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自2016年《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提出以来,已建成主通道约80%,剩余路段正加速推进。截至2024年10月,主通道建成投产规模达3.6万公里(总规划4.5万公里),开工在建规模约15%,计划2025年基本建成。
不过这几年我国的主通道情况越来越复杂,有的在修建二线,还有的在部分路段形成双通道甚至是三四通道的局面,所以实际上100%建成的并不是太多,今天我们就来逐一盘点。

一、主线建成,但收尾段或二线在建的有2条
京沪通道。这是我国最赚钱的一条高铁,2011年全线通车,是中国首条时速350公里的高铁干线,日均开行列车超500列,成为东部经济主动脉。主通道虽然早已建成,但是京沪二通道的建设才刚刚开始。
京哈—京港澳通道。目前这条通道从哈尔滨一直到广州深圳的高铁已经全部建成。只差最后的广珠澳段,尚未打通,2024年广深港高铁延伸至澳门段启动规划。
二、存在“卡脖子”路段的通道10条
沿海通道,主要节点城市有:大连—青岛—上海—福州—深圳—北海。广汕、福厦、汕汕等高铁已通车,2025年深江高铁(深圳—江门)计划投运。沪乍杭高铁、温福高铁尚未开工,预计2025年底或2026年开工。
沿江通道。全新建设350高铁,也就是沪渝蓉高铁。全线均在建设中,宜昌至涪陵段是最后一个开工的项目。武荆宜段是首个开工项目,预计2025年下半年通车。全线贯通时间为2030年。
呼南通道(呼和浩特—南宁),主要节点城市:呼和浩特—太原—郑州—襄阳—常德—南宁。卡点路段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南各段,目前呼南襄阳以北均已通车。

京港(台)通道,由京雄商高铁+昌九高铁+赣深高铁+广深港高铁组成。合昌、昌赣、赣深高铁、广深港高铁等已通车。首段的京雄高铁尚未启动,西线通道阜阳至黄冈段推进受阻。
兰(西)广通道,由兰渝铁路+渝贵铁路+贵广高铁组成。贵广高铁已通车,兰渝铁路(时速160公里)利用率不足。成兰铁路(成都—兰州)**:2025年计划通车,但松潘至黄胜关段因生态保护限制,施工进度滞后。兰渝高铁国铁暂未支持新建,仍处规划阶段。
包(银)海通道。由包西高铁+西渝高铁+渝贵高铁+贵南高铁+合湛高铁+湛海高铁组成。西延、西渝段在建,包鄂榆段尚未开工,还有湛海高铁仍在推进中。
京兰通道。目前仅剩包银高铁在建,计划2025年建成。
京昆通道。现在还剩尾段的昆明至宜宾段还在建设中。
绥满通道。还剩齐齐哈尔至满洲里段没开工。
三、100%建成的有4条

青银、陆桥、沪昆、广昆,这4条主通道已经全部100%建成,对于全国高铁路网来说,起到了极大的支撑作用。比如沪昆高铁,串联起南方各大省会城市。路桥通道横向连接我国北方的各个省会。
我国的十四五目标,就是主通道基本建成,高铁里程达5万公里,覆盖97.2%的50万人口以上城市。未来,“十五五”期间将重点解决剩余路段,推动高铁网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助力“全国123出行交通圈”实现。