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司的安静角落,业务员小宝正埋头于一份进口材料供应合同的审核。这份合同对公司来说意义重大,小宝深知肩上的责任。
他的眼睛在中英文条款间来回扫视,突然,他发现了问题:中英文条款不一致!根据有关合同规定,若存在歧义,以英文条款为准。
小宝的眉头紧锁,他意识到,如果按照英文条款执行,公司可能会遭受巨大损失。
小宝拿起电话,拨给了采购部的张经理,“张经理,我这边发现合同有些问题,中英文条款不一致,这对公司不利。”
张经理在电话那头显得有些不耐烦,“小宝啊,这个合同我们已经和供应商确认过了,不会有问题的。”
小宝坚持道,“但是,如果按照英文条款,公司会吃亏的。”张经理敷衍地回应,“好吧,我再问问供应商。”
挂断电话,小宝满是疑惑。他深吸了一口气,决定再次仔细审核合同,希望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二天,分管领导王总找到了小宝,“小宝,我听说你把采购部的合同退了回去,这是怎么回事?”
小宝紧张地解释,“王总,我审核的时候发现合同的中英文条款不一致,这对公司不利。”
王总不以为然,“哦?是吗?这合同是采购部和供应商反复确认的,应该不会有问题。你再仔细看看。”
小宝接过合同,心中充满了矛盾。他知道,如果自己签字,可能会对公司造成损失。但如果不签,可能会得罪领导。
第二天,小宝再次找到了王总,“王总,我还是认为这份合同有问题,我不能签字。”
王总生气地回应,“小宝,你是不是太固执了?这份合同对公司很重要,你这样会影响公司的利益!”
小宝坚持,“王总,我理解公司的利益,但这份合同确实有问题,我建议与供应商重新协商。”
王总愤怒地打断了他,“够了!你这是在挑战我的权威!你出去!”
小宝无奈地离开了王总的办公室,心中充满了失望。他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是否应该妥协。
第二天,小宝就感觉到了王总的针对。他被安排到一个无足轻重的岗位上,还分配了更多的工作,而且都是些辛苦不讨好的任务。小宝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他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
在这个故事中,小宝的问题就是犯了“见事不见人”的错误。在这件事情上,他没有看到事情背后的利益关系,更没有正确处理好这种关系,即使他做得再正确、再在理,还是把事情做砸了。
其实,小宝的分管领导是这份合同的直接受益者,小宝眼中只有“活”,却看不到“活”后面的人,结果动了分管领导的蛋糕,当然损害了他的利益。
职场上有个“利益原则”,按照这个原则,小宝可以采用的做法是:
第一,看清这件事情背后的利益关系,领导纵容问题的地方就是他的利益点,引起自己在处理这件事情时的足够重视和警惕。
第二,不要让自己卷入这场利益关系中,这是底线,但是态度一定要委婉,不要违抗领导的意思,更不能让领导当众下不来台。可以通过“推拖拉”把问题化解在无形之中,比如告诉领导,可否宽限几天,让自己为合同条款找些合理的依据等等,让领导感觉到你真的很想帮这个忙,只是难度太大,领导只要通情达理,就不会再纠缠这件事了。
“推拖拉”的价值就在于以时间换场景,通过“推拖拉”把对方置换到另一个场景中,让他自己改变自己的态度和想法,而不是我们主观强加上去的,这样更容易把一些难事办成。
第三,最糟糕的情形是,如果领导十分强硬,你也有说不出的苦衷,一定要签这个字的话,那么必须收集好相关证据,最好有第三者在场,比如当着同事的面签字,让他人知道你是按照领导的要求做事的,如此可以自保。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利益原则”就是提醒我们在做事的时候,一定要把握事情的全貌,不能仅仅看到事情的一个点或者一个面,需要基于利益关系,全盘考虑,这也是衡量一个人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