与应用设计,鼓励学生制作个性化的、富有创意的阅读推荐卡,通过讲述、评析等多种方式,积极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与感悟。

同时,继续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如撰写读后感、参与读书会讨论等,交流并分享自己从阅读中获得的宝贵感受与启发。以此强化学生的文化自信素养与阅读能力,引领他们深刻体会革命先辈们的理想信念与不懈奋斗精神。

喜欢,就点个「关注」吧~~

作者丨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附属学校 马赫、吴超、宋玉林

编辑 | 肖静

统筹 | 孙习涵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